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末期病人的身心護理(三)
2021/07/06 13:17:12瀏覽3248|回應23|推薦146

  分工明細的現代台灣社會,生老病死各個階段似乎都有代辦代勞的專責機構;婦女生產有坐月子中心、老來不管有無子女,無法自我照顧去住養老院、小病找診所大病找醫療中心、病後調養可找居家照護或住安養院,癌末或瀕死則去住安寧病房(也有人花錢出國求安樂死),一命嗚呼就聯絡葬儀社。談瀕死病人的照護看似多餘其實必要,30多年前辛頓教授寫這篇,他所著眼的是:如何以更人道的方式照護瀕死的病人?人生最後一段路怎麼走才無憾?

 「末期病人的身心護理(二)」第二部份細述人瀕死之心路歷程,第三部份與其前後呼應,旨在就末期病人瀕死四階段討論照護之道。本篇將第三部份分(三)、(四)兩篇淺介,以免全文過於冗長。此篇依原書第八章 末期病人的護理、第九章 與末期病人談死亡、第十章 延壽與促死,分別條列捌、玖、拾三項依次討論。這樣做的目的乃為與前兩篇銜接。

  捌、照護末期病人,最重要的是:注意病人個別的感覺;瀕死者的需要因時、地、狀況而不同,護理的重點在照料病人而不是對抗疾病。此章就(A)生理不適的緩和(B)病人身心的看護(C)輔助病人克服情緒困擾,三方面來討論。

   (A)所有生理不適中,最惡名昭彰的是痛;藥物並不是減輕痛苦的唯一方法,外科手術、局部電療、緩和性化療、切斷患部到大腦司痛覺通路...都可以減輕痛苦。痛是由痛覺與情緒不安兩種知覺形成的症狀,有長期劇痛的病人,定期定量使用嗎啡、海洛因、吩坦尼貼片不僅可以減輕現有的痛苦,而且可以防止劑量逐漸加重。生理不適的最佳緩解之道,還是有賴精湛的護理技術;例如輔助病人調整姿勢、幫助病人擴胸調息、送氧舒緩喘息可以紓解病人的窒息感,抽除肺部積水、用藥增進心肺功能或緩和反胃嘔吐。照護心智要隨機應變,以病人的舒適為首要追求目標。

    (B)以物理治療幫助癌末者減輕痛苦固然重要,患者與主治醫師及其醫療團隊之間的信賴度與良好互動更攸關瀕死者身心。醫師與患者的關係越是一對一,患者對醫師的信賴感越高,瀕死者的身心越能切實感受到照護。末期併發症難免,每一種都會讓患者陷入「繼續搏鬥還是聽天由命」的天人交戰中。留意病人的牢騷,對病人極有助益;訴苦的行為原就能使心裡輕鬆,醫護者更能從訴苦內容聽出:可令病人舒適而院方尚未試過的方法。只要醫護人員有所作為,在病人劇痛發作前,就適時給予止痛;病人能從樂觀的一面正視自己的感受,苦惱焦慮的情緒自然可以緩和。

   (C)親友或神職人員的溫情滋潤,可以輔助病人克服情緒困擾。通常病人都掛慮勢將死別的家人,家人若能斟酌能力參與看護;一家人同舟共濟的感覺,一定能大大減低病人恐懼、哀傷與不值之感。末期病人泰半願意精神上有所準備以迎接死亡,親友或院方應該按病人的信仰觀點,助其意識清明地接受臨終儀式。天主教的傅油聖事就是一例。各堂區傳協會、聖母軍本來就有陪堂區神父探望病人、陪伴病人、為病人送聖體的例行性愛德工作;知道病人進入末期,神父會偕同信友為病人行傅油聖事。此聖事有一定的禮儀,包括為病人祈禱、在病人額頭與雙手傅油(油由主教祝福);病人若垂死則行終傅聖事,包括懺悔禮與天路神糧(若已彌留則由神父寬恕其過,並領眾人為病人與家屬祈禱)。

  玖、我們有充分的理由贊成:應該與絕症患者開誠佈公地談瀕死的可能;醫師並非全知,除非病人已在死亡邊緣,即使判定絕症無疑,也難以預卜確切的死亡時間。委婉忠告病人妥善打點事務以為預防,其效益遠比單刀直入要大得多。大多數醫師會先通知病人親屬,若到勢已不可能復原,病人亦有知的權利;了解病情有助於病人有計劃地按需要做進一步醫療,領受宗教儀式、安排家人與自身之生活細節。

