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TG﹞我要去TG賽道:很久很久以前,有條賽道在Dunsfold...
2016/02/04 23:56:17瀏覽638|回應0|推薦5

以這篇遊記(?!),紀念我此生至今最大的冒險!

前年底,我報名參加了一個英國遊學團,去年一月底出發,會在倫敦待上兩星期。

那是我第一次到英國,或說是我第一次離開亞洲;原本我是個對英國一無所知的人,直到某天突然迷上《Top Gear》才開始對英國起了興趣、才開始喜歡上英國,對於我的第一次英國行,可以真正親身踏上那片心中嚮往的土地,著實讓我從決定前往起就滿心期待。

雖然對於英國人而言,如果知道一個亞洲小女生是因為《Top Gear》而愛上他們國家,一定會覺得這女人是神經病!

到英國去,除了旅遊書上標明一定要去看看的大笨鐘塔橋倫敦眼那類觀光定番景點外,打從一開始確定成行後,我就給自己定了兩個行程:我要去參觀BBC,然後我一定要去《Top Gear》賽道上瞧瞧。

前年底正是22季確定將在隔年春天回歸的消息正起的時候,如果我運氣夠好,說不定我剛好能趕上參加抽棚內錄影票的時間,而據我對這個節目的認知,他們會在週三下午一點開始錄影、當週日晚間播出,算好了可能的時間,我將2015年2月4日訂為我的賽道冒險日,在這個我在英國的最後一個星期三,我想要到這個我要節目裡看了那麼多年的賽道去看一看。

時光匆匆,一直到行前不到四週,第22季回歸時間確定,抽票資訊也公佈後,果然算的沒有錯,節目會在星期三下午一點開始錄製,我在英國的兩週剛好遇到第二與第三集的錄影時間。這個全BBC最難抽票的節目,抽選結果會在當週錄影的前幾天才公佈,登記好了抽選資料後,下定決心,不管最後我有沒有抽到票,我都一定要到那條賽道上看看,算是一圓當了那麼久節目腦殘粉的怨念。

當然最後我並沒有抽到票。

我在英國住的寄宿家庭媽媽安琪拉女士知道我是個《Top Gear》的大飯,知道我毫無任何理智的迷戀理查哈蒙德,也知道我本來就打定主意要到賽道上看看。第二集節目播出那時,我窩在客廳裡一臉興奮的期待這季的長途旅行又會發生什麼爆笑內容,職業是老師的安琪拉女士則陪我一起,在沙發上批改作業,三不五時會因節目中三人又說了什麼蠢話而發笑。

節目進行到明星開廉價車的單元,來賓是演員Kiefer Sutherland,安琪拉女士告訴我她很喜歡這位演員、跟沒看過他的演出的我我介紹了幾部他的作品,電視上播出賽道畫面,安琪拉女士突然告訴我,她曾經任職的學校就在這條賽道旁邊。

邊批改作業,隨口的輕鬆的語氣就像談論昨天天氣與今天午餐似突然對我丟出這個重磅消息,頭也不抬的沒見著下巴早已掉下的我,接著說,那裡是個機場,從她任職的學校窗子可以看到整個賽道,常常她會看到很多車很多人在那裡,但那時她還不知道原來那就是《Top Gear》的大本營。我知道賽道旁有間學校,但我永遠都想不到,竟然有天會遇上曾在那裡工作的人,而那人就是我的寄宿家庭媽媽。

在我確定我沒有抽到票的早上,安琪拉女士好好的安慰了我一番,她說我一定很失望。對,我很失望,就算如此仍不減還是要到賽道上看看的決心,就算在台灣查過的地圖顯示那是個很遠的地方,我得搭公車搭火車又走路的,單程甚至得花上我四個小時,也是澆不熄我非得前往的熱情。

就在我在心底再次勉勵自己要不畏艱難的當下,安琪拉女士接著說,就算沒抽到票,我一定還是希望能到那裡看一看,而那個地方真的很遠,星期三寄宿家庭爸爸迪姆先生只需早上到公司開個會,中午就可以回家,我可以在家裡等他到中午,然後他開車載我過去,走高速公路單程只需要40分鐘,我可以在那附近拍照、繞一繞,迪姆先生在車上等我,然後再載我回來。

這個提議嚇了我一跳,當下反射性的用力答謝好意然後拒絕了。說真的這個提議很誘人,寒冷的每天氣溫都是零下的二月天,如果可以舒適的坐在車裡只需要花單程40分鐘就可以到目的地,不需要靠我自己一人又是轉公車又是轉火車更別說還有最後一段需要徒步3公里的最後大魔王,在預計單程4小時的路程中還不包括如果我找不到路或是錯過什麼車或是其他任何意外。

