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夏,先生與我參加從荷蘭阿姆斯特丹出發,經德國、法國至瑞士巴塞爾(Basel)下船的萊茵河遊輪之旅。我們打算提前三天到,好在遊輪離港南下前看看這個城市。行前向登山好友來自荷蘭的羅勃請教,抵達阿姆斯特丹後應去哪些景點遊覽?他卻大力推薦我們去他的故鄉烏特勒支(荷蘭語:Utrecht),他說這個城市比阿姆斯特丹幽靜閒適,玩起來會輕鬆寫意些。
飛機在奧斯陸轉機,抵達阿姆斯特丹已近午夜。次日,我們還是先在阿姆斯特丹略作停留,參觀了頗負盛名的梵谷博物館,並在城中心遊走一番後,方於黃昏時分,至中央火車站搭乘火車,比想像中快捷,約半小時即來到羅勃懷念的故鄉——烏特勒支。抵達旅館後,天色已晚,不想再出門,怕路不熟,夜晚視線又不清,何況白天走累了,只想讓曾骨折過的腳好好歇息一宿,待養精蓄銳後,第二天再出發。
關於景點,來前羅勃提及一定要去聖馬丁主教座堂鐘塔看看,當時好奇,曾上網查過。現隔睡前,還有大把時間,於是再上網多查看一些:荷蘭劃分為12個省,烏特勒支是其中烏特勒支省的省會,位於荷蘭中部,人口約33萬。原本是公元47年羅馬人於萊茵河上建築的一個堡壘,稱為「萊茵渡口」。自17世紀開始,逐漸發展為商業與工業重鎮,19世紀更因鐵路與公路的開發,成為荷蘭交通系統上非常重要的樞紐,而升級為省層級的城市。
它有著近兩千年的建城歷史,許多建築物都是中世紀留下的古蹟。18世紀後成為荷蘭的宗教中心,以烏特勒支主教座堂最為有名,並擁有荷蘭最高的鐘塔。現是荷蘭第四大城,僅次於阿姆斯特丹、鹿特丹與海牙。心裡對此城多些了解後,我酣然睡去。
第二天一早,在旅館用過豐盛的自助早餐後,問旅館櫃檯要了張地圖,旋即朝鐘塔進發。
聖馬丁主教座堂鐘塔(Domtoren)與主教堂(Domkerk)
鐘塔與主教堂隔著廣場相望,本來是連為一體的,後來接連它們的通道在1674年的那場颶風中倒塌,此後未再修復,這座高112公尺的哥德式鐘塔就成為一棟獨立建築。它呈八角形,高聳如雲,以其典雅的氣質與迥異當時建築風格的大膽結構動人心魄。自1321年開始建,於1382年完工,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它不只是烏特勒支的地標,也是通往天堂的象徵,充分展現其歷史發展與宗教的密切關係。
從塔底到接近塔頂102 公尺處共有465個台階。拾階而上,可以看到塔內共有13座自鳴鐘,重量分別在880-18000磅之間,鑄造於1505年。每座鐘都以聖徒的名字命名,且每15分鐘一小段,每60分鐘一大段,就會有悠揚的鐘聲響起。整個城市彷彿是一座大型音樂盒,起著撫慰人心的功效。若是於四處逛得迷路了,只要循著鐘聲,朝鐘塔方向前進,就會回到市中心。
每小時有專人帶領著導覽團,登上鐘塔頂端鳥瞰四周的景象。天氣好時,甚至可遠眺到阿姆斯特丹或鹿特丹等地區。許多人都說既然來了,就應登頂。這階梯不只高而且陡峭,我衡量曾受過傷且尚未百分之百復原的腳,不想用盡「洪荒之力」以致下面行程有困難,只好立於塔前抬頭仰望。未能登頂一攬全景入懷的遺憾,就留待他日若有機會再彌補吧。
在鐘塔對面的是荷蘭哥德式教堂中最古老的,也是荷蘭境內唯一的主教堂,其主教是羅馬教廷在荷蘭的天主教領袖。這座主教堂最初由亨德里克•范菲安登(Hendrik Van Vianden)於1254年着手建造,1517年才完工。交通位置極為方便,從中央車站步行過來約十分鐘可達。
當從側門一步入主教堂,迎面而來的是泛黃挑高的迴廊,給人種深邃肅穆的感覺。被迴廊環繞的中庭花園綠意盎然,尤其在四周古老沉寂的建築與雕刻的襯托下,更突顯出花草擁有的蓬勃生命力,加上流動的遊客與學生點綴其間,使得靜與動、古早與現時畫面交錯所產生的視覺反差效果,令人驚艷。在這中庭花園我流連徘徊,不捨離去。
