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3/16 16:56:40瀏覽278|回應0|推薦4 | |
從「存有」看日本人 日本在311震災後,從媒體所看到地是日本人面對災難那種冷靜,秩序與信任。與我們自己生活中,在面對災難以及災後的親人死傷所承受的傷痛,以一種哭天喊地,捶胸頓足,怨天尤人表達方式,兩者大相逕庭。感覺出日本人是用默默地承受這苦難,當他們說到與親人失散,現在不知下落的傷心處時,都強忍淚水不讓自己情緒失控;等候領取食物與飲水時,都是井然有序,連領取完後仍就不失禮貌,對提供者深深的一鞠躬;一位男性町長說到鄉民食物不足,強忍淚水的祈求全國人民幫忙提供,言詞中沒有對政府的責難,也沒有抱怨不公,更無歇斯底理((hysteria)無裡地請求,只是說出生存者卑微得要求,目睹畫面真讓人動容。 日本人處理事情的龜毛是眾人皆知,因為,他們是將生命觀照放在當下的「存在」性(existing),試圖從「存在」中將生命寫出意義來,所以,他們對當下每一件事都一板一眼,實事求是。因此,他們不是消極束手無策面對無情天災,而是積極要如何做好預防天災的工作,縱然是爭取僅幾秒鐘預警時間,他們都努力去研究發展。現在回頭看來,或許還有可批評做得不理想的地方,然而他們的成績仍舊是我們學習的典範。 畢竟,人無法勝天,所謂天地不仁時,日本人又是如何面對生命中的災難呢?在這次震災中,日本人展現出接受生命無常,詮釋出民族存有性。災難不是單一少數人要去面對,而是上百萬千萬人集體面對天災,也可以說是整體民族在面對災難。當你問他們對地震的看法時,他們回答是:「我們不是從小搖大的嗎!」他們給人感受到是:就是默默「接受」生命無常。無常就是一種生命的憂煩,我們是活在這天地的喜、怒、哀、樂情緒中,憂煩無法改變,更不能跳脫,天地帶給我們的憂煩是與我們生命同時存在的,那就是「命運」。當這民族感受到這「存有」(being)性命運,天災所帶來的憂煩,就向他們愛說的諺語「明天颳明天的風」,或是「把過去付諸流水」,只有好好活在今天當下吧!這就是他們在天災後所展現出冷靜與理性的態度。 我想他們能克服這次災難的。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