但,這也太過麻煩人家了吧!讓人家專程開車載我過去,怎麼想都不太好意思,而且如果如安琪拉女士提議的讓迪姆先生在車上等我拍照還是到處走走,不管怎樣我都一定會因為太過在意這位犧牲假日陪我到個荒郊野外的好人而逛的不夠盡性。再怎麼說我都希望能在不麻煩別人或是最小限度上的麻煩別人下完成我的賽道之旅,所以我拒絕了。

雖然安琪拉女士當下也有一番堅持,堅持那個地方真的很遠,不是我一個人去得到的。我在心底默默想著,如果接下來幾天沒人再提到這件事,我就順理成章的當成沒這回事,星期三早上還是照原計劃默默出門,默默開始我自己的冒險,這樣就好了。

果然接下來幾天誰也沒有提到這件事,我心中的石頭也放下來了,直到出發前一天晚上,我去參加BBC導覽,非常驚喜的受邀參加BBC 1的直播節目《The One Show》的錄影而沒與其他同住的室友們一起回家,踏進家門,安琪拉女士與迪姆先生正在廚房聊天,見我回來親切的說他們正講到我,然後又再提了一次明天的計劃:我在家中等迪姆先生回家,他會開車載我到賽道。

前天晚上開始下了一夜雪,天亮後雪雖然停了但仍積了幾公分雪,太陽出來後雪開始融,整個交通大打結、走在路上一不小心就會滑倒,很冷,真的很冷。眼見無法推托了,還有被這天氣動搖的意志,我接受了這份好意,回到房間,期待著天亮之後終於要到那個夢想中的地方。

哪知計劃再過一千年都趕不上變化。

一早起床盥洗後來到餐廳早餐,安琪拉女士一臉歉意告知迪姆先生病了、沒辦法載我去賽道,他們感覺很抱歉,我連忙回應沒關係,希望迪姆先生好好養病。吃完早餐回到房間,說真的我猶豫了一下,路途很遠、很難到達,這次我沒有抽到票,反正我一定會再到英國,反正我一定還是會持續不斷在未來每一季節目嘗試抽票,所以我真的急於這個當下一定要去賽道嗎?

但隨即另一個念頭馬上覆蓋上來,這個念頭後來一整路上都不斷繞著我:如果我現在不去,我就再也沒有機會去了。

沒有任何依據,也沒有任何來由,我的理智表明這個念頭有多愚蠢:節目就在那裡不會跑掉,我也不是之後再也不會去英國了,對於以後沒有機會再去的想法根本說不通,但也因著這個無法解釋的念頭,我還是出發了。

再一次確認路線,發現從住的地方前往比當初在台灣查到的路線要簡單不少,我只需先搭公車到火車站,搭火車再轉公車再走路就會到了,這是個好的開始,或許我真的有辦法憑我自己的力量到那裡去。

幸好我出發了。

早上七點四十分,我自己一個人來到平時往倫敦市區的反方向公車站牌前,等待一台對我來講完全是未知的公車。

遇上的第一個問題來自怎樣搭公車。在英國的兩週期間,持有的牡蠣卡是由老師幫我們統一儲值的週票,我們住在倫敦四區、週票也只有一到四區間,期間老師千交代萬交代絕對不可以坐到四區以外的地方,那是逃票,會被罰大量的罰金。

雖然後來發現好像不是這麼一回事。

總之就是在心底惦記著老師的交代,此行第一站必須先搭公車到Epsom火車站,大概有四英里的距離。我不知道Epsom火車站屬於哪區、連它到底屬不屬於倫敦的區都不知道,但既然離我住的地方還得再往外圍四英里,在我的認知裡一定超過四區範圍。

然後我推論,如果我的牡蠣卡不可以刷超過四區的範圍,到Epsom火車站的這一趟必得使用現金...倫敦公車應該可以使用現金付款吧?!在心中默唸著等下上了公車後來怎樣詢問司機,並沒有很久的等待,迎接我此生至今最大冒險的第一站的公車就來了。

一上車,我盡其所能的努力的向司機表達,我要到Epsom火車站,但我的牡蠣卡只買到四區,那我該如何付款搭乘?司機人很親切、完全沒有顯示任何不耐的聽我很努力把想表達的講完,倒是我自己覺得對耽誤了車上其他乘客的時間有些不好意思。司機拿出一張紙卡,在上面填了些字,告訴我可以回家直接使用網路付款就可以了,就當我還思考著或許回家可以詢問安琪拉女士幫忙如何登入付款網頁的剎那間,聽到了"牡蠣卡"這個關鍵字,連忙答,我有牡蠣卡。

原來這一切都是誤會,司機把小卡撕掉、向我道歉,說我只要直接刷我的牡蠣卡就可以了。再次,我又為耽誤了車上其他人的時間感到抱歉。

第一次踏足與倫敦市區相反的方向,心中還是對接下來的旅程有些不安;延途景色與平時往市區時的所見完全不一樣,路上的車輛與行人都不多,整個氛圍是非常寧靜的,所見的房舍無不是古典風格十足,就算道路上奔馳的仍是現代化車輛、人行道上站著的人們仍穿著現代服務,還是有股來到百年前的錯覺。

