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3/05 19:21:26瀏覽1793|回應0|推薦1 | |
※本篇裡面所有照片都是用手機拍攝,畫質奇慘無比請多見諒 最近的我也"跟著進度"開始重溫"萬惡之源"的《Top Gear》第一季。 看到這一個畫面我按下暫停,看了很久很久。 開始看這個節目到今年邁入第九年,身為一個十足腦殘粉,那些首播加重播的,這條賽道這座機場這些機棚早已不知看過幾百甚至幾千次。長久以來好像也沒想過可以實際到現場去,或許覺得自己不會有機會到英國,或許這裡遙遠到超出我的想像,直到有一天,很突然的有了個想法:或許英國也不是真的那麼遙遠,或許我還是有機會可以走進那個機棚,重點是,或許我可以試試看,於是我嘗試著參加抽票活動,公營電視台BBC並不販售錄影入場券,旗下所有節目的門票都需登記抽籤,其中《Top Gear》又是當中最難抽中的節目,每一季總有成千上萬想進入那個機棚的民眾參加抽籤,據說以每一場觀眾人數計算,實際參與人數需經過五十年才消化的完,且持續增加中。 一直到傑瑞米揮出他的拳頭,第22季節目腰斬,BBC決定不與傑瑞米續約、理查與詹姆斯與他同進退一起到亞馬遜開設新節目,我都沒有抽中過《Top Gear》的入場券。 我曾經很接近這條賽道,站在跑道頭終於可以透過自己的雙眼而不是隔著電視螢幕望著那架有著藍色尾翼的客機時,我告訴自己我一定還會再來,下一次我要以參加節目錄影的身份再次回到這裡。那是在傑瑞米揮出拳頭的一個月前,那天之後一切有如搭上雲霄飛車的驟變,接著是這個機場將被都更的消息,我以為我不會再有機會更靠近那裡,就像是個永遠無法完成的遺憾。 雖然BBC繼續了這個節目,推出全新模式與全新主持陣容,我心中《Top Gear》早在2015年11月29日最後一場live後就已經結束。不可否認的,這個節目教會了我很多事,我因為這個節目學英文,最後也因為這個節目來到英國,這個節目改變了我的一生,我將永遠對這個節目持有特殊的情感。 於是當第24季節目開放登記抽票時,我在火車上閱讀到這個消息,那是我剛到倫敦的第一天晚上,我想:何不試試呢? 對於第24季節目會是什麼樣子,我是一點頭緒都沒有。自從克里斯伊凡退出節目後,我就沒有再注意過他們的任何消息。我不喜歡克里斯伊凡的主持風格,我也不喜歡第23季節目的整體風格,我可以感受到他是真心希望把這個節目做大、做成功,但很遺憾的他失敗了,這讓我對他的退出感到遺憾,因為他的努力與他真正愛車的心。 這次錄影結束後,有位好心的機場工作人員開車載我到火車站,沿路我們聊了一些關於克里斯伊凡與第23季節目失敗的原因。他說,BBC有他們的前提,BBC有自己想做的東西於是限制住了節目發展,而克里斯伊凡雖是個出色的廣播節目主持人,並不代表就能將電視節目做好,他愛車、他是真正的車迷且擁有許多名車,但有錢買車與懂車且可以介紹車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到最後只能模仿傑瑞米,但他的內在沒有料,所以用大聲來表現。於是整個節目都是他的喊聲。 我完全同意。 不過少了他的節目又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其實長久以來,我看《Top Gear》從來不是因為車,是因為人,因為我是理查哈蒙德與詹姆斯梅的鐵粉,因為喜歡這三個人處在一起時的互動;我並不是車迷,其實對車也不甚瞭解,扣除掉人的這一塊,這個節目對我就沒有吸引力了。我不喜歡克里斯伊凡、對馬特勒布朗無感,這應該是最讓我看不下第23季節目的主因。但第24季呢?少了克里斯伊凡,持續對馬特勒布朗無感,加上另外兩位主持人後的新陣容,自從看了幾篇中肯又專業的評論後,克里斯哈里斯成了我在車評界的新偶像,但我其實還沒看過他的演出也沒看過他的影片,只是對於他接下《Top Gear》的主持棒感到失望,還有羅瑞里德,我根本不知道他是誰。 經過悲慘的第23季之後,第24季的第二支預告帶來了些希望,那是有點愚蠢的,如中學男生間的胡鬧,那正是曾經吸引住我們的《Top Gear》的風格,讓我決定給第24季節目一個機會,或許,只是或許,就像三人時期的《Top Gear》在第二季找到了方向,這次改版後的第二季也有了他們自己的出路。 話雖如此,大體上對於《Top Gear》我還是不期不待的,我沒有期待他真的會改變我對這個節目的評價從此成了忠實觀眾,畢竟對我而言主持人是誰才是重點,也不是真的期待這個節目會變得多好看,畢竟也不關我的事,所以帶著這層預設,當有天打開信箱發現第24季第1集節目的電子票就在裡面時,我望著螢幕想了好久好久,心裡感受無比複雜。 曾經是我夢寐以求的票,在這個時機裡,我在圓一個人事已非的夢。 參加錄影前,我們必須要自行把票印出。
