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5/04 19:55:27瀏覽852|回應0|推薦2 | |
土星(鎮星),馬王堆漢墓出土之《帛書》記錄著土星的位置,時間是從秦始皇元年(西元前246年)到漢文帝三年(西元前177年)共七十年間。 在第二個周期,即秦三十一年(西元前216年)到漢高后元年(西元前187年)共三十年間的土星位置來分析,更接近了《帛書》成書的年代。如表:
馬王堆漢墓帛書中,對木星、土星視運動的描述,都指示晨出東方,即偕日出,在《夏小正》有「三月,參則伏,參中則旦」等等,觀測晨星與觀測昏星是並重的。 堪輿學之天星古訣云:「星宿朝寅」,從《帛書》記錄,即是證明古代觀測日、月、五行星之運行,都是採用晨出東方,以恆星為背景的位置,兩次觀測時間的間隔正好是一個會合的周期。 又從「二十八宿」為星距點,是方便於標定出相對於太陽的位置,這也就是觀測天星,用「二十八宿」為星距的由來。 土星基本上每年進入一宿,只有室宿和井宿跨2年,故土星在二十八宿間運行了30年。井宿寬33°度。跨2年是合理的推步,而室宿只有16度,土星平均每年移行在12度~13度,為何要跨2年呢?漢高祖元年(西元前206年)以前,土星所在星宿與《帛書》是基本相合的,土星之晨出東方地球在遠日點的速度最緩,因此日期間隔也較長。 土星會合周期為378日,《帛書》記錄為377日,只差1日。 (土星恆星周期29.46年×365.25日÷378會合周期日=28.46回歸周期)。 土星的恆星周期不等於回歸年,因此二十八宿就不做時間尺度使用,只做標誌點。 土星基本上是終年可觀測到的,《帛書》指出「伏卅二日」,就是會合周期內只有32日是在地中而無法觀測到,其餘時間不是晨見就是夕見,觀測的只是隨著時間不同。 「星宿朝寅」說明請參考: 《易通天文》有錯誤的觀測時間:http://blog.udn.com/tsao144/7358752
「觀星望斗」:
《易經》以「天文星象」為淵源,不是「河洛易數」:e-mail:tsao144@yahoo.com.tw
《易經》是文化五術之淵源,「仰觀天文星象」課程洽詢專線:0933-711699
臺灣 臺北市星相卜卦堪輿業職業工會 理事會員 曹盛健
中國內地聯絡人 簡凌飛:手機8615013519911。香港手機:85251351359。
|
|
( 興趣嗜好|星座命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