這天的陰天,沒有太陽,沒有風,但空氣是刺人的。

公車進入Epsom市區,房子車子行人比一路上增加不少,但那股濃郁的古典風氣一點都沒有減少。

在市中心下車,這個城市好安靜,安靜的彷彿超自然。這是我第一次真正體會到英國的城鄉差異,難怪常聽人說倫敦根本已經自成一國,與英國的其他任何地方都完全不同。真的,完全不同。

穿過一個大路口,中途還被一個女孩問路,我想會向我問路一定是已經走投無路,每次滿臉歉意的告知我什麼也不知道的時候,其實心底都是很難過的。這樣的心情後來在倫敦待上整整一個月時也沒有變過。

與這整個地方的氛圍完全不一樣的,Epsom火車站以一棟現代化十足的巨大建築姿態挺立在主要道路前。

車站裡面灰灰的,也是走安靜風格,來往的人們沒什麼生氣。我一眼就看到進入大門後位於右手邊的售價處,兩位面無表情的中年男性站務員坐在裡面。

只能說,倫敦的運輸對我來說實在太複雜了。

在我的認知裡面,牡蠣卡是可以搭火車的,牡蠣卡的感覺大概就像是我們的悠遊卡,於是,我覺得我應該也是可以使用牡蠣卡,問題只在於該如何使用?

向其中一位站務員表達了我的目的地與目前遇到的困難,站務員先生很乾脆的告訴我,牡蠣卡只限於倫敦市區內使用,我要出城去,得直接買票。那一刻我恍然大悟。

買票的程序不難,跟在台灣一樣,目的地、人數、單程或來回、現金或刷卡,我的冒險又過了一關,得到火車票,往傳說中的薩里的吉爾福德。

這著實讓我興奮了好一陣子,不管是薩里還是吉爾福德,常常都可以在節目中聽他們提起這個地名,終於我也有機會親身到那個地方看看,可以看到或許他們也曾看過的風景,離我的夢想又再更近了一大步。

據我所查詢到的交通,到了吉爾福德之後我只要搭公車到離賽道最近的公車站,再走大約1.5英里的路就可以抵達,一切感覺很順利。

進站,花了一小點時間學會怎樣看月台。往吉爾福德的月台上沒什麼人,天空還是持續陰沉沉的沒有任何一絲陽光,空氣還是冰的刺人,可能是前一天下雪的關係到處都溼漉漉的,四周仍很安靜,每個人都帶有濃郁的疏離感。

火車很快進站,下車的人不少,上車後發現車廂裡人不多,隨便找了個位置坐下,暖氣讓車廂內的溫度很舒適。我盯著窗外瞧,努力想記下眼前看到的一切,對於我將前往夢想中的吉爾福德,期待將看到可以留存在內心裡一輩子的東西,可惜窗外除了比來時看到更加荒蕪的遼闊的大草原外,什麼都沒有。

天空依然是灰色的,壓的很低。

然後是傳說中的吉爾福德,終點站。

只要找到公車站,只要坐上那班正確的公車,我就可以去到夢想中的賽道。

抱持著滿滿的興奮走出火車站,門上大大的Guildford這幾個字讓我感動,原來這裡就是吉爾福德,原來在節目中聽他們提了一百次的吉爾福德就是這個樣子。

原以為這時的我離終點只差最後一步,怎知從這個時候起、我自以為離目的地最近的怎麼可能會出錯的時候,一切都與我想像中不一樣的。

最基本的問題,我找不到公車站。

把手機上的地圖反複看了又看,與四周我所見的景色是怎樣都對不上,沿著火車站外牆來回走了一遍,仍沒有看到任何像是公車站的建築。一般公車站不是都會在火車站附近嗎?!

股起勇氣用我破爛的英文詢問了正在擦拭火車站外大落地窗的兩位年輕男性工作人員、長得很帥,據我的理解,我必須先走到一個遙遠的路口左轉再一直走,路會直通一個購物中心,最短的路線我只要穿過購物中心就可以到公車站,或是我要繞過購物中心也是能夠到達,但會多出一段路。

其實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憑著我破爛的英文能力好像可以理解他的意思,帶著充滿心底的不確定感引起的不安,試著走看看公車站是不是在真如我所理解的那裡。

吉爾福德火車站在一個小丘上,我先往下走,所見到的一切與我熟悉的倫敦完全不同:那是個更有古典風情的地方,路上更是沒有人,不管是房子還是小橋都古色古香,對,小橋,城市裡竟然還有小河流過,讓我不自覺又停下來欣賞了一下。

這裡真與我認知中的英國完全不一樣。

天氣很冷很冷,融雪持續著,我都快感覺不到自己的手了。

幸好我的英文就算破爛,理解仍是沒有錯的,我找到了那個購物中心,其實並不大,裡面走的是乾淨簡約風,感覺整個購物中心剛開始營業不久,各店員都忙著各自店內的開店準備,逛街的顧客不多。

