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1/25 17:50:29瀏覽353|回應1|推薦2 | |
人是群體動物,甚少人能離群索居,生活在群體之中,就是要尋求相互之間有形的交換,我們可以將它稱之為「合作」,讓自己努力的成果與經驗透過交換方式分享給他人,同時也享受到他人回饋的成果。因此常說,一個不尋求合作的人,在團體中是不受歡迎的人物,這道理是顯然易懂得。
當然;既然稱之「有形」,也有相對稱之「無形」的交換,此之情況;就是在人際互動之間,彼此之間的能量「施予和吸納」的交換關係,因為是能量的,沒有實像,自然;所謂「施予和吸納」相互多寡的互動,非眼見而明,是一種心靈舒暖的感受,尤其它是架構在「無形」框架上,此能量的感受多是主觀上的詮釋與認定,就是「我」的認知。 如果在人際你我互動中,有人硬要將這能量實像化,算計多寡,「將我的認知」成為客體價值,換句話說:總認為他施予別人能量多於別人所回饋給自己的,用算計比較能量多寡來相互影響,那就顯出該人自我價值世俗性與對人生意義的鄙夷。 我曾經聽過一位宣導生命意義的演講者說,他在一次演說結束後,一位花白頭髮的老先生站起來發問,說他老伴剛癌症往生,他們相處四十年未曾吵架,鶼鰈情深,但是現在這位老先生非常痛苦,請演講者能不能說幾句鼓勵他的話,雖然老先生知道也未必能獲得安慰。此種情況,似乎老先生在尋求支持他的能量,然後讓他好過一點。 這位演講者說,當時他嘗試舉出一個例子,鼓勵一番,想讓老先心裡舒服點。實際上眾人皆知,當生命遇到斷裂時,那種楚痛很難消弭的,尤其是對終生感情寄託的配偶。然而在這對話情境中,演講者感覺到,是這位老先生在給他能量,不是他在給老先生能量。因為,老先生是痛苦處遇下的先行者,他做出一個範例,讓後行者能(演講者以及後來的聽眾),察覺出人生的遭遇斷裂時的哀傷,這樣的經驗就是有無行的能量。 因此將能量定位於有形的利基點思考,是自己沒有對基底場域的開放,所以真實的被遮蔽,自己僵固於非存在狀態中,計較能量的得失,讓自己得不到真正的能量,倒是有點可惜。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