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5/26 00:13:39瀏覽980|回應0|推薦0 | |
《易經》,古人言《易經》以時間像空間一樣,都以卦象之物質形式存在。 研習《易經》,若沒有依據天文星象、日、月、行星運行的準則,也就會失去"時間、空間"的真實意義,反而落入了猜測、玄疑之學。 觀察天文星象而知曉季節變化,比運用自我創作的方法來理解,更為準確可靠。 大自然永恆不變的真實現象,您若不相信,為何要相信學者看官自己的推論及自以為是的想當然? 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的通行本,把內卦鍵、川、根、奪、贛、羅、辰、筭,按“乾一、坤二、艮三、兌四、坎五、離六、震七、巽八”之序排列, 外卦鍵、根、贛、辰、川、奪、羅、筭則按“乾一、艮二、坎三、震四、坤五、兌六、離七、巽八”之序排列,這是現代學者習慣使用數序編碼的法則,沒有把周易八卦的空間方位變化顯現出,反而引起分宮卦象的不確定性與複雜,不如不要有排列數序。 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的《易經》卦序,若是採用納甲的天干為序位,簡易明確! 天干在中華文化上也是歷史悠久,鍵、川、根、奪、贛、羅、辰、筭用納甲的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可以清楚的知道,就是代表:乾、坤、艮、兌、坎、離、震、巽的卦象。(帛書周易的內卦、外卦皆可通用納甲天干序,又與現行傳本周易先天卦卦序之〝月相納甲〞有互通之義。)
月相納甲: 「分天地陰陽之象,益之以甲乙壬癸。震巽之象配庚辛, 坎離之象配戊己,艮兌之象配丙丁,八卦分陰陽,六位配五行, 光明四通,變易立節。」。 (天地陰陽,乾象納甲、壬;坤象納乙、癸。看官有異議嗎?)
〝納甲〞是使用天干,可以是數位,也是方位。 古天文蓋天說,從地表上觀察日月行星等運行的天體方位,有關於天文的時間與空間,會同二十八星宿,標示出天星運行在四時的方位,不曾用到十二辰(地支)。 古天文隨著渾天說、宣夜說的發展,古人以天干、地支混為六十甲子,主要用在記載歲、月、時、日,方術所以運用六十甲子在地理、人事的占斷,〝納甲〞又因為天干附著地支十二辰,後人於方術中又不知如何的取用天干,僅知有天干而不用天干,從此捨天干而就地支,現在方術的〝納甲〞變成為〝納子〞。
仰天觀察,方知天機。 並不難瞭解天體運行與地球自轉的原理,地球由西向東自轉,因此天體皆由東方昇起,西方落下,諸如月球、太陽、行星、二十八星宿、等等星星等皆是。 我們也不難想像古天文學家也能明瞭日、月、行星,四時運行與二十八星宿的方位,為何紫微垣北極星在天球上看起來是靜止的,而眾星皆圍繞著它旋轉。 四時、七政、十二辰、二十四節氣、二十八星宿等等記載,古人都是〝直觀〞得來的,現代學習《易經》的學者看官,因為天文科學發達已經都不必用〝直觀〞,學者看官只要拿著當代現成的天文科學當成那精密的曆法,不然,採用天文星圖電腦程式按鍵按幾下,就是懂天文星象了?(十個天星大師,八個似這般。)
《易經》繫辭上傳言:「日月運行,一寒一暑。」 每天看到太陽東昇西落,太陽是從東方出現,就相信絕對不會是從西方。
請問學《易經》的學者看官們,您知道月亮是如何的出現嗎? 學者看官若不知道〝日月運行〞,孔子贊十翼,是寫錯了心得報告? 香冠柏可以確定仰觀天機的真相,月亮絕對不會是只有從東方出現! 學者看官有不相信的,您就花一個月的時間來驗證,納甲之說。
《易經》繫辭上傳言:「一陰一陽之謂道。」 〝月相納甲〞說之所以會淪落為方術來傳承,不被歷代學閣殿堂之大儒、學者及看官看好,是學者看官全都相信太陽是從東邊起,望滿月就是從東邊昇起,所以也都相信那月亮也當然都是從東邊起?〝月相納甲〞變成〝天機不可洩〞的千年大誤解。
《易經》繫辭上傳言:「陰陽之義配日月。」 〝日〞右行,搭配天星二十八宿,仰天觀察,要一年或至少半載, 就請您觀察一個〝月〞的〝月相納甲〞陰陽變化,不學無術!
只是:「日右行,舍二十八宿;斗左行,建十二次。」,十位就有八位無法融通。 易學之書,汗牛充棟,多數學者作書注解《易經》,常常把十二次日躔二十八星宿的註解,只會抄用前人曆法,不再仰觀天星來求取印證。直到現代,學者看官在學習古人留下來的易經圖象之時,順逆向還是有誤解,同時,日躔星宮的觀念上也真還不知道有歲差是要做修正的。
《易經》繫辭上傳言:「仰以觀於天文。」 學者看官若拿捏著注解經傳、象辭、卦、爻,擅於解釋《易經》義理的,就認為是易學大大了!其實,往往取用當代天文曆數來頂替,卻無法詳觀明瞭天星運行、氣化流轉的真實義,從學習《易經》的觀點上就有偏差。
《易經》傳曰:「易與天地准,故能彌綸天地之道。」
從周朝代以來的紫微垣北極星,學者看官您知道有幾顆當過北極星? (看官若一時答不出來時,天文曆法還是別人的啦!) 不觀照天文,就不知極星的變遷過程,這樣子學《易經》根本無法與天地准,何況是體悟!〝仰以觀於天文〞還要相當的時間歲月累積的。 所以,這種《易經》學者看官,十有八個不會仰觀天文的,也搞不懂天文時,太麻煩了也就不想仰觀天文,就是不觀也不察,《易經》之一陰一陽就觀不到淵源,拿著現成的精密的天文曆法來簡略帶過〝仰以觀於天文〞,這樣的學者看官就自己就是豪放的下筆千言,離題萬里,這樣的注解《易經》成了繁瑣之學,也就不能彌綸天地之道。 您真正觀察到月亮真實的天體變化,您就會知道〝月相納甲〞並不是方術。
《易經暢玄》 易經,天文星象,專線:0933-711699 曹盛健 |
|
( 興趣嗜好|星座命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