我從分層告示排上找到公車站的標示,在整個購物中心繞了幾圈卻怎麼都沒找到公車站該怎樣前往,明明整個購物中心佔地就不大,我卻像被困在迷宮裡走不出去。最後我逛進一間無印良品,這幾天我遺失了一支好用的筆,想在這裡買一支,順便向店員問個路。

幫我結帳的似乎是店長,是位人非常親切的女性,操著濃厚的西班牙感的口音,一聽到我詢問公車站的位置,馬上讓店裡另一位年輕店員直接帶我過去。我再三向她道謝,然後跟著年輕店員在購物中心裡繞著繞著,途中他問我要去哪裡,我說我要到Dunsfold,很簡單的對話後,他帶我來到一處感覺與整個購物中心氛圍完全不同的地方,像是我們熟悉的客運站,滿滿的歲月痕跡,冷風吹進半開放的空間裡,讓剛從溫暖的室內走出來的我一下無法適應。我狂跟他道謝,年輕店員向我確認了幾次自己一人沒問題嗎,就離開了。

公車站裡等車的人不多,我處的月台更是一個人都沒有。等了好一陣子,終於受不了了到旁邊的電子告示牌上研究一下我等的車到底什麼時候才回來,結果竟顯示兩個小時內都不會有車,兩個小時後什麼時候有車我也不知道。

該是時候啟動B計劃,我再次查詢交通方式,發現除了公車,我還可以搭火車到下一站Farncombe火車站,從那裡再搭公車。打定主意,我離開公車站,再走回吉爾福德火車站,猶豫了一下是不是該挑戰多數人使用的自動售票機,保險起見還是找站務員買票比較省事。

再回到月台上,覺得天氣更冷了,地上還有大塊已經凍成冰的雪。好像越往南邊越冷,那是我在英國的兩週裡第一次真的感覺到很冷很冷。

下一班車很快就來了,到Farncombe站只花了不到幾分鐘的時間,月台很小、車站很小,連同我只有兩個人下車。後來發現原來那裡是個無人車站,甚至連剪票閘門都沒有,月台旁邊一個小小的門走出去就出站了。

從門邊的鐵路路線圖看來,不知不覺我已經離海邊好近好近了。我是個很喜歡海的人,那一刻真有些慶幸人在台灣時不論身在哪裡,到海邊都是騎著機車就可以抵達的距離;英國的海邊是什麼樣子呢?有沒有可能我就這樣搭上一班往最南邊的火車到海邊去?如果天氣沒有那麼冷、如果陽光再多一點,或許我真會這麼做也說不定,邊想著,邊往公車站牌的方向走去,地圖上顯示只要延著火車站前那條主要道路往前走就會到,延路上,我被所見的景色狠狠嚇了一跳。

放眼望去沒有其他任何人。

就連與我一起同在這一站下車的另一個人不知不覺間也不見了。看起來這裡是住宅區中間,除了很偶爾經過的車輛與很偶爾走過的年紀很大的長者外,看不到其他人。四周溫度好像又下降了一點,我來到公車站牌前,那是個簡易的可以稍擋雨的小屋簷下一張長凳,在一座看起來有點歷史的石造教堂前,面對一條T字路。

時刻表上顯示我等的車還有45分鐘才會到,我坐在凳子上,用力對已經凍僵的雙手哈氣;身後的教堂偶爾會有廂型車載著行動不變的長者過來,裡頭的工作人員會表現非常熱切的出來接手,整整45分鐘我腦中不知道閃過幾次向前詢問是否能讓我進去避個風的可能性?想歸想,一直都沒敢真正付諸行動。

所以整整45分鐘,我就坐在凳子上,看著遠方的山,看著每戶人家的大門,特別的是,我所面對的道路上有一段突然的縮減,在這45分鐘裡,我看到每一位行經這個路段的駕駛都會自發行停下、確認沒有其他來車後才重新前進,會自發行禮讓對向的車,不遠處有一塊商家的卸貨區,有幾次只要有卸貨卡車暫停,一定會影響到我面前這段T字路上的順暢,但每台經過此處的車依然禮讓、等待,45分鐘內我沒有聽到任何一聲喇叭聲,也沒見到任何一台爭道的車。我想這就是駕駛人素養的問題。

終於我等的公車來了,寒風中的45分鐘像過了一世紀那麼久,司機是位很客氣的長者,我把地圖上的站名直接拿給他看,他看了好一陣子後告訴我不知道那是什麼,他不知道那是什麼我也不知道那是什麼,無言對望了一陣後,他表現出恍然大悟貌說了句什麼,我好像聽到他說載我到車站,但也不確定,接過他給的一張感覺很不像車票的車票,找了個中後的位置坐下。

照地圖上的路線,這班車可以直接搭到離賽道最近的站牌,然後我就只剩下最後的徒步1.5英里,接下來唯一挑戰就只有是不是能在下車後順利找到方向。

這下總沒問題了吧?!