   與絕症患者提起有關死亡話題最好的方法就是,讓病人有機會發抒自己對病情演變的懷疑與認識;醫師要避免禮貌而陳腐的應答,誠篤的言辭給病人的慰貼感遠比顯然不實的許諾,或支吾閃爍的唐塞要紮實得多。試探性的談話可以探知病人的可能反應,無論消息透露得如何巧妙,要絲毫不引起任何情緒反應幾乎不可能。醫護者在向病人證實「不久於人世的疑慮」之前, 必定要先確定:病人接到通知後可以找到適當的人選詳談,或病人會再回來找自己。情況確定後才可以行事。

 拾、對大限已至的病症,應該持續搏鬥還是考慮縮短垂死期限?急救措施應該施行到甚麼程度,各方面意見不一致。醫生必須由病人宗教信仰的觀點看其準備死亡的程度,並參照醫療情況、預後良窳、個人意願與信念、親屬之意見與整體社會之利益後,始能決定維持病人生命或予以安寧療護。我國2000年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立法,2011年元月三讀通過該法部分條文修正案;當事人意識清楚時可預立並於健保卡加註,當事人意識不清或無法清楚表達意願者,由家屬簽「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同意書(DNR)」。此法不適用於植物人,只適用於有兩位醫師判定「病程進入末期階段」的病人。為避免當事者意識不清時醫療決策須透過家屬決定,醫療人員陷入救與不救的兩難中;當事人預立意願前務必與家人溝通清楚,並加註於健保卡。

   既然可以預約放棄急救,罹患進行性癱瘓、受嚴重病痛磨難的人難道不能選擇安樂死?目前安樂死與協助自殺皆合法的國家或行政區包括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加拿大、哥倫比亞、紐西蘭與澳洲兩省。美國、德國、瑞士「協助自殺合法,安樂死不合法」。面對醫療與善終的議題,各國對病患自主權的意義逐漸取得共識;許多亞洲國家仍須歷經立法程序,才能具體保障病人的拒絕醫療權。完成安樂死與協助自殺合法化的國家中,仍存在許多爭議與辯論。決定誰適宜行安樂死、訂定條文列述適宜安樂死的時間,類似的問題深奧複雜,也蘊含潛在的危險。各宗教禁止殺戮之戒律的價值,它的作用就像個堡壘,防止我們在價值觀腐蝕時草菅人命。執行安樂死的某些個人或醫師難免漫不經心,身兼法官與劊子手也很難為。

  有人以為:只要終止生命係自己提出,即可避免妄用安樂死的危險;事實上,一個被末期病折騰得死去活來的人,身心狀況絕不利於做最明智的決斷。足堪尊重其安樂死要求的病人,可能基於:覺得旁人期待著他提出要求,免得成為他們的負擔。以目前文明標準來看,拿病苦或利他來要求安樂死合法未免牽強又危險。首肯安樂死,人還有衝勁致力於改善末期病人的護理嗎?非用安樂死不可的情況並不多,應該努力的是如何緩和絕症病期中的磨難。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achershen&aid=164586317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Path 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偶感
2021/07/12 13:42

多年前  小弟參加某精舍的助念義工

專為佛教徒的往生服務  發心認養於固定時段  遊走在台北市各大醫院太平間

於斷氣八小時之內  為捨報者助念  並給往生開示 (中陰身開示) 勸放下執著

菩提道上因緣殊勝  此生也與許多往者結了善緣

the flying kite(teachershen) 於 2021-07-12 14:21 回覆:
陪伴瀕死者走完最後一程,這真是無上的功德;天主教由神父為瀕死者行終傅禮,為他們傅油、赦罪、送聖體,再其彌留的耳邊唱聖詠⋯⋯

郁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7/11 17:58
臨終病患護理,最該重視的已不是生命延續,而是最須減輕痛苦。
個人過去所見,最常見也是最恐怖之一的是--褥瘡!每四個小時翻一次身的護理動作非常重要。翻身後不但要拍背,可能也須隔衣輕度抓搔,因為久臥後背會癢,但插管的病人已不能言語,即使癢得很痛苦!也已不能表達需求。
其次重要的是抽痰,久臥必生痰,痰塞使病患有如窒息般痛苦。抽痰時使用工具如果不當,也會造成病患呼吸道的嚴重傷害。
插管的病人,根據他生前信仰,有時在耳邊給他宗教上的緘言唸誦,有其撫慰作用。
the flying kite(teachershen) 於 2021-07-11 18:24 回覆:

李兄所言甚是,您一定有多次照料瀕死者之經驗。

家父纏綿臥榻5年,沒有插管,但有嚴重褥瘡;5 年裡神智時而清醒,時而昏聵。外籍看護換了5~6個,最後還是選擇安寧療護。


善良有才華的smileangel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7/11 17:15
Maria,平安!
1、
我禮拜四,去榮總看身心科,搭公車好像路線改了!
開到永福國小,往中科的方向,發現有問題
趕緊下車,和2個阿伯走到澄清醫院搭到榮總
11:30,大熱天走了15分鐘,好像中暑
到榮總診間報到,剛好趕上最後一個看診
醫生說:我過號很久!剛好最後不用等待
感謝主,我順利的看完診,拿完藥!

