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6/28 15:38:49瀏覽3358|回應24|推薦152 | |
本篇摘自「末期病人的身心護理」第一部分 對死亡的態度 ,與第二部分 瀕死歷程。為了使文章讀來能連貫順暢,本文打破原來譯稿,重新濃縮改寫成文摘;本書全稿近十萬字(206頁),要在格子裡分兩篇淺介,勢必有許多資料必須捨棄,許多譯文必須重整改寫。此篇全文用標楷體,為了版面整齊、手機或電腦都可以輕鬆閱讀,整篇都用粗體。本文與其說是「譯文精簡版」,不如說是針對該書而寫的讀書報告;職是之故,文中斟酌添加個人心得感想與粗淺的社會觀察。 第一部分,死亡態度三面向:人對死亡的態度可分三個面向來討論,第一章討論死亡與瀕死的恐懼,第二章討論人類社會對永生的看法,第三章討論人如何接受死亡。本文就此部分分三點敘述如下: 壹、對「死」與「瀕死」的恐懼。死亡所激起的情緒可謂「百感交集」:恐懼、悲痛、憤怒、絕望、怨憤、認命、反抗、自憐、貪婪、無助、焦慮。孩提時期之親子關係,對死亡恐懼之形成,具有絕對的影響。青年人比較沒有理由多思想死亡,他們泰半視死亡為「睡眠的延伸」,很少當它是「痛苦的根源」。就成年人而言,「瀕死」遠比死亡可怖;90%的人希望平靜迅速離世,最好在睡眠中靜悄悄逝去。醫學研究顯示:「瀕死劇痛只是個別案例,事實上,人在氣息將盡時往往顯得解脫」。瀕死的人看來氣若游絲,甚或心智迷亂,旁觀者誤之為受折磨;解剖學家威廉韓德常引用末期病人臨終囈語來描述瀕死的感覺,「我若有執筆的力氣,我要寫出死亡的舒暢與愉悅」。人們一接受無可避免的一切後,心境往往能臻至生平難有的、充滿勇氣的寧靜。 貳、永生觀。 古今中外的人類社會,大都懷有慰藉性的信念,以為世上短暫的生命,不過是人類整個存在的一小面。許多人懷著死後終將重生的信念,以為死亡不過一時中斷生命,最後會回歸到來世的新世界。柏拉圖相信:生活節制,傾心思索永恆價值的哲學家,死後靈魂將超脫於血肉,生活在諸神的祝禱中。佛教認為:眾生因欲而苦,唯有根絕渴慾、心平氣和斷絕塵念、達到涅槃境地,才能跳脫生死輪迴終止苦難。猶太教、基督信仰團體、伊斯蘭教都信仰唯一真神,相信最後審判、死而復活與永生的存在。 參、接受死亡。了解「生為偶然,死是必然」可以掃除對死亡的疑懼,怎麼死則另當別論。高齡壽終正寢,喪事可以變喜慶;幼年夭折或英年早逝,親者痛惋、聞者唏噓。另外,人也可能因為活得不快樂,覺得此生苦多樂少而消極求死以為一了百了。即使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真正生活艱辛難題重重的人,反而多能背水一戰、奮鬥不懈。人生之所以需要不斷奮鬥,本來就因為人渴望生命更充實;希求終止奮鬥的怯懦者,豈能以慘敗求死獲得滿足?除非放棄一切希望,人絕不該因為失望而接受死亡與失敗。自殺之可悲與捨生取義相比,簡直判若雲泥。猶太、基督、佛陀、伊斯蘭...等等宗教歷史中,以身殉道的故事屢見不鮮;耶穌甘願受釘,可謂「最具指標性的殉道事蹟」。瑪竇福音中,耶穌明確說過,「那只能殺害肉體卻不能殺害靈魂的,並不可怕;能使人的肉體和靈魂都陷進地獄的,才可怕」。許多思想家和哲學家,並不從宗教性的價值觀看待死亡;他們提醒徒眾:就因為「人終將死」,所以更不應該「為憂懼生命的終結而萎絕生命本身」。養成不在意死亡的習慣、衷心領會死亡不足掛齒,可以使有限的生命愉快有趣。荷蘭哲學家史賓諾沙說,「自由人什麼都想,就是不想後事;他的智慧由沉思生命而來,不是因思索死亡而得。」 第二部分,辛頓教授在本書,將瀕死歷程分做四個階段;他在書中第四章探討致命的疾病,第五章探討「疾病末期的肉體痛苦」,第六章討論「疾病末期的情緒困擾」,第七章則探討病到末期所經歷的「自覺與否定、掙扎與接受」。本文自下段起,按章分四段摘要如下: 肆、致命的疾病 去年台灣平均壽命,男77.7歲女84.2歲;死亡十大原因除第六名事故傷害外,其他九項不是惡性腫瘤就是器官病變。就年齡別觀察,1~24歲死因以事故傷害居首,25歲~44歲以癌症與自殺居前兩名,45歲以上則以慢性疾病之癌症和心臟病居前兩名。