公車開往市區,窗外景色一下子熱鬧了起來,房子還是很古典,但路上多了很多車、很多行人,延途各式店家販售五花八門的商品,唯一特別的地方,所見全部都是老人。公車一進市區後,幾乎每站都有人上車,每位上車的乘客全是老人,大家像是都相互熟識般打招呼、閒聊,我竟就這麼成了整台公車上最格格不入的人。

突然間,我就被丟包了。

就算我完全不知道這裡是哪裡,也完全不知道自己身在哪裡,仍可以很直覺得感覺到自我上車到我的目的地應該也才過了五分之一段路程,我應該要坐至少20分鐘以上的車,到一個荒郊野外而非這麼個市中心十足的地方,但司機很堅持我應該要在這裡下車,而鄉下地方網路定位又慢的叫人抓狂,以我的破爛英文實在也沒辦法解釋什麼,只能告訴自己或許是網路定位還沒定位到我,或許是我誤會了而我真的已經到達目的地。總之我是下車了。

花了三分鐘的時間確定我真的處在離目的地還有五分之四距離遠的地方,下一班公車是兩個小時後,如果我要自己走路過去,地圖上顯示得花上兩個半小時。

接下來該怎麼辦呢?當下真的有些慌張。等兩個小時很誇張,在寒風中走兩個半小時也很誇張,似乎已經沒有退路的當下腦中閃過是否真要開始嘗試在路邊攔便車的可能性?

到英國前就與愛莉聊過這事,如果真的迷路了、如果真的沒有辦法移動了,那就站在路邊把大姆指比出來吧!

我就這麼站在站牌底下很認真很認真很認真的思考這麼做的可能性,最後還是屈服於總總社會新聞的標題。我想,剛剛好像聽司機說這裡是車站,既然這裡是車站,只要我找到車站本體,前面一定就會有排班計程車;耳聞英國計程車真的很貴很貴,貴到不要輕易嘗試,但現在這個當下好像除了試試之外也沒有其他方法了。

選定一個方向,這區路上起起浮浮的,每棟房子都有廣大庭院,庭院裡的樹高聳的跟森林一樣,好不容易在路上遇到一個人可以讓我詢問車站的方向,他正在院子裡整理花木,說話的口音與先前在購物中心遇上的親切女店長一樣有股西班牙風味,讓我懷疑這個地方人是不是都這樣說話?

爬上一座高於四周的小丘,小丘頂上的小小的就像阿里山小火車延線會出現的木製車站原來就是我正在找的這區裡的火車站。

車站前除了幾台排班計程車外沒有其他人,司機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聊天。我身上只剩下一張20鎊鈔票與不到5鎊銅板,其實也別無選擇,我走向排在最前頭的車,兩位年齡近老年的男性司機正聊著,我先向他們問好,直接給他們看手機地圖上原本我搭公車該到的那個站,詢問如果我要到那裡,該付多少車資?

兩位司機拿著我的手機研究了一下,討論的結果告訴我大約20鎊。好貴!但成交。

這時我已經沒有任何退路,我身上唯一剩下的20鎊付在這次車資上,接下來勢必非得走路回來了。但如果到時我已經親眼見著賽道,在寒風中走幾個小時的路又算得了什麼呢?

上了車,那是台黑色手排的豐田七人座車,幸好我沒有走路前往,我們根本跨越了一座小山,崎嶇的雙線道山路,四周除了參天的樹與無比寬廣的草原與農莊外什麼都沒有,風景非常非常非常美麗。一路上我們沒有說話,只有一次他問了我要到那個地方做什麼,我說我只是單純想去那裡看看而已;然後又是沉默,他三不五時確認我手機上的地圖定位,只是在郊外網路收訊真的很糟,常常會比我們實際的位置晚了一小斷,直到跨過那座小山,再次回到平地上時,網路狀況才好一些。

馬上我就要來到那個轉彎處。跨過山丘後來到路底,往左會到那個公車站牌,往右則是到賽道的方向,車子左轉後開了一小段,我請司機隨便找個方便讓我下車的地方放我下來就好,我還得走去另外目的地,這時錶跳到18鎊。

司機問我要去哪裡,我往地圖上比了大概的位置,說只要在附近放我下來、我再走過去就好。他把車停在路邊,皺著眉研究了一下地圖,最後說,那個地方太遠了,他載我過去,不論最後錶跳到多少都只收我20鎊。

