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7/17 05:02:45瀏覽2140|回應0|推薦3 | |
教育部擬推動中小學品德改善教育,將之命名為三品教育,訴求品德、品質與品味的提升。 近月餘,此舉引發外界諸多抨擊,有鑑多數評論集中於公帑浪費、成效不彰等結果面,筆者打算反其道而行,將焦點置於政策背後的隱性邏輯,即透過一套公式化/教條化的手段來推行倫理運動;這樣的思維之所以可怕,正是因為其本質是「反道德」的。 鑑於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的精神,教育部重視學生品德原本無可厚非,但上述美意一旦涉及了單一標準的高舉和推崇,極有可能產生太阿倒持的反效果。 政治哲學家Hannah Arendt在二次世界大戰後前往耶路撒冷採訪納粹戰犯艾希特,意外發展出罪惡平庸性(the banality of evil)此一概念。身為無惡不作的反猶份子,外界多以為艾希特心中必定存在著極端且根本之惡。然而鄂蘭透過近距離的觀察推翻了上述論調--艾希特充其量不過只是極其平庸的常人而已。在艾氏所行的邪惡之事背後,未見縝密的計畫和可怖的意識型態,促其犯錯的根本原因不過是其失去了思考和判斷的能力。 簡言之,艾希特對猶太人的殘酷屠殺始於他對納粹教條不加批判的全盤接受、始於其對強勢觀點的投降臣服;而艾希特對他人之死顯得麻木不仁,不過是其失去判斷後的必然結果。也就是說,罪惡實為思考貧乏的直接產物,而思考貧乏則表現在盲目依存傳統、使用陳腔爛調或死守政治或宗教的獨斷意見上。據此,教條主義本身就是箝制思想的產物、罪惡的前奏,使人直接接受外在標準而放棄道德判斷(是故教條主義沒有好壞之別)。事實上,歷史早已向我們揭示,以道德為名的行動往往比直接的罪惡更令人不寒而慄。 因此,教育部欲透過外在強加的力量讓人變得有品不但是捨本逐末,更可能因倒行逆施產生負面效果。與其讓邊走邊學的孩子們默守「如何有品」的成規,強記「何謂好的品味/壞的品味」等僵化思想,不如鼓勵他們思考傳統價值和社會規範是否合理,助其透過判斷培養道德感與辨別善惡的能力,並經由溝通和共識建立守則。 品德的本意是反求諸己。試圖打造一套一體適用的標準並據以評判他人,本質上就是極不道德的舉措。就像國家不能立法迫使人們行善一樣(除了極權國家以外),任何一種由上到下、由他人決定的品德運動因為缺乏了思辯與討論空間,終將前功盡棄、事倍功半。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