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1/31 23:37:47瀏覽850|回應0|推薦4 | |
廖柏森 三、中國哲學為何要現代化: 中國哲學現代化之所以如此重要,是由於我們的歷史文化與社會已開展至當代這個階段,儘管過程中充斥外來的挑戰衝擊與內在的矛盾衝突,但這種趨勢會迫使我們作一種調整和適應,而這種調適基本上也是從傳統的價值體系與經驗累積中轉化而來,若頑冥不化,不肯與時俱移,則難免為時代所淘汰,這是最基本的認識。 但中國傳統哲學中既然飽含常道真理,就應具永恆普遍性,超越時空地域的限制,為何還需特別強調其現代化呢?其實「理和道是永恆不變的,但表現理、道的方式,則需隨宜調整、因時制宜」(註7),然而有人以為近代因西方強勢文化的入侵,使中國人從科技、制度、乃至生活習慣都有了截然的變異,這是可以接受的;但固有的精神價值、哲學思想仍有其自成一系的傳統形式與內容,不容輕易改革,這就落入了「中體西用」的一曲之見,其固守文化本位與思想權威,因為對外缺乏開放的系統,不容自我的反省批評,就不易成長圓熟,造成中國哲學與外在現實社會的孤絕,無法肩負起解決時代問題的重任,於是中國哲學在今日反而變成了「溫室裏的花朵,博物館裡的古物,喪失了它的生命與活力」(註8),假如我們不能從現代的觀點理路重新給予中國哲學新的精神面貌,使其內容更為廣泛深化,進而和世界哲學潮流滙合交通,則其下場是很無奈悲哀但也是可預期的。 四、中國哲學如何現代化 (一)向內及向外的兩種面向 中國哲學如何現代化在前曾提到「一方面須向內求深度,另一方面需向外求表達形式」,此二者原是一體兩面,互為表裡而缺一不可,內在通透的瞭解,有助豁醒新意蘊、開創新方法、闡發新問題,這是奠基的工作;外顯的表達方式則是使用現代說理嚴密、平實易解的語法,並在事功成就上影響深中人心。而在此過程中,參酌比較西方哲學的概念分析及批判,也是中西文化會通的一種補足及相互印證。 向內探求深度,即是除了對中國哲學的內容與精神要有真確的掌握並加以傳承發展之外,還要具備一種批判反省的精神。中國哲學因為時代的推移限隔,不能說永遠不須修正或補足,哲學本是一種思想上的創造性活動,絕不能僵固在某一個時代或層面裏。儒家所講的「時中」、「因革損益」,大學引湯銘說「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及易繫辭「生生之謂易」等都是這個意思。而對於詮解的方法,成中英先生提供了三個途徑(註9): a. 本體性的理解: 乃透過中國哲學中最基本、最原始的價值本體思想及形上原理,產生價值的體會及認識。 b. 方法性的理解: 需透過對理性的知識訓練來達成,是一種思想工具。 c. 語言性的理解: 語言不只是表達概念的工具,而且是延伸思考的媒介,所以對中國語言的探究更能發展出深層的哲學根源。 此三者在中國以往的哲學方法中可能極為缺乏,還需借重西方詮釋學、現象學、語言分析、結構主義等觀念的輔助,且三者互為因果,彼此補足,兼而用之方能全面創造性的將中國哲學中的本體觀念、邏輯知識結構、及語言義理加以澄清,彰顯現代化的精神。 至於使用西方哲學概念來解釋中國哲學也需作一說明,基本上人類邏輯思考法則是相同的,東西方皆然,只是問題著重的傾向及解決的方式不同。蔡仁厚先生認為「中國哲學原有的觀念詞語,從量上說,是不太夠用了;從實質上看,它的表達功能也有不足夠的地方。所以,採用西方哲學的概念,也是勢所必然的事。但是,任何一個概念的出現,都有它文化思想上的背景,也有它應用的層次,並不是每一個西方的概念都可以不加選擇地直接套用到中國哲學上來」(註10)。中國哲學的思想語彙中有許多是西方哲學概念無法涵蓋解釋的,最多只能達至類比或近似的結果,強加比附只是愈加失真,這就有賴於當代的哲學工作者之自我期許及充實,如何用現代的語言重新詮釋中國哲學中幽微精奧之處。 在這裡就一轉而為向外尋求表達形式的問題,目前中國哲學最常遭致的批評就是其呈露的「哲學性」不夠,這是指其文字的籠統簡化和知識論、方法論的不足。前者可謂中國哲學的特色,如子曰「予欲無言」、「天何言哉」(論語陽貨),老子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五十六章)、「道常無名」(三十二章),禪宗也講「不立文字」,唯恐一落言詮,境界便為下乘,這在現代語文的表達形式中反成一種障礙,正需以前文所謂的本體性、方法性、語言性三種理解路徑的重新詮證,脫離以往境界型態的描述,而以客觀平實的理論系統代之,俾便使人易於理解,也較能正確的體證入其涵養修練的境域;而後者則是肇始於傳統對「德性之知」的偏愛與「見聞之知」的貶抑,這是儒家泛道德主義的影響,只重為聖成賢之所以可能的心性義理根據,而輕忽了外在經驗事物的物理之知,所以牟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