我真的很感謝,對我來說非常重要的一個大忙。

車子調頭,他看出我要去的地方是個機場,再問了一次我要到那裡做什麼?我還是同先前的回答,只是單純想去那裡看看而已。

沉默。

「妳是要去那裡洽公的嗎?」

「不、我只是想去那裡看看而已。」

沉默。

「妳該不會是要去看Top Gear的吧?」

「對啊!」

突然就這麼談到問題核心,回想起來當時的情況真有些好笑。

既然都被看透了,我也就老實告訴他,我是個國外腦殘粉,今天是他們的錄影日而我剛好人在英國,沒有抽到票但不管怎麼樣都希望能親自到賽道上看一看。

他說,我一定很失望,然後告訴我,他可以送我到他們賽道門口。

本來想請他把我放在賽道大門附近就好,沒想到他直接把我載到賽道門口,還替我向大門口安檢的警衛交涉了好一陣子,雖然警衛怎麼都不答應放我進去看一眼就好,他們說那是BBC的規定,而且進入大門後還得往左走七公里遠才會到,我在這裡根本什麼都看不到。雖然我非常確定我從大門往裡頭看到的就是遠遠就是跑道,還有台車正在上面跑。

保全不放人,司機先生也是盡力的比我預料的還多上更多更多的幫忙我,最後他說,如果我有需要,他可以再載我回去。我老實告訴他我身上只有20鎊、沒有多餘的錢可以坐回去了,所以用力向他道謝,在賽道大門邊下了車。

後來我又求了兩個保全,兩個保全也不放人,感覺有些遺憾的在大門邊的路旁站了一下,一臉羨慕的對著那些有抽到票、排隊等過安檢的車子們,其中還不少名車。

我想,其實我也不是真的非得要到賽道上走一遭,應該說我此行的目的,只要有個小縫隙、或是有什麼小丘上的高點,可以讓我瞄一眼賽道的樣子就心滿意足了,就好像我真正親眼看過了這個在電視上看了好多、如夢想般的地方,如此了結一個夢想。

有看過節目都知道,賽道周邊是一整片樹林,於是我推測,如果我延著樹林走,或許就可以遇上一處林木較稀疏的地方,可以讓我從中看一眼賽道的樣子。如果運氣好一點,或許我真能發現一個小丘可以爬上去寮望賽道的樣子。打定了主意,我開始繞著整座機場走。

傑瑞米曾經在節目裡開玩笑說過,節目錄影的基地太過偏僻荒涼,以至於請不到願意來上節目的來賓。真正往賽道上走一趟就會發現,他說的真是一點都不假,放眼望去這裡就是個活生生的荒郊野外,除了超級廣闊的大草原之外什麼都沒有,半天也見不到一個人影,甚至沒有柏油路;周遭是全然的安靜,空氣依然是刺骨的寒冷,那種感覺,怎樣說,有些寂寞。

這段路上遇上的第一群生物來自一個馬場,幾匹馬靠在一起取暖。

在台灣除了觀光農場外,一般人應該很難有機會那麼近距離看到馬。幾匹馬見我在圍欄邊盯著牠們看,也靠過來像是向我要些食物。

這些馬看起來被照顧的很好,對我表現得友善,但在發現我沒有任何食物可以給他們後,又回到原來的位置繼續靠著取暖。

泥土路可能是融雪的關係有些泥濘,我拐進了一條地上印有車輪痕跡的小路,兩旁都是廣大的牧場,用樹或是鐵欄杆劃分區域。天氣稍微放晴了一點,天空很廣闊,遠方可以見到山的形狀,這裡真的好美好美。

途中路過幾間看起來像是農舍的建築,感覺有些年紀了,但周遭依然沒有任何人煙的感覺。

還有一大片已經採收的玉米田,在台灣我還未看過如此規模的玉米田,像是身在畫中,整個人心情都好了起來。

雖然這機場真的好大,天氣還是好冷,我已經不知道走了幾公里遠腳都酸了,至少還有怎麼看都美麗的風景彌補身體的疲憊。

突然間,我看到前方有台撞上樹的車,或許是融雪造成的打滑,看起來撞的蠻嚴重的。周邊沒有其他任何人,我本能的衝向前去看看是不是有人被困在裡面、需不需要協助,就算這車撞的真的很嚴重、兩側安全氣囊都爆出來了,幸好裡面沒有人。

事後回想起來,如果裡頭真的有人需要協助,我該怎麼辦呢?以我的破爛英文能力真的能好好的報警叫救護車嗎?其實該怎樣講我自己在什麼地方都不知道呢。但當下真的什麼都沒有想就直接衝上前去了,也幸好早在我之前已經有更專業的人處理了這個意外。

繼續往前走,泥濘路走到盡頭,突然來到一條雙線柏油路,緊靠著一片樹林,根本沒有讓行人行走的部份。我小心的延著柏油路最外邊向前走,雙向車速都極快,但沒有一台車向我按喇叭,所有經過我身邊的車都會刻意放慢速度、稍微偏向內側的繞過我以注意我的安全。一路上我都很感謝這些駕駛們。