票面上有基本資料,像是申請人姓名、張數,錄影日期與地點,大門會在下午一點開啟、下午一點半關閉,還有密密麻麻的注意事項,像是強烈建議開車前往、衛星導航該如何設置,嚴禁攜帶任何隨身物品進入攝影棚,並無設置衣帽間,錄影預計所需時間,場內禁止拍照,進入機場後將車停在停車場然後搭接駁車到攝影棚與穿著建議等等。 這對我來說有著非常大的問題:我沒有車,也沒有辦法遵守規定事項中將所有隨身物品留在車內這點。我所能做的就是盡可能的輕裝,注意事項中標明我們將會待在戶外一段時間,我選擇穿著輕便再披上大衣,帶一個只夠裝入行動電源與確認身分用護照及居留卡的小包包,將銀行卡與牡蠣卡插入手機殼裡,口袋裡放入一張10鎊鈔票作為無法使用銀行卡、如公車票時的用途。沒有任何空間給相機,這也是為什麼這天所有照片都是以手機拍攝的原因。
從我家到機場大門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預計得花上兩個多小時,先搭地鐵到火車站,搭火車到離機場最近的公車站、途中需轉一班車,搭公車翻越一座丘陵,最後再走一小段路。 算起來真的不遠,第一段火車只有兩站十分鐘車程,第二段也只要三站三十五分鐘車程,公車站離火車站很近,走過去就好,花半小時翻過丘陵,最後那一小段路甚至只需步行五分鐘,但有了先前多災多難的經驗,心中對過程是非常不安的。我很害怕這一路上又會麻煩不斷,很害怕到最後我根本到不了賽道,事前在地圖上確認了好幾次,機場下午一點開放,那我提早預訂到達的時間在十二點,如果有任何差錯至少還有緩衝時間,我又提早了出門,沿路想著如果真到不了怎麼辦?反正是我已經沒有愛了的新版《Top Gear》,到不了就算了,但越是這樣告訴自己,好像越是在意了。
我穿上詹姆斯風格的條紋衣(照片有色差),還有與理查相同的首飾、其實圍著向理查致敬的圍巾,表示對前《Top Gear》的致敬,出發去圓這個人事已非的夢。 股溝地圖推薦我在早上九點半出門,受先前心理陰影面積的影響,心想早到早放心的,我在八點半就踏出我家大門,先搭地鐵來到District線終點站Richmond火車站。
天氣不算冷但風大,風很冰且更糟糕的是這天是個大陰天,持續飄著雨。手機裡的BBC氣象APP顯示賽道位置的天氣只是陰天,只要不要下雨就一切都好,希望不要下雨。 太過自信"提早到車站就可以搭更早班次車"的後果就是這段期間完全沒有車,我還是得等到原先股溝建議搭乘的那班。悠閒的買了到Farncombe車站的單程車票,或許回程會想從Guildford回來,喔、讓我有著眾多回憶的Guildford;悠閒的將車站裡的商店全逛過一遍後,我仍還有近一小時的空檔,這時出現了該在月台吹冷風等待還是到車站外逛逛的選項。 最後我走出車站,雨又更大了些,英國的商店營業時間較台灣晚,本以為早上九點沒幾間店有開,沒想到幾乎都已經開始營業。第一站我到了超市,考慮到接下來可能整天都沒東西吃,如果連水都沒得喝,我大概會死掉,以這樣的心情買了一小瓶礦泉水,可以放進大衣口袋的尺寸,由於攝影棚規定,做好隨時必須將他丟棄的心理準備。又逛了附近的家飾店與文具店,沒有找到我想找的東西,到火車發車前十分鐘回到月台,往第一個轉車車站Clapham Junction車站前進。
全英國最繁忙的車站,在這之前我並沒有聽說過。但實際處在裡頭後似乎完全可以理解。 這裡有很多月台,各自都還有段距離,轉車可使用時間並長,光移動到下一個月台上就得花上大半時間。移動還不是最困難的,在開始移動之前,光要找到你的下一個月台是哪一個就不是件簡單事;這裡車班多、路線複雜,連接各月台的大空橋上有五塊液晶看板依字母順序列出每班車的終點站與開車時間,包括途經的站,密密麻麻的資訊光要理解就要先花上好一段時間。 說這裡是全英國最繁忙的車站果然名不虛傳,放眼望去是真的一點都不誇張完全看不到盡頭的月台們,列車班次密集幾乎找不到空檔,乘客們來來去去,四周沒有閒下來的一刻。 帶著其實很害怕站錯月台坐錯車的心情,終於搭上祈禱一定要是正確的列車,上面乘客不算多,我還能很輕易找到個靠窗的位置坐下發呆。外頭天氣看起來沒有任何想放晴的意思,想著只要不下雨一切都好。我的隨身小包裡連把折傘都放不進去。 火車在Guildford站稍停,曾經給我許多回憶的Guildford站,不知道現在成了什麼樣子了?
