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國哲學現代化」之初探 (三)
2007/02/01 17:27:32瀏覽1175|回應1|推薦5

廖柏森

(二)       中國哲學的落實

    在前已提及現代化的中國哲學是不能離開對現實人生的關懷,而內外兩面向只是指出一種現代化的大方向或總原則,我們要把中國哲學的智識慧見下貫注到社會及文化的各個層面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就不能終日只閉鎖在哲學理想的象牙塔中,理想必定要能夠實現才是具有價值的理想,因此落實的效果或可能性如何才是現代化中最重要的問題。然而誰也難以下定論說中國哲學對現代人的生活究竟能有什麼程度的影響,更何況目前也似乎尚未產生何種重大的影響力。當然我們可以美其影響之名是潛存的,在下意識中已深植在中國人的思想生命底層了;但傳統哲學因前所述之種種限制,已漸為現代人所遺忘,因此首先我們必須自我肯定中國哲學對現代生活的重要性,再來還需要另一次的提振與外顯,具體落實成為現代人日常云為行止各個生活層面中的一部分。譬如在實際的經濟、教育、藝術等活動上若能融入中國哲學智慧的引領,必能更適切於中國人的天性與需求,所以我們除了知道對傳統哲學內外兩面的探求之外,更進一步還要有實踐的功夫。不過我們也要先有一個認識,這個工作並非能成於某人、某時或某地的,它必須由群體的共識在不斷地摸索前進中嘗試錯誤、累積經驗,最後才能獲得某種較令人滿意的理想狀態。以下筆者就以謝仲明先生《儒學與現代世界》一書中用現代的語言表達儒學義理,並探討其與社會各層面的關係為範例作一舉證說明。

a.       儒學與法律:

法律的目的是維護社會正義,附帶的問題就是如何矯治不正義的人及現象,這必定要預設一基本的立法原則以確保刑罰的合理性。現代的西方法律有兩種經典理論,一是功利主義(utilitarianism),主張以刑罰所產生的效用來證定其合理性,但其效用無法事先測定且不具普遍性,;二是報復論(retributivism),認為刑罰的施加必須公正地罪有應得,但實際上無法正確無差的運作。此二者皆欲證定刑罰的實效性,而儒家的法律理想則希望世上根本不需刑罰,稱為道德的刑罰否定論,刑罰的存在是基於全體利益之考量而有,不是基於儒家的道德理由,在儒家看來,教化才是在維護善良風俗的主位。

b.      儒學與教育:

儒家在今日眾多型態的教育目的中,是道德的人文主義教育,其目的在塑造道德完善的個體人格,由此推己及人,並及於整個社會和世界,亦即大同之世界,其視整體社會為受教育的對象,追求社會之「止於至善」,包括個人以「修心養性」為根本的「道德善」,但這不是全部,還有其他科學知識、經濟、政治等亦是一種「工具善」,只是儒家似乎未給予它們明顯重要的地位。(註12

c.       儒家與藝術:

儒家的藝術哲學基礎在於「藝術應符合於道德之目的」,因圖善是人文的終極目的之前提下,至善對至美而言,形式上恆有其實踐的優先性,以此消融藝術與道德在表面上之間隔,而同時成全道德之目的及藝術之自主。

   基本上,儒家是一種藝術的道德論(moral theory of art),其重點不在描述和說明,而是在於規範,並且儒家的藝術思想至少包含了三個特徵:實用主義、主體道德主義、及道德象徵論,其意指藝術乃是一種自發的活動,它通過某些外在媒介,依藉某些巧妙而獨特的技術安排,把主體的道德理念或道德感情自覺地、直接或間接地(象徵地)表達出來,以教化或影響他人。(註13

a.       儒學與女權:

中國古代社會中女性地位較不平等,但有此事實並不表示合理,儒家的學理反而可糾正此一事實,其理論根據是「陰陽相成」論,乃指在成就事物上有兩種作用或力量互補,二者同等重要的價值,而且是相反相成。根據以上原則,儒家會反對男性中心之理論與行動,也會反對主張消除男女間一切差別的極端女權運動。儒家會贊同溫和的女權運動,此運動是要重新肯定女性之自尊、自信、及價值平等。總之陰陽相成原則是不以陰或陽為中心,而是互為中心,共成一體,以成就事物,男女二性亦各有其特徵能力以適應其職份,但其價值是平等的。(註14

b.      儒學與經濟:

儒家的經濟哲學稱之為經濟的道德目的論,整個經濟活動應有一「成教化」之更高的道德目的,經濟富裕本身並非目的,而只是作為有助於道德的一個手段,道德價值較之於經濟價值有一優先性的地位。

其實中國哲學所能涉及落實的層面仍相當多,但這其中有許多問題不是一個哲學工作者所能窮盡,還需要各個學科的學者專家共同參與探究,所以現代的哲學工作者不能再自足於一己的學術領域,多元社會的需求是多方面的,而側重抽象思考的哲學也必須和其它思想範疇作交流,互通有無、互補得失,如此獲致的結果往往才是較全面性、較符合一般人心需求的,這正是一種科際整合的工作,也是追求現代化的一段必經歷程。不過這個探討題目非常之大,哲學與任何一個學科的會通融合都不可不謂艱鉅,而且須兼涉數家之長,然而是值得當代學人未來努力的方向。 

五、               現代化之遠景

    由前所謂內外兩面的要求及下貫落實的中國哲學便可達至現代化的內容,使中國哲學的價值能在現代人的思想意識中清晰地呈現,同時也對現代人的生活行為產生實際的影響。由此現代化為前提再推進一步就是世界化了,因為現代化的中國哲學必然可以接受西方哲學的分析和批評,並對其衝擊產生回應。另一方面,西方文化發展至今日也已產生了危機,現代科技的興盛相對使得人際關係的疏離,對生命價值意義的失落,對人類未來前途的不確定感,實因其理性的偏狹應用所使然,必須另尋一種可能的途徑,所以近來西方哲學對中國道教、禪學、易經的興趣大增是有其原因的。反而本國人士對我們的傳統哲學充滿自輕或誤解,不得不在形式和內容上都做某種程度的調適修整,而中國哲學當然也可以為當前世界文化的發展提供另一種可能的方向。中西哲學的互通比較,「其作用不在把相異二系統約化成一個同質的系統,而在開拓兩系統之涵蓋面,同時含攝一項包容更廣闊的真理」(註16)。所以中國哲學的現代化和世界化其實是相通的,能具備現代化的條件,距離世界化的程度也就不遠了,並且對於世界人類及文化都能有獨特及相當的貢獻與意義。

( 創作文學賞析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rjason&aid=706977

 回應文章

Jay Hsueh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感想
2007/02/07 22:13
老師您好!
最近買了一本暢銷書"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作者用一個公式說明想法對行動的影響非常重大:想法-感覺-行動=結果.如果把這個公式放大到整個社會來看,社會的價值觀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而這正是Culture Matters(Huntington和Harrison編)一書中的核心概念.我覺得今天社會上的許多問題,像是教育和政治,都跟固有文化脫不了關係,尤其是老師說的儒家文化,但是大概只有專家學者才真的透徹儒家文化整體,也因此一般人就跟儒家文化產生了隔閡,以致於不是盲從就是捨棄,產生價值混亂,希望老師文章提的"中國哲學現代化"能夠"早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