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10/16 12:43:25瀏覽2048|回應1|推薦26 | |
十月是美國的網路霸凌防治月,但最近在我的媽媽朋友圈裡,卻發生了一件可怕的事。 一個朋友的12歲兒子暑假時跟一群男同學一起玩一個線上遊戲,一個同學無意中讓一個不認識的玩家進入了他們的群組。結果那個不認識的新玩家又放了很多陌生玩家進來,短短幾天內他們的群組就被這些新帳號佔據了。這群人不知怎麼地發現了我朋友家是猶太人,就開始用一些惡毒的語言攻擊她的兒子,甚至開始對其他的男孩宣傳新納粹主義。 朋友的孩子一開始試圖反擊,但那些人變本加厲地輪番用仇恨語言攻擊他。這些小男生試著一一舉報並封鎖惡意帳號,結果每封鎖一個帳號,就有更多新帳號被放進他們的群組,而且同時展開攻擊。 這孩子眼看自己應付不了,才把這件事告訴媽媽。我朋友一把這件事說出來,馬上在我們的媽媽朋友圈裡引發公憤。不幸的是,這類令人既生氣又害怕的網路霸凌事件,其實並不少見。 皮尤研究中心調查指出,仇恨語言及網路霸凌在網路空間裡可說是無孔不入,尤其線上遊戲的傳訊功能更是極端主義者常用的介面,另類右翼組織就經常利用線上遊戲來針對青少年發動攻擊或吸收新人。 前任南方貧困法律中心研究員Mark Potok就說:「極端主義者愈來愈多利用線上遊戲空間來攻擊或吸收年輕人。線上遊戲提供的接觸年輕人的管道正是他們想要的。」紐約臨床社工Laura Guy也說:「以前說到仇恨團體,大家會想到一群穿著白色尖頂斗篷的人。但是現在,他們是網路上一串沒有實際形象的帳號。」她引用報導,指出這些仇恨團體經常用黑色幽默或帶有挑戰種族平等意味的笑話來試探並吸收年輕人。 身為一個長期報導相關議題的資深記者,我雖然已經聽過很多專家說法也讀過很多相關研究,但是當仇恨攻擊真正發生在我認識的孩子身上,還是讓我覺得好可怕。身為家長,有一些事情是我們必須做的:首先,我們在允許孩子使用社群媒體或參與線上遊戲的之前,要先跟他們一起做好隱私設定,因為這是抵擋陌生人騷擾、攻擊的第一道防線。 然後,我們要知道,很多仇恨團體會有技巧地取得孩子的信任,例如建立假帳號、假裝成跟孩子同齡的青少年,然後加入孩子們的群組。所以,我們要跟孩子討論什麼是仇恨言論以及仇恨言論的徵兆,以便他們在受到攻擊時可以迅速採取行動,保護自己。 最後,我們要對一些高風險的應用程式提高警覺。有些應用程式,例如Discord,沒有完善的使用條款,不會禁言違規帳號,因此成為網路惡狼與霸凌者的集中地。如果孩子一定要使用這些應用程式,請先跟他們討論為什麼,以及如果遇到被攻擊的情況,他們打算如何面對。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