常常我很想念這裡,總想著希望有天能再回來這裡看看、好好的仔細的看這個小城鎮,而非只是往另一個目標的過境而已。曾經那個讓我吃足苦頭又無比滿足的星期三,我的苦難是從這裡開始也是在這裡結束,人性就是如此奇妙,回過頭來對於當下的痛苦竟自行修正為甜,會懷念,會想在未來用截然不同的心境再次回味。 那就是我在列車上看著Guildford的站牌時的心態,思考著錄影結束後反正不趕時間,從這裡回去吧。 下一站就是此行的鐵路終點站Farncombe,讓我心裡陰影最深的地方。
這裡仍與我記憶中一模一樣,小小的只有兩側月台的無人車站,不同的是這次與我一起下車的人比上回多了很多,月台上還有等車的人,不像我記憶中空曠的樣子。 立在車站大門的南方鐵路圖依舊,只是退色的許多,有幾條線甚至已經看不到了,在這幅圖前我還是與上次一樣的想法,這裡離海好近、真想直接坐到海邊。 公車站在火車站出站後往前直走到圓環,選擇左側出口沒多遠就能見到,一座教堂門前。
就是這裡,我曾經獨自在寒風中等了四十五分鐘的候車小亭,唯一會停靠這站的公車,曾經把我在市區裡丟包。
這一次,我將搭乘的是與上一次同樣時間的車。 先前的經驗讓我非常害怕,我想那已經轉化成了一種創傷,對於要搭同一時間的同一班公車,害怕會不會再像上次那樣一波三折,會不會又會失敗,會不會我註定無法到達賽道、只是困在與過去一樣的輪迴中又要再體驗一次挫折? 上次在過程中的痛苦完全不想再體會一次,而且不同於上一次我還對這個節目有著滿滿的熱情,這次我還剩下什麼?這讓我真的很害怕。 與上次不同的,這次並不只有我一人,隨著時間接近等車的人越來越多,各個年齡層都有。大家聚集在小小的候車亭裡,幾位長輩互相問候,天上開始飄起小雨,風還是很大很冰。 公車誤點了,我焦急地盯著手錶,已經超過時刻表時間好一陣子路的一端依然空曠。這讓我更加擔心起來,會不會車早在我到達候車亭前就開走?如果真的沒有公車可以搭該怎麼辦?如果當下只有我一個人,一定會驚慌到瘋掉,幸好候車亭裡還有其他同樣在等車的人,他們的存在給了我一點信心,這班車還沒走,這班車應該還會來。 終於遠遠道路一端的圓環轉出了公車的車頂,候車亭的人們開始動作,我鬆了一口氣同時迎接另一個緊張,上一次的一切就是在這班公車上出錯,只是與上次不同的,這次的我已經知道該怎麼唸出站牌名稱、應該是能唸的出正確的發音,為了以防司機聽不懂我說什麼,來到候車亭的第一件是我先拿手機拍了時刻表,如果他聽不懂,我就拿手機上的照片直接指站名給他。 這樣應該沒問題了吧?! 我跟著隊伍上車,將手機開啟那張照片在手裡握的緊緊的。司機是位很親切的大叔,馬上聽懂了我說的站名,給了錢拿了票,現在的車票跟那時的型態完全不同了,我在中後方找了一個靠窗的位置坐下,或許這次真的沒問題了吧?!