路邊,有隻被車撞死的狐狸。不知道是天氣太冷還是意外剛發生沒多久,聞不到任何死亡的味道。

然後又不知道走了幾公里,我真的覺得累了。冷空氣讓整個鼻腔與胸口都痛,柏油路看不到盡頭,旁邊的樹林依舊是樹林。

突然間,我從樹林間的縫隙裡看到賽道中央那台飛機。

這個畫面讓我呆了一下,真正看到自己夢中之物的激動,還有確定了我的推論沒有錯的激勵,賽道就在前方,只要再往前走就能看到,想到此,腳步也輕快了起來。

然後突然間,樹林沒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壞掉的農場閘門通向一大片混著泥濘的草地,就在這片草地的盡頭,怎樣想都不像真實的,連接的是那個在電視上看了千百遍的賽道。

沒有任何遮攔,不需要特別從林中的縫隙中看去,那個夢想中的賽道就在眼前。我像嗑了藥一樣直直往前走,不管泥濘路有多難走、不管多少泥巴噴上我的褲管,就是直直往前走,直到站上跑道頭。

我夢中的這個地方。

賽道飛機機棚,全部都在我眼前,真實的在我眼前。

我低頭看著平坦的柏油路與巨大白漆寫成的數字,自認這樣的我並沒有踏上這裡的資格,或許未來的有一天,當我真正抽中了錄影的票的時候,才有資格踩上這裡,在那之前,像是對待不可冒犯的逸品般,我就只是站在旁邊的泥土地上,拍了幾張照,更多時間只是靜靜站在那裡感受這一切,擔心一下賽道上來往的車隨時會衝過來把我趕走。

一段時間之後,就在我一臉平靜但內心嗨的不亦樂乎的時候,一台農用小車突然快快衝向我站的方向,有預感那就是來趕我的,也擔心會被要求刪照片,我一邊往回走一邊先把幾張照片備份到手機裡,走沒多久,自覺在泥濘地我是逃不了了,站在那裡等他來。

農用小車上是個一臉凶惡保全,對我激動的講了一堆我什麼都聽不懂的東西,我唯一能回的只有在他的每個好像要我說話的段落說聲“sorry?”,而我們唯一成句對話,依愛莉專業翻譯應該是這種感覺...

保全:幹你這個王八蛋怎麼進來的?

奧利:您好,請問幹是什麼意思?

我都覺得他快要爆炸了。

整個過程我只聽得懂“機場”與“不能拍照”,當我好不容易明白!我這個王八蛋到底是怎麼進去後,也只能直接告訴他我看到一個大門就直直走進來。感覺他真的要爆炸了。

至於我擔心的被要求刪照片,他應該是覺得無法跟我這個什麼都聽不懂的白癡外國王八蛋溝通,所以很直接把我趕走了事。

離開泥濘地後,我覺得我整個人都圓滿了!看了手錶,剛好是節目開錄的時間,我在心底記下眼前這一切,默默勉勵自己一定要繼續參與往後每一季節目的抽票,然後有一天一定要光明正大的回到這裡。

雖然另一個同時存在的念頭依然繼續困擾著我,原因不明的明白,就算下了這個決心,以後我也不會再回到這裡了。

一個月後《Top Gear》停播改組,果然我不會再去這個地方,後來想想,那真是個可怕的第六感。

完成了夢想,我決定找辦法回家。又是幾公里的路程,等我好不容易找到公車站,上面顯示下一班車是兩個小時以後,而地圖上顯示另一個快要到達的公車站我是怎麼都找不到。

一個人在荒郊野外的寒風中等兩個小時的公車,根本瘋了!

走回去?翻越丘陵走超過兩個小時的路還不算在那之前我已經走了幾公里,雖然來之前已做好最壞打算,事到臨頭還是覺得此舉完全是瘋了!

幾經考慮後,我真的站在路邊開始攔車。

我站的位置是一個圓環邊,馬上就有位開著《Top Gear》裡的使用的廉價車、非常親切可人的老太太停下來問我要去哪裡?我說我要去吉爾福德,她說她不會路過那裡、要我去斜對面攔才對。

向她好好道謝後,移動到斜對面,看到了賓利迫許阿法法拉利,偷偷開始想像搭名車的感覺,當然還有更多卡車,其中一台還特地遶回來三次,我很確定他在看過。

心裡其實很害怕,但還是努力擺出沒有任何表情的臉,每次有卡車經過,傑瑞米對於卡車司機的評論就會在我腦中浮現:(卡車司機)這個工作可不好當!換檔換檔換檔看後照鏡換檔謀殺換檔換檔…

覺得應該沒有很久、可能是15分鐘以後,一台藍色的小寶獅停下來了,副駕駛座一位太太很乾脆的下車讓我上到後座,車內坐的是三位女性家人,妹妹開車載前座的媽媽跟後座的姊姊。媽媽問我怎麼了,我說我搭不到公車,他們對我表示憐憫,接著他們問我是從倫敦來的嗎?我說我來這邊拍照、這裡真的很漂亮。