生活環境會改變絕症的可能發展,同一病症的死亡率因地而不同。急性傳染病破壞人體一個以上之功能,或散佈毒素至全身時,就有可能危害性命。絕症之預後難料,為求診斷確切而用盡各種儀器反覆檢驗,或病灶晦暗不明,患者成為各種藥劑與醫療手段的實驗場。這兩者都弄得病人死去活來。醫者到底要接受不定而多所節制,還是為搶救生命放手一搏?此兩者利弊互見,實在難以取乎中節。年逾70過後,人體內似乎存有某種機制,啟動或加速老化作用;腦、心、肺基本器官一旦受到攸關生死的傷害,一丁點的惡化都會引起身體各部分的嚴重障礙,併發症一來往往難以收拾。心頭輕快可以增強生理上對疾病的應變力與抵抗力。老年有用武之地,生活中有嗜好與寄託,晚景宜人可期。 伍、疾病末期的肉體痛苦 末期時限之長短因絕症類別而異,人在病末期最難放心的是:1.多久才嚥下最後一口氣? 2.肉體上劇烈的痛苦到什麼程度? 3.身心折磨可以減輕嗎?不同類型重症,進展速度不同;根據研究資料顯示:居家妥善養護或住院醫護治療,其護理期限相近。末期病人(尤其是慢性患者)深受痛苦的密集程度,尚無明細資料可確實評定其成份與數量。患者對痛苦的感受度深受心理因素影響。例如在家增加嗎啡劑量也無法減痛的病人,獲知可被送到安寧病房安度餘日後,痛苦隨即緩和;因為他深信可以獲得周到照顧,焦慮一除痛苦程度也穩定下來。重症者在餘生數天中所受肉體痛苦程度,端視其意識清明程度而定;病期拖越久,受的罪更多。知覺力日益縮減,對病人反而慈悲些。 陸、疾病末期的情緒困擾 死亡一旦逼近,人的心境很少一貫;樂觀、悲觀、冷靜、恐懼...交替而來,腦部功能受絕症影響下,病人負面情緒多,也容易出現異常言行。宗教信仰對末期病人顯然影響重大;由住院病人焦慮之頻率,可以推斷出其1.宗教信仰之強弱,2.平時對信仰活動的出席率。信仰越堅定深入的患者,病末期的焦慮感越低。年齡的影響也很大。病末期年紀越輕的,越有焦慮傾向。另外,末期病人的負面情緒中,悲哀、沮喪、苦悶比焦慮更為常見。疾病痛苦若升高到蝕人心志,醫療的介入若不能有效減低痛苦,患者這些負面情緒亦跟著迭增。只要未嘗善盡人事上一切可行方法,提供給末期病人充份的援助與便利以減輕其痛苦,便等同間接促成了他們的不幸。末期病人與其近人間的交情深淺,可以影響病痛中的感受;有情感支持、內心感受到關愛的患者,比較容易紓解病痛中的負面情緒。患病之前適應生活的態度,也左右人對生命終程的看法;平生自我懷疑、罪疚感深重的人,一伺死亡攫去一切補救希望時,深沉的沮喪感油然而生。精神科醫師卡班(Cappon)發覺:病人面臨死亡時的苦惱,實際上係其應對生命之態度所衍生。由於末期病況與心理苦惱關聯密切,一般認為:苦悶情緒可能導致死亡,但是末期病人對死亡抗拒或順服卻攸關其心境。病情急速惡化,聽天由命、將掙扎轉為感激的患者,情緒可以逐漸緩和、平靜地交託生命。 柒、自覺與否定、掙扎與接受 要鑑視末期病人對自身處境所持的態度,首先必須了解:他們對病況所知有多少?專治末期病人的住院醫師Cicely Saunders堅稱:許多末期病人「即使不聞不問,還是漸漸會明白真相。他們平靜地接受事實,不過有些人並不希望談這種事。」病末期的自覺似乎是憑諸多蛛絲馬跡茁長起來,但充分了解真相絕對無礙其排拒真相;他們的適應歷程ㄧ般包括一段時期的否認,接著是生氣、憤怒、嫉妒、與憤恨等階段。這樣的苦悶較常見於青壯年,尤以家有幼子者為然。看著怕死的人做無望的掙扎令人傷心,讓病人面對死亡卻未必是最壞的方式。由抗拒到接受有時看似單純,事實上往往波折起伏;絕症者的心靈之能臻於平靜接受的境界,並非一時果斷即可蹴及。為後事做好切實準備對末期病人而言,不僅重要、甚且極有益於改善情緒。只要精神與體力能獲得充分的支助,這些步向死亡的人,在陷入長時昏迷前,泰半可以體驗到順天命後心靈的平和。 附註:第三部分「照顧瀕死病人」仍按原書名,分(三)、(四)兩篇刊完。此篇沉重,且聽聽「珍惜 - 陳敏中音」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