公車開動,走了一小段路後來到市區,我記得這裡,經過了上一次我被丟下的那一站,其實只是短短十五分鐘的路程而已。這次我沒下車,看著窗外那天我無助的在街上走動時同樣景色,這次我在公車上繼續往前走,我想是沒問題了。 沿路的風景是好美的英國鄉村景色,有好美的運河、有船,還有遼闊的丘陵與圍繞在週邊的樹林,穿插在其中的屋舍,如果住在這裡每天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應該是件蠻幸福的事。 然後公車開始爬坡,進入隔著市區與機場的那座小丘陵範圍,我盤算著如果回程沒有合適的公車班次,因為已參加完錄影、沒有趕時間的問題,或許可以考慮散步回市區,帶著這樣的想法邊觀察這段路,發現這裡完全不是可以讓行人步行的路,整段都是狹窄的雙線道,柏油路旁邊除了大約只有三十公分的泥濘外,沒了,沒有任何可以讓行人行走的空間,讓我只能打消這個念頭,不管班次時間有多爛,也只能等待了。 終於,我們出了這片丘陵,直直往前的來到那個我最終目的的T字路口,公車路線會往右繼續行,往左則會到機場大門。我按下下車鈴後,司機喊了聲我是要在這個路口下車還是到公車站,在我喊出"在這裡就可以了"之後好一陣子,才發現如果沒有預先知道回程的公車站在哪與先看過回程時刻表是件很危險的事。但管他的。
只要往前走,就可以來到大門,我曾經夢寐以求的地方,我做到了。 賽道大門跟我上次來時完全不一樣了。
上一次的大門是這個樣子,有看起來就非常有這麼回是的安檢站,有一臉凶神惡煞的安全人員,有大大的禁止拍照的標示,但這次的大門看起來正在施工,空曠的什麼都沒有。
票面上的入場須知顯示大門開啟是下午一點,這個時間才剛到十二點,有兩位工作人員攔下每輛車問話再放行,我不確定他們是不是都是參與錄影的觀眾或是其他要到機場的人員,站在大門邊觀察了一下,確定看到幾輛車內的人手上拿的是錄影門票後,才踏進去。 這個上次我怎麼都沒辦法進入的大門。我進來了。 其中一位工作人員見了我很驚訝。 「你的車呢?」她問。 那兩張紙分別是放在擋風玻璃上的停車證,與進入機場後的須知。
向她道謝之後, 我將兩張紙與票一起拿在手上,終於正式踏上這條路,夢想了好久好久、不只一次幻想到底是什麼模樣的路。
裡面好大好遼闊,我走在柏油路與草地的分隔線上,不時有其他車輛從我身後呼嘯而過。 來到這條路路底的T字口,是另一位工作人員。 「你的車壞掉了嗎?」
車龍彎進最後一個檢查站時的轉角又有一位工作人員,我有些不安的越過那些正在排隊的車,讓他看了我手上的停車證。 「嗨、我沒有車。」經過前面兩次經驗,我已經知道該怎麼開啟對話。」
大門入口只要秀出票就能進入,接著兩位工作人員什麼都沒確認只是指引方向,到這裡,總算該是票面上入場須知說的"出示證件由現場工作人員確認身分是否與票面名稱符合"的關卡了吧?我來時非常擔心,因為票面上把我的姓的S拼成了Z,雖然讀音相同,畢竟還是跟我護照上的拼音不同,祈禱他們不會看那麼仔細的發現,邊在心中練習如果被問起時該怎麼回應。 我越過車龍直直的走向他們,其中一位看起來是這區域老大的工作人員來到我面前。 「你是走路來的?」
就這樣,整個過程大概不到一分鐘。
空地上有流動廁所與販賣熱狗、漢堡與熱飲的餐車,往裡則是觀眾停車場。明明當時抽票規則寫到為了讓畫面看起來平均,票將會平均分配觀眾性別,但說真的,放眼望去男性觀眾的比例仍是壓倒性的多數。
天上持續飄著雨,連一點要停止的跡象都沒有,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機場的空曠,這裡的風特別大又特別冷。 然後有整整一小時的時間,我都站在空地邊緣,看著這座機場,看著柏油路,看著遠方那架已經不知道在電視上看了多少次的客機與他藍色的尾翼,還有旁邊另一架後來才出現的小飛機;我看著那一排機棚,曾經是我夢想的地方,而我現在竟然真的站在這裡。
我花了兩年的時間,從跑道頭遠遠看著這些,到這個當下真正站在其中。再等一下,我就可以進入那個在我心中如聖地般的機庫,在電視上看過在照片上看過,或許在我心中並不是真正相信有一天會真的有辦法進入其中的機庫。 兩年可以改變很多事,像是讓一個節目人事已非,我正在圓一個人事已非的夢,除了這座幾場外什麼都不一樣了,那我還對這裡有什麼眷戀嗎?好像這就只是個很單純的夢想,一個被列入人生結束前該做的事項之一,只是這件事,當我完成了之後,就可以真正放下、往前走了。 不得不說的,《Top Gear》這個節目真的改變了我的人生。因為這個節目,我從完全不知道英國是什麼而開始對英國有興趣、開始喜歡英國、開始學英文,後來開始在英國生活,要不是這個節目,我的人生一定會完全不一樣,我想這是我對這個節目有著絕對特殊情感的主要原因,就算這個節目到此已經完全不一樣了,就算我並不喜歡新的風貌且為他們難過,仍無法改變她在我心中永遠特別的地位。