一路上姊姊陪我聊了一下,聊國家聊旅行那類的,她說她會日文,然後我們就開始用日文聊了一下。

他們人超好的把我載到吉爾福德火車站,本以為他們會讓我在往車站的小丘底下下車就好,但竟是直接把我送到火車站門口。用力道謝,明知可能永遠不會見面了,還是跟他們掰掰,覺得有些遺憾,生命中的過客太多,很多東西是留不下來的。

走進車站裡的連鎖咖啡店,點一杯難喝的熱可可,給自己寫了一張明信片,提醒自己永遠不要忘記踏出去第一步的勇氣,因為只要真的有勇氣踏出第一步,接下來的任何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

有個心理學研究指出,事實永遠沒有想像中的糟,每次只要一開始思考就會因為太多考量而卻步,所以在很多時候,不思考是必要的。如果我思考了,我就會因自己的財力與語言能力不來英國了;如果我思考了,我就會因為太多的“怎麼可能”而錯過親眼見到賽道的機會。一直以來我都是個想太多的人,或許就是因為這樣而錯失了很多機會。

幾天前跟安琪拉女士聊旅行時,她說,當我們到一個全然不同的國度見識到全然不同的視野之後,有些東西將會永遠改變我們,永遠永遠改變。

我覺得我就是處在這樣的情況中,尤其是這一天,在一個與我的世界全然不同的國家做著與我人生全然不同的事,是勇敢是魯莽的用力體驗那些只要思考就會卻步的東西,並讓那一切化成我生命的一部分。我知道我的有些東西改變了,雖然我可能還不知道那是什麼,但我仍以我這日的勇敢與回憶為榮!

回想起來,在這一趟旅程中我實在太過幸運,遇上的都是很好的人、每個困難都能在最後順利化解,如果問我是不是敢再做一次同樣的事,我想我應該是怎樣都不敢了。一個小女生,英文能力極差,身上也沒什麼錢,在全然陌生的英國荒郊野外裡,任何事都可能會出錯,能夠在最後完成此次創舉,一定是先前積的陰德起了作用外,沒其他可能性了。

就算如此,我仍慶幸在這個確定必須要靠我自己力量前往後的早晨,一陣猶豫之後我還是去了,而且就算過程中完全與先前想像中不同的困難與問題十足,我都沒有放棄這個只要能看一眼賽道就好的怨念;那天之後剛好一個月,傑瑞米揮出了改變接下來一切的拳,往後半年間相繼而起的每一件事,都是曾經那天我站在賽道旁,滿心期待接下來一定要光明正大回到這裡時怎麼都想不到的,怎麼都不可能想到的。

一路上太過艱辛,所遇到的障礙狠狠的嚇壞我,以至於回到倫敦市區後,我撫著胸告訴自己,未來除非真正抽到節目錄影票,要我再去一次,想都別想!所以後來去年底再去一趟英國時,果然想都沒想的就把這個地方排除了,除了節目改組、對這個地方已不再留念外,相信我,那段過程一點都不美麗。

但為了寫這篇文章,花上一整天時間好好仔細回想當時發生的每一件事,不知怎麼著,竟開始感到懷念;我仍記得當時站在賽道邊心裡的激動,就在面前可以清晰所見的機棚,我的偶像就在裡面,曾經離我的偶像最靠近的時候。

隨著節目停播與改組,我想我永遠都不會再試著參與抽票,當時勉勵自己一定要再回到這裡時的心情就像一場夢,或許一年前的我永遠都不會想到任何後來發生的每一件事的可能性,但從那天而起的每一件事,的確都確實的影響著往後每一天的我。

如果再有機會回到那段路上,我想我會更仔細的品味一路上的美麗,說真的,從那之後我就未曾見過可以與此匹配的景致。

後來發生的事:

前一天去BBC導覽的時候忘了幫友人買土產,所以又再去了一次。

從我所在的吉爾福德火車站要到牛津街上的BBC最方便的方式是搭火車到滑鐵盧火車站再轉地鐵到牛津街站。

買車票的時候我就覺得票怪怪的,但櫃臺堅持票沒錯,我不放心又問了另一個站務員,他也說票沒錯,還指了月台給我,那是台從吉爾福德直達倫敦滑鐵盧的車,果然我在滑鐵盧站就出不去,閘口看起來就是可以打死人的黑人保全來了,很直接跟我說我的票不對。我告訴他我也覺得不對,但我問了兩個人都跟我說是對的,然後問他所以我該怎麼辦?這樣一來一往,他堅持我的票不對、我非常有禮冒的堅持他們就跟我說對啊不然現在要怎麼樣,最後他問我是不是第一次買火車票去倫敦,我非常有禮冒的告訴他我還是第一次來英國,他盯著我看了一陣,可能覺得我態度良好,直接開門讓我出去,告訴我這個很嚴重、下次要注意一點,拍拍我的手臂讓我離開了。

事後安琪拉女士說,我做了非常正確的應答。

一直到現在我都不知道那時到底發生什麼事,還有我的那張車票到底是去哪裡的...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shioK&aid=45716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