醫生:6月份,我哭了18天,辛苦了!
我勇敢的撐過去,因為現在沒有哭了!藥就沒有調整
如果,7月份,我連續哭很多天,再回診調藥!
不知道是因為,中暑??
還是因為,看完診,我幫助一對老夫妻,操作批價領藥機器??
我回到家,就打噴嚏、流鼻水、
禮拜四、五、六,都覺得很疲倦,睡到不想起床、、、
2、
禮拜六,終於上完:小先知書!👍
禮拜日,兒童主日學,看到阿睦和雨曦,穿Mickey Mouse
好可愛!
阿睦,平常都用筆手劃腳,今天早上突然說baby
嚇了一跳!原來是教會有個姊妹剛生嬰孩
阿睦,學說話,很可愛!
3、
6月份,都睡很少,現在很疲倦在補眠💪
影片總共19個,我現在看到第10個,加油!
爸爸禮拜二,打莫德納疫苗,媽媽還在排隊、、、
在格友的文章,看到您也在排隊打疫苗,打疫苗前寫遺書
是否太擔憂了!
願主耶穌賜福給您!保護您!
禮拜一上課,中英文為主,希臘文為輔,加油!
the flying kite(teachershen) 於 2021-07-11 18:16 回覆:
雖然我常常在當啦啦隊,精神抖擻給周遭的人加油打氣,我不得不承認:我自己偏向悲觀與多愁善感。我的生命體驗就是:不同年齡層有不同的挑戰與重荷,每個人都得挺起背脊接受生命的錘鍊。每一個階段當下月復出,生命錘鍊後越堅韌亮麗。還沒打疫苗,我難免往壞處想;真正該打了,我會勇敢面對。相信打過之後,我會更健壯....
the flying kite(teachershen) 於 2021-07-11 18:18 回覆:
又跑出錯字:越付出...

the dreamer girl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7/09 19:34

我十分注重保健

為的就是避免生病

此生最大的願望就是可以無病痛的走完人生之路


the dreamer girl~~ 最新作品:



義大利- 菲拉拉(Ferrara)

the flying kite(teachershen) 於 2021-07-09 21:18 回覆:
the dreamer girl 懂得養生,妳體力好,周遊列國不疲勞。
不過,本書的用意主要在傳達「健康人如何照護末期病患」、「如何幫助末期病人」安寧、有尊嚴地向另一端。

摸 象 或 (不?) 著 木目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未知死﹐焉知生 ?
2021/07/08 10:42
有些人 怕死。

猜想是 知識不夠 ? 被 孔迂老夫子 誤導。   http://classic-blog.udn.com/mbr8879576/5245060

今日 互聯網 知訊泛濫﹐如想 宏觀﹐上網 找 NDE reincarnation 甚至 靈異。 真假 ? 略為 比對 判斷 即知。

但 一樣米 百樣人﹐有些人 就是 沒法可渡﹐唉 !   http://classic-blog.udn.com/mbr8879576/273773 哭哭 哭哭

懇請不吝賜教?
the flying kite(teachershen) 於 2021-07-08 11:38 回覆:
摸象大師對人生的了解,無論橫面縱面都比在下廣博深奧多多。古今中外多少人對生命做過多少論述?無論怎麼研究、演繹,生死存亡沒有絕對,大部分都因人而異。歷史上生死不由人的例子太多,即使在號稱自由民主的社會,也沒人敢肯定:自己的生命,自己可以完全掌控。我們只能在某個限度內,盡力而為;盡過力了至少較不後悔。

tzi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7/08 06:33
Dear Maria:能夠寫出這樣的文章,

能夠幫助許多人,真好!👍❤️

祝福 ❤️😘
the flying kite(teachershen) 於 2021-07-08 08:45 回覆:
解封後ㄧ切都好吧?現在傳說有很多變種病毒,似乎還是小心些好。
這第三部分共有六章,我這上篇寫的是前面三章。最後那三章比較可以輕鬆些。