所以我必須要來這裡,就算遲到了兩年,從現在起,一切都是未知的了。 雨又更大了些,工作人員搬了一箱輕便雨衣過來,我已經披上大衣的帽子,覺得這個雨勢還在可以忍受的範圍,但考慮到回程如果真的沒有公車又下雨會是件很糟糕的事,我還是領了一個作備用。
時間來到票面上顯示開門的下午一點,空地上已經聚集非常多觀眾,排隊的車龍也只有越來越長的趨勢。我站在空地邊的轉角上,就是往停車場的方向,看著那些車宛如參與了一場小型車展:有捷豹、有野馬、有大量保時捷,甚至還看到幾台法拉利。 道路另一側,負責接送觀眾的三台接駁車早已等待許久,那排寫著"BBC Top Gear"的燈號怎麼看都特別耀眼。
票面上的入場須知有提到,大家的車輛將統一停在停車場後搭乘接駁車到攝影棚,當我第一次到這裡時,門口工作人員跟我說進入大門後還要再經過七公里路程才會到賽道,但那排機棚與那兩架飛機不就在草地另一端而已嗎?這時的我對那些距離還是一點概念都沒有。 時間是一點十分,接近入場須知標示的大門關閉時間,我覺得有點餓,考慮到接下來不知道多久之後才能進食,考慮著到餐車買點東西。
蛋捲看起來不錯。漢堡好像也是個好選擇。
但這個價格與考慮到我身上總共只有十鎊、剛剛已經在公車上花了近四鎊,還有回程的車錢,還是喝水就好了。 雨已經是可以將人淋濕的程度,工作人員又出來發了一次輕便雨衣,遠方賽到上可以見到這一季開始的全新明星車TOYOTA GT86正在奔馳,輪胎尖叫聲沒有停止過。
看看手錶,已經一點半了,驗票區開始將還在排隊的車輛引導離開。沒有人來告訴我們接下來該如何,大家都很茫然,吹著很冷很大的風邊淋著雨,整個空地區被不安與焦躁的氣氛罩住。 不時有人過去詢問工作人員到底什麼時候可以離開這裡,他們只是告知因為明星開車的單元還錄不完、我們也只有繼續等待,沒有人知道確切的時間。 兩點,一位工作人員拿著大聲公過來,先是對大家的等待道歉,說明因為明星開車單元的錄影超出時間、仍要繼續等待,我們將會再兩點半離開,建議大家先回到車上,那裡比較溫暖,至少不用淋雨。空地上的人們一下子散去,餐車前排起了長長隊伍。我還是站在空地邊緣沒有地方去,身側一位貴婦打扮的太太正與工作人員討價還價是不是能將雨傘帶進攝影棚。 我攔下了在驗票區幫我掃票的那位工作人員,因為他知道我是走路來的,似乎我是會場裡唯一一個走路進來的人,也是唯一一個亞洲人,態度非常有禮貌的向他詢問,我知道規定攝影棚內無法帶入任何隨身物品,但我沒有車、我沒有地方可以放置我的小包包,然後我讓他看了那個我小到不行包包,用幾乎懇求的語氣問,這是我唯一的隨身物品了、我可以帶著他嗎? 他只是簡單的回應我會幫我請示上級、應該是無法,但他會幫我請示。其實如果真的不行該怎麼辦我也不知道?難道就讓我離開不能參加錄影嗎? 只是後續比我想像中的要順利很多,他帶了另一位層級更高的工作人員過來,直接對我說,進攝影棚前會有一道安檢,我不用跟他們說太多,只要說我是搭計程車過來的、沒有自己的車可以放隨身物品,然後將我的小包包交給他們,他們會幫我放在辦公室,錄影結束後再去領回就好。這樣我知道該怎麼做了嗎?最後他還再向我確認一次。 最後一段並沒有讓我們真的等太久,我在兩點二十分搭上接駁車,順位還算前面。如果想參加問答活動,在這時候將答案紙交給隨車工作人員,那些問題我從拿到時全部讀過一遍,想著誰知道啊?就直接收起來了。
大大的雙層巴士繞著機場外圍走,穿過一架擺在另一側的擺設老戰機,經過在節目中出現過好幾次的進入賽道大門,進入機棚區後,我真的可以理解那個七公里是怎麼回事,攝影棚並不是在我們在節目中看到的賽道邊那些機棚,而是更深入的,更需在複雜的小路上繞來繞去的,最後車子停住,大家爭先恐後的下車,跟著前面的人走,心想著終於要進入攝影棚了。
才不是。