教堂前面廣場有座手拿火炬的自由女神雕像,是座戰爭紀念碑,為紀念二次世界大戰爭自由而設立的。
烏特勒支大學
在廣場南邊,緊鄰主教堂即是烏特勒支大學,創辦於1636年。大約有三萬名的學生,分七個學院——文學院(藝術系、神學系、哲學系),社會科學和心理學院,法律、經濟和工商管理學院,地球物理學院,醫學院,獸醫學院,理學院(生物系、化學系、通訊和計算機系、數學系、藥物學系、物理學和天文學系)。除了法學院、經濟學院以及下屬的UCU(University College Utrecht)座落在烏特勒支城,其餘學院全座落於城東邊的Uithof區,這Uithof校區在2011年正式更名為烏特勒支科學園區。
烏特勒支大學是荷蘭規模最大、綜合實力最強的大學,也是歐洲最好的研究型大學之一。所有課程都著力於培養學生的思辨、邏輯與研究能力,學校歷年更出了12名諾貝爾獎得主。
在大學前面,豎有荷蘭建國始祖之一揚•范•拿騷(Jan Van Nassau)的銅像,該銅像立於1887年。遊客不能進入大學內參觀,於是紛紛在此銅像前留影,算是到此一遊吧。
運河
荷蘭幾乎全國都是低地,水道縱橫,許多古城都有自己的運河系統,但是貫穿烏特勒支舊城區的古運河卻別具魅力。它築於11世紀,原為防止萊茵河氾濫所挖的壕溝,現卻成為最佳景點。最大特色是運河水面遠低於地面5公尺,運河兩邊佈滿磚結構的碼頭和巨穴似的地窖倉庫,這些地窖一直延伸到兩邊住宅。以前曾用來儲藏船運貨物,現在大部分已改裝成酒吧、餐廳或咖啡廳。天氣晴朗時,不少人坐在露天咖啡座,看遊人在河中踩著腳踏船、划著各具特色的小木船或坐在遊船上,邊享受著和煦的太陽,邊度過悠閒的時光。
站在停滿單車的橋上居高臨下瞭望,婆娑樹影,倒映河中,徐來清風,吹落一陣花絮,於河面慢慢漂盪。由堤防的階梯步下,更可見蜿蜒河流,從一座座拱橋間穿梭而過。此時,堤岸兩旁的古建築與教堂傳來噹…噹…噹…的渾厚鐘聲,形成一種獨特的景觀與感受,讓人幾疑置身於中古時期,醺醺然陶醉於此幽悠浪漫的風情中。
購物中心
大型室內購物中心(Hoog Catharijne)與中央火車站結合,走道如同街道的公共空間,也是車站往市中心的主要通道,因此整夜開放。商店林立,約有180多家,吃的、穿的、用的應有盡有。除了大型購物中心,舊運河和鐘塔附近都有購物街,包羅了大眾化的市集、販賣各種用具或裝飾品的小店與有獨特設計風格的名牌精品店等。在巷道中,走來走去,不只看店,也看頗具特色的建築,走得好累,街邊有咖啡座,可休息一下痠痛的雙腳,坐下來悠然閒散地看下過往的遊客,看許多當地人騎著單車匆匆而過,這是他們日常生活中的交通工具,無可置疑,眾多的單車也形成了此地頗具特色的景致。
飲食文化
烏特勒支人早晚餐以簡單的冷餐為主,正餐是晚餐,通常是兩菜一湯。傳統菜即以馬鈴薯、奶酪、麵包為基本材料。喜歡將馬鈴薯、肉腸和豆類,煮成一鍋濃濃的湯,配上麵包即可。也喜歡將馬鈴薯、肉與蔬菜混煮成泥狀來吃,這些材料的組合會視時令季節做個調整。
問過羅勃,除了這些可有比較特別的?他說那就是魚皮銀亮,油光閃閃的鯡魚 (Haring)。吃鯡魚,一般是將嘴張到最大程度,用手抓住一條去頭剔骨的生鯡魚往嘴裡塞。聽來有點恐怖,不過當地人卻覺得肥美味鮮,我們沒敢嘗試。
此時天陰了下來,沒一會兒,就飄起了絲絲細雨,初夏的北歐竟似初春,泛起一陣濛濛涼意。還好我們穿了夾克,略可擋風,可惜沒帶雨具。即使還有許多地方想去,譬如鐵道博物館、米菲兔博物館(小白兔Miffy是荷蘭國寶級的卡通人物)、音樂鐘博物館、郊外的德哈爾古堡(kasteel De Haar)……等等,不想淋濕受寒,何況已走了一天,明天還得回到阿姆斯特丹搭乘萊茵河遊輪,只好不捨地離去,也罷,算是給自己留個下次再來的念想與藉口。
註:圖片無名字浮水印係摘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