雲霞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7/08 06:26

非常有深度的一篇好文!值得探討與深思。

現今社會,年齡層老化,越來越多的人需要了解或面對臨終的照護。最好在遺囑上都有列明,才不至起紛爭。至於病情,是否明告病人,視情況而對,有的人能勇於接受,有的人卻不行。盡量給予關愛,聆聽與陪伴,這應是每個臨終病人都需要的。


the flying kite(teachershen) 於 2021-07-08 08:41 回覆:
多謝雲霞。
這篇文章是原書「末期病人的身心護理」之第三部分;總共有六章,這篇濃縮前面三章,斟酌社會現況,改寫成上篇。
高齡化社會,老人能照顧老人,還算是不錯的情況;病重垂危能否安寧告別,生前意識清明時預立、有法律效力的遺囑是很大的關鍵。

意樵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現在的居服窗口
2021/07/07 21:16

居家服務申請,向醫院的服務站查詢,申請身心障礙才向社會局。

其實,也無須麻煩,直接打1966,各縣市長照專區連結- 衛福部長照專區(1966專線),會有當地衛生局的照專到府查訪,看看申請的案家有甚麼需要服務的。

1~8級,每一級所需的項目和補助不同,照專會評估並分配服務的人員進駐。

政府補助案家有兩個,一是居家服務(含輔具申請),一是就醫交通工具,有需要的人直接打1966查詢即可。

the flying kite(teachershen) 於 2021-07-07 21:29 回覆:
感謝意樵的寶貴意見。

浮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7/07 21:12
我自己單親多年,對於個人生死看得極為淡然,對於身後事早對一雙兒女有所交待,一切從樸從簡。雖然我並非家裡老大,但是我遇到重大決定與轉折時刻,比較會從個案最適合的角度去看待日後發展。
不過,這可能是跟我大學主修社工專業有關,凡事不要慌,首先尊重醫療專業,其次是輔以親情同理,如果醫療效果已經到達極至,在保有個案尊嚴的前提下,讓他清楚明白自己情況,讓他有權做主或參與後續的處置。
我的父親中風17年後才辭世,他生前情感上極端依賴我的母親跟我,我家大哥則是受盡大腸癌折磨,我的母親因為腦出血引起急性失智,我家大嫂則因為不明病毒感染而身亡,我在幾年內連續送走他們,總覺得對於患者生命尾端最後的處置,最好的方式就是聆聽與陪伴。
the flying kite(teachershen) 於 2021-07-07 21:27 回覆:
浮生大哥,這也是本篇文章所要傳達的精神。但真的家家有本難唸的經,除非親歷過很難能體會那種內外交迫的煎熬。我有8個兄弟姐妹,但到父母都倒下的時候只有我能提早退休,我家離娘家近,大大小小的事都我發落。因為長年出錢出力,如今弟妹們非常照顧我。我可以體會小小茉莉的辛苦與無奈,總要讓人活得有希望呀!

小小茉莉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7/07 20:01
Maria晚上好
長照今年三月就申請了 長照人員只來一個月左右就不再來
後來才知道公婆說不適合 辭退了
不瞞您說我公公確實是如您所說逆來順受的好老人 婆家ㄧ切都是婆婆做主 久了公公成為沒有聲音的人 不會抗議也沒有意見 什麼事都是婆婆說了算
其實公公贊成請外勞 但婆婆不肯 沒有人可以說服婆婆
婆婆怕我們去申請 甚至把巴氏量表藏起來
婆婆從年輕就掌錢掌權 到現在 她的身體雖然不行了 但是氣勢仍在
除了婆婆不好溝通之外 手足無法同心處理 也是很大的問題
the flying kite(teachershen) 於 2021-07-07 20:56 回覆:
茉莉,真不知道妳婆婆怎麼看待妳公公的!據我所知,胰臟癌的進程很快,婆婆不知道嚴重性嗎?太頑固而近於愚癡的老人,到ㄧ定程度(例如傷害到另一個近親),承擔大部分責任的人得拿出殺手鍵,否則受拖累之外,還應了台語俗諺,「有功沒賞,打破要賠」!所有公婆養大的兒女都該ㄧ起承擔。雖然說家醜不外揚,但到這節骨眼也只能訴諸公道人士。我若遇到這種情形,我會到郵局寫存證信函,一ㄧ發給其他的兄弟姊妹;令婆婆應該暫歸屬於「無行為能力者」,現在承擔責任的人有權這麼做。我很直白,提供這個意見供妳參考。
頁/共 3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