隊伍又停住了,所有人塞在這裡沒人知道到底在等待什麼。雨勢還是不小,至少旁邊有流動廁所,工作人員又出現發輕便雨衣。規定上禁止攜帶任何隨身物品進入攝影棚,包括手機與相機,我小心地把手機藏進身後的口袋中,祈禱可以這樣無事進入。 或許是在排安檢,聽見身後有人說接駁車要將所有觀眾都載過來後才一起放人進去。等著等著,突然隊伍開始往前移動,我邊走邊覺得緊張,終於我就要完成這個夢想了! 才沒幾公尺,路邊有個垃圾子車,旁邊工作人員引導將使用過的輕便雨衣丟入。我猶豫了一下是不是要在這裡放棄我的水?但會許安檢工作人員可以將我的水一併保管?!於是我繼續跟著隊伍往前移動。 就在我前面四個人的地方,隊伍被攔下來,原來是分批放人,或許是這樣對安檢來說比較方便。等到我們終於可以進入時,我與身邊的觀眾們一起大步跑向前,看到的是攝影棚外那個已經透過螢幕看過好幾次的空地,三個男孩們曾在那裡測試他們的耕耘機、他們在那裡錄了好幾段節目花絮,還有停放節目上使用到的車的地方,當然最重要的還有傳說中的Top Gear辦公室。
然後我就這麼直直地走進攝影棚裡了。 沒有安檢、沒有查票,只有進入大門前被要求出示手圈。除了這段短短的路上有位工作人員看了我一眼說"喔、你帶著包包"外,沒有任何人攔下我問我關於包包的事,我就這麼直直地走進去,進入我的夢想裡面,心裡的激動是怎麼都無法形容出來的。 就是這個機棚,產出了改變我一生的節目,曾經在這裡發生了好多好多事,在這裡有過各種可能性。曾經,我深愛的三個主持人就在這裡,人事已非的現在,我也來了。 機棚比我想像中的還要小很多,布置非常現代化、很摩登的感覺。已經找不到我熟悉的工業風影子。後來回家又看了一次上一季節目,發現這一季的攝影棚布置完全不同,還有風格上,第一眼就能看出BBC想要徹底改造這個節目的決心。 大門進入後面對的是圓形的主持人區在偏內側的位置,後方牆上有大大的燈箱寫著Top Gear,三台會在這次錄影中使用的車在大門進入後的左右兩側,主持人區旁兩側牆上各有一座螢幕,上面是我們熟悉的黑底白字Top Gear,還有The Stig掛軸,從上一季開始風格立體許多的掛軸,共有兩幅掛在機棚的對角處,沿著牆面搭起的高架上放了四台紅色跑車。 入場的觀眾可自行選擇喜歡的位置,但仍被手圈的顏色分區域。我選了主持人區後方可以看見螢幕的位置站定,把包包藏在大衣底下,沉溺在對這座攝影棚的崇拜當中,看見好多觀眾拿出手機拍照,不管是拍車拍場景還是自拍都有。規定上不是禁止拍照也禁止帶手機嗎?果然失控的英國人才不管那些。趁著難得的機會,我也拿出手機拍了幾張攝影棚內的照片,就在我剛跟The Stig掛軸自拍完後,有工作人員出聲宣導禁止拍照,但只是宣導、並無要求刪除照片,接下來一直到錄影結束,只要有空檔間還是有為數眾多的觀眾拍個不停。 我也不知道究竟在裡面等了多久,過程中我的視線一直無法從攝影機上的提詞機移開,上面第一句寫著『MATT: Hello and welcome to Top Gear.』,那是傑瑞米的台詞,是每次一開始傑瑞米都會說的話,現在卻成了馬特的台詞,心裡有一塊抗拒著,我不喜歡這樣。終於觀眾全部入場、機棚大門關閉,看到那面在花絮中看過好多次的畫有節目標誌的大門,心裡又是一陣激動。 這時有位工作人員拿著麥克風現身,熟練的將觀眾的氣氛帶起,很迅速的說明了攝影棚配置與規則。同一時間,節目導播開始調整觀眾的位置、攝影師開始確認攝影機位置,現場情況是麥克風工作人員一邊跟大家閒聊,當導播給他指示時他指揮觀眾該怎麼站,用非常詼諧的方式。 一開始,所有站在攝影棚最內側Top Gear燈箱前的觀眾通通要往兩側退,不可以擋住這排字。「老兄,你站的太出來擋住T了,這樣子我們變成op gear。」他是這麼說的。 不像之前節目裡觀眾是直接站在主持人區的圈圈邊,這次大家通通要往後退,退出一層空間來;站在三輛車前的觀眾要往後移、將車露出來,「退啊!你還在等什麼?各位,這就是英國的效率。」,當沒有人有動作的時候,他是這麼說的。為了讓畫面看起來平均,會有工作人員出來調整第一排觀眾的性別,身為絕對少數的女性,有特權可以站在第一排。最後將後方一個挑高空間站滿、留出主持人通道,就可以等待開始了。 但離現場準備工作還有一段時間,麥克風工作人員仍持續跟大家互動,像是他問了現場有沒有來自其他國家的觀眾,有人喊了紐西蘭,接著有人喊了澳洲,詢問是不是特地為了參加節目來英國,他們都說不是。機會難得,我喊了台灣,旁邊還有人拍手。 「台灣?幹的好!你是特地為這個節目來的嗎?」 跟每一次錄影一樣,大家要練習歡呼,有拍手加尖叫的、有純歡呼就好,當然也有只要熱情拍手,如果觀眾表現的不如預期,也是會NG重來。