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5/23 01:47:16瀏覽6361|回應33|推薦38 | |
引用文章捨台大唸東海,很好啊!
如果我們查查一些相關的統計資料和研究,你會發現,行行出狀元,愈早立志(決定方向),而且堅持不變的人,不論是走那一行,成功的機會都要比一般晚立志(決定方向),或時常變易的人大很多。成功在這裡指一個人能夠安身立命,遂其所志。 我們還可以發現,大部份成功的人,通常很年輕時候就嶄露頭角(三十歲不到),大器晚成的人,其實不多。無論從事什麼行業,一個人如果超過三十五歲還沒有搞出什麼名堂,這一輩子大概只能平平庸庸過一生。例外不是沒有,但是很少。 很多受美國教育影響的人,對台灣教育最不滿的一件事是:國中畢業後分流為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普通高中時又分社會組和自然組,還沒進入大學就先填志願科系。而高中畢業又有分專科和大學的不同。 他們認為這樣子太早把學生定型了,而且容易造成志趣不合的學生。其實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做兩件事: 一是依照社會大眾的需要來設置科系和學校。如果大部份人喜歡讀大學,那就把大學設多一些,如果大部份人喜歡讀電機系,那就增加電機系的名額。 這麼做有可能發生一個問題,就是培養出來的學生人數超過社會的需要,讀了最熱門的電機系,畢了業反而找不到工作。不過這不是我要討論的主題。 二是加入轉換機制,讓中途想改變的學生,有機會和容易的途徑轉換。 這麼做也會產生新的問題,不過也不是我要討論的主題。 我想要說的事,即使及早立志(決定方向)是因為分組分系聯考志願選擇而被動的,如果能夠堅持不變,成功機會還是比較大的。怕的是有些人志趣不合,堅持得很痛苦,到最後還是前功盡棄。 有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就是羅大佑。他愛音樂創作,家裡也給他這個機會學習音樂,但同時家裡又要他當醫生,而且把這個看得更重,但那不是他的興趣。羅大佑從小讀書,就已經被決定了方向(立志)要當醫生,結果他果然當上了醫生。可是因為醫生不是他的興趣,他最終還是放棄了。 然而他之所能夠放棄當醫生,那是因為他同時在音樂創作上也有了成就,讓他一樣可以衣食無缺,一般人恐怕是沒辦法的。 反觀美國教育,高中很少分流(城市學區例外),到了大二或大三才決定主修,由於分流得很晚,一直搞不清楚具體方向的結果是,培養出來許多庸庸碌碌的學生。一堆人大學讀了五六七八年讀不畢業,到了四五十歲才來讀研究所或是轉行的人比比皆是,這些人混了一輩子,通常都很晚才有辦法安身立命,那時候又要退休了。 要按美國教育體制來成功的,除非是像電腦類的熱門科系,否則總要讀到研究所才行,最好是專業學校,如法律,醫師,牙醫,商業管理,藥學等一類,即使是所謂的長春藤名校,大學部也只是個好看的文憑而已,沒有什麼用。 在美國想要年輕時就能安身立命,那要有勇氣跳脫教育體系。比較有名氣一點的,像微軟的比爾蓋茨,電腦界的戴爾,Google, Yahoo, YouTube 的創辦人,都是跳脫美國教育體制,不願等待的異類。而類似他們在同一行業或其它行業成功的,在美國比比皆是,只不過比較沒有那麼有名而已。 這麼說來,這種不能及早幫助學生安身立命教育體制,是好的體制嗎? 反觀台灣在過去即早分流的作法,考不上普通高中,那就去讀五專或高職吧,大部份人畢業後都很容易找到工作,如果肯努力,不要亂七八糟,安身立命不會有什麼問題。真的還想讀書,還有專科或科技大學可以走。 如果考不上大學,那就去讀專科吧,畢業後更搶手,薪水也許比大學同科系畢業的少個百分之十,但是你比大學生早一年或二年畢業,等和你同年的大學生畢了業,你的薪水就和他差不多,甚至更好,而你卻已經多賺了一或二年的錢,多了一或二年的資歷。也不錯不是嗎? 至於大學畢業的,學教育辦得好不好是一回事,但相對來說,由於高中就分組,大一就分系,學的東西也比較專門,大學畢業生多少也有一些本事,真正學非所用,像羅大佑那種讀醫學系卻跑去搞音樂的人,其實比例並不多。 然而,在美國這種延緩分流的教育體制下,雖然製造出很高比例到了很晚才能安身立命的人,但是好像抱怨的人並不多。相反的,台灣及早分化的教育體制,雖然讓很高比例的人,能夠儘早安身立命,社會卻顯然抱怨連連。 這是個非常有趣的文化現象。是不是,美國人比較樂天知命?自我要求較低?而台灣人比較不滿現狀,總以為如果當初不是因為受到了什麼限制,自己好應該還可以更好? 補記: 本文的目的雖然是在澄清那些談到教育就一切以美國為依歸的謬誤所在,並為台灣的分流作法,做一個辯護,但是並不表示我完全贊同台灣的及早分流作法。 我雖然支持及早分流的作法,但是我認為應該要加入較大的,有彈性而且是常設的管道,不應該太僵硬。我覺得我就是當初台灣及早分流做法的一個犧牲者。像我想當老師,錯過了當時的師專,變成只剩師大可以去,如果讀了一般大學就沒有常設的正式管道。後來我透過甄試和教育學分班成為老師,但那是剛好那時候缺老師,我剛好遇到機會。甄試和教育學分班都不是常設的。 我讀大二的時候,想說當老師沒希望了,想改讀中文系、園藝系,或是其它與農業改良有關的科系,但是卻發現,除了重新參加大學聯考,無其它路可通,連所謂的「降轉」都不給。有趣的是,我讀的是相對較熱門的科系,反倒提供了讓外系生轉入的機會。我想轉出到相對冷門的科系,反而找不到管道。 在台灣如果想進非本系相關的研究所,絕大部份的科系都要求你要修過專業的課程,才讓你有資格去考。問題是你在大學時,根本無從知道要修那些課程(因為那些只有招生簡章發行的時候才會寫),就算知道,很多大學根本就不給非本系生去修那些課程。 研究所既然以考試取才,既然那些課程也是考試範圍,那麼能考得過就好了,重要的是考生是不是有那些課程的知識,要求一定要有正式修過那個課程才算,豈不太形式主義了嗎? 那些非本科系畢業,沒有正式修過那些課的考生,如果能夠考得和本科系畢業生一樣或是更好,豈不是更值得造就嗎? 美國就幾乎沒有這樣的問題,只要你想要動,幾乎都可以找得到機會和管道。 古人說,守經達變,台灣教育在過去,守經得太嚴重,達變不足,近這些年,有沒有守經我不知道,但顯然又達變得太過分了。過猶不及,都不是好事!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