過程中我一直想起早期節目的一次酷車牆單元,當傑瑞米喊出「現在開始進行酷車牆!」時觀眾的一陣沉默,那是我心中特愛的NG片段之一。 接著主持人進場,麥克風工作人員為大家介紹他們三人,他們在主持人區跟大家致意。這個畫面給我感覺很衝突,從預告上已經看過的三位新主持人就在我面前不遠處,這裡是《Top Gear》、終於要開始錄影,但主持人卻不是我熟悉的三個人。 我在圓一個人事已非的夢。這句話又再次出現在我腦中。 主持人進場後錄影很快就開始。導播先帶著大家練習幾次開場的程序,誰會先說什麼話而觀眾要在哪句話的哪個時機做怎麼樣的歡呼反應,然後就是正式錄影。 導播指示下開場音樂,《Top Gear》主題曲『Jessica』從好幾年前成了我的手機鈴聲,加上看了不知千百遍的節目,這個大概是我聽過最多次的音樂,但相信我,如果有天你站在《Top Gear》的攝影棚裡,聽到這個明明你已經熟悉到不行的旋律從身後的音響放出,配合重低音的節拍震在地板上,那會是完全不一樣的感觸,那是一種非常非常激動,激動到紅了眼眶的心情。 我終於來了,為什麼我遲了兩年才有機會來,如果現在這個當下主持人還是他們三人,我的心情會不會又截然不同?那是個好複雜好複雜的感觸。 跟著其他觀眾一起歡呼,我站的位置看不到站在走道區錄製拍場的主持人們,其實也聽不太到他們說話,只能走到區的觀眾歡呼了,我們後面區的也跟著一起。導播對觀眾的反應不滿意,決定重新再錄一次,馬特細心的注意到或許是主持人音量的問題,詢問大家是不是都能清楚的聽到他們說話、是不是再大聲一點會比較好?後方區幾個觀眾回應大聲一點比較好後,他們現場調了音量後開始第二次開場。 他們回來了、歡呼,這次同樣帶來酷炫的跑車、歡呼,然後馬特說:欣賞一段接下來七週的節目片段。 攝影棚燈暗,兩側螢幕上播放影片,三位主持人移動到主持人區坐定。我不斷告訴自己都來看錄影了應該要好好把心思放在攝影棚裡的事、那是在電視上無法看到的,但就算如此,我的眼睛卻移不開螢幕,那是一段多麼讓人期待的精彩影片,接著有個深刻的感觸浮現:Top Gear回來了! 整個錄影流程完全與節目播出順序相同,進影片後就燈暗播影片,影片結束前導播會倒數、觀眾要在他數到一時歡呼,如果有任何狀況就從影片結束前三十秒起再重來一次,期間主持人會與觀眾們一起看影片,從他們的反應感覺起來好像並沒有事先看過剪輯完成的部分;我曾懷疑過參加錄影是不是會真的播放完整影片,畢竟現場錄影重的是棚內部分,如果完整播出早就錄好剪輯好的影片不是有點浪費時間嗎?但我們再現場的確是從頭到尾看完了完整影片,或許這是給來參加錄影觀眾搶先看到節目內容的福利?! 只不過參與完現場錄影,好像關於電視的魔法就消失了,當你知道一切聰明的、有趣的、像是即興的台詞通通都是從劇本來,提詞機上連哪個字要唸錯、哪裡要停頓都標示的清清楚楚時,魔法好像就消失了。過程中我總會忍不住想,以前在節目上我們看到的符合他們螢幕形象的對話終究只是劇本嗎?我們喜歡的終究只是多次開會討論之後的他們嗎?然後看著等待過程中主持人間的互相打鬧,突然好想念傑瑞米、理查與詹姆斯。 導播會依照各個錄製區塊不同而調整觀眾位置,通常是從影片開始播放後同時進行。如果這個段落沒有影片,就會出現等待空檔,這時候麥克風工作人員就會出現對大家講大量起司笑話,還有些有趣的互動。 錄影也不是一口氣全部錄完,有中場休息時間,大概也是在節目播出一半時的位置,麥克風工作人員會出現宣布休息時間,以及想參加下一段《Extra Gear》錄影的方式,接著大家等待大門開啟,就可以到對面的小機棚享用點心跟咖啡。「大門竟然為你們開啟,你們這些幸運的傢伙。」 長時間站立後,跨開腳步發現腳已經站到麻了。 等我好不容易走出機棚,外面空地上已經滿滿都是人,排點心的觀眾看不到盡頭,外面仍是飄著雨,我走了一圈後又回到攝影棚內,看到一位攝影師穿著《The Grand Tour》的衣服,平時看這個標題看得很習慣,猛然一看沒發現什麼問題,過了一下才意識到這裡是《Top Gear》的地盤,難道這是什麼宣示嗎?! 攝影棚內大家仍是拍照看車的不斷,主持人區的台子邊緣成了大家可以坐下的地方,直到開始錄影前才有工作人員前來清場。待觀眾們全部回到場上,導播與麥克風工作人員來到中央,導播指著牆上整個被遮住的Top Gear燈箱,「吼、我是怎麼跟你們說的?退!」開始下半場位置調整。 接著在下半場錄影開時前,先進行了個小活動,是關於先前那一份問答題,共有兩個人全部答對,答對的人可以得到"裝在Top Gear袋子裡的Top Gear書",其實就是個印有Top Gear的黑底白字塑膠袋,裡面裝著這本書:
然後是問答時間,如果說了好笑的起司笑話就能得到《Top Gear》的DVD,「得到DVD你就不需要再看Dave了!(註:Top Gear在Dave台重播)」作為獎品的DVD可以由得獎觀眾挑選自己喜歡的,有好幾份前三人時代的與一份上一季節目的,所有人都選擇前三人時代的,直到最後一位得獎者沒得選擇才收下上一季的,好像有些哀傷。 電視播出最終版本裡攝影棚內的時間大概只佔全部的三分之一,但錄製過程中也是很辛苦的,同一個段落要不斷因為各種原因重來,一句台詞要一次錄好幾種不同的情緒與表達方式,就連整集節目錄完後,仍因為導演對某些部分不滿意而補錄了先前的段落;一些明明已經知道的,像是本集來賓是誰與他跑出的圈數時間多少,要使用強大的演技一次一次演出期待未知與興奮感。像是來賓出場的地方就錄了兩次、報出圈數十間的地方甚至錄了四次,一開始我真的覺得馬特太不如傑瑞米,身為這次節目的主角,他沒有傑瑞米可以壓倒全場的氣場,他是演員,明顯感覺得出來他是依著劇本表現,所以看著他時讓我有些失望,但報出的那四次的圈數,他明顯進步了,能把這個工作從第一回很平淡無奇的訴說到第四次抓到如何吊人胃口的語調,或許他真的沒有那麼糟,或許我真的可以期待接下來的他。 還有克里斯跟羅瑞,不得不說我喜歡他們,他們有自身的對觀眾的吸引力,不像馬特是個演員,他們是主持人,而且知道怎麼抓住觀眾的心。他們之間的互動好可愛,在等待過程中的閒聊也很可愛,他們展現出不像是演出的真實的一面,雖然一切都還是建立於劇本上,但它們的表現真的很不錯。 一開始看著他們三個人,我得到的感受是非常衝突的:在我眼前有三位大叔,挺著他們的肚子,盡其所能的胡鬧有如青少年男孩在學校裡的作為。對,我知道這就是所謂的"Top Gear風格",他們正在忠實呈現那一些,但還是覺得好衝突。只是思路一轉,曾經吸引我們全部目光的三個永遠長不大的男孩不也是用同樣的方式在進行這個節目嗎?為什麼我接受並喜歡他們,就覺得對現在的三人感到衝突呢? 第三支預告發佈後,我讀到一篇評論寫道,他已不在乎傑瑞米、理查與詹姆斯是不是在這個節目裡,只希望這個節目可以好好娛樂他,最後祝他們好運。對啊,我們需要在乎嗎?《The Grand Tour》第一季得到不錯的評價而且第二季已經開始製作,《Top Gear》到底有沒有他們根本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有:這個節目好看嗎? 節目的前三分之一,我還想著如果這樣的節目內容是由三個男孩們來參與該有多好,後來,我完全被新的他們給吸引住了,我跟著身旁觀眾一起隨著影片發出驚嘆與爆笑,情緒跟著他們的行動起伏,最後發現,我喜歡這個節目,我真的好喜歡這個節目。這個節目很精彩,BBC太厲害,雖然整體還是有許多不通順的地方、主持人間的默契也要再磨練,他們三人都不像傑瑞米、理查與詹姆斯般擁有自己的氣場可以獨霸全局,現階段仍須通力合作甚至加上來賓一起,但BBC只用一季的失敗就將節目拉回如此水準,未來會如何發展,身為觀眾的我非常期待,身為《The Grand Tour》鐵粉的我非常為他們擔心。 因為《Top Gear》真的回來了,帶著BBC的強大資源,如果光以節目內容,我覺得比《The Grand Tour》更好看。 一直到現在,節目播出之前,還是有許多網友抱持著完全不看好新《Top Gear》的態度在每一條新消息下留下酸言酸語,我曾見一位網友寫到:「我真搞不懂那些到現在還在抱怨的人是怎麼回是?你們有兩個節目可以看了耶!」這也是當《Top Gear》改組後許多我接收到的意見,可惜上一季節目失敗了,《The Grand Tour》也有不少小瑕疵,但現在這個當下,全新一季《Top Gear》將要播出、下一季《The Grand Tour》也開始製作並宣布了播出日期,當馬特最後向鏡頭說了再見後,未來好像蠻讓人期待的! 錄影結束後,本希望能有機會與克里斯說上話,我好想跟她說我真的很喜歡他的車評,但到處都沒看到他,倒是羅瑞在主持人區附近走動,於是我上前過去。 「謝謝你們帶來這麼精彩的節目。」 真的,我好喜歡這個節目。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