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5/09/06 20:31:34瀏覽284|回應0|推薦3 | |
其實,對國外學者來說,漢學研究也可以算是異文化研究的一種,有如國內的歐美研究、日本研究等,而這種研究的最大特點是以他者(旁觀者)的立場對異文化進行思索與探討,然而也因為這個特點,使得學者們在從事異文化研究時,容易出現一些困擾。 第一個就是語言上的隔閡。研究異文化,以非母語書寫的文獻作為研究用的參考資料,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對一個學者來說,雖然學會數種不同語言並非難事,但是要徹底了解非母語的語言文字及其演變,對他們來說卻非易事。而問題也就出在這裡,探討異文化,如果不能熟稔研究對象之語言文字系統及其歷史演化,很容易在分析文獻資料時,因為對語言文字真正意涵不熟悉的緣故,而出現解讀錯誤的情況,使其研究成果為當地人所非議。這種情況在國際學術界已是司空見慣,即便是當下,也還是會出現這種情況。然而,完全理解非母語的語言文字系統及其演變,無論是哪位學貫中西的大學者都不敢打包票,遑論一般新進。 其次便是文化價值上的差異。前面說過,異文化的研究可以說是一種「他者述寫」的研究學科,但是,由於彼此之間的文化差異,雖然可以使學者們以較無成見的心態來面對所要研究的對象,進而收到客觀探討的效果,然而,這種研究態度也很容易讓學者們以自身的文化價值作為衡量異文化的標準,而對研究的對象缺乏「同情之理解」或是「理解之同情」,在文字敘述上出現評判文化優劣的觀點,這種情況,只要看看早期中外文獻中對於彼此的敘述,便可以觀察得到。 要知道,異文化的研究雖然難免有所比較,有所比較便會評判優劣,這本是常有的現象,然而若對研究對象缺乏「同情之理解」或「理解之同情」,則難以查知研究對象之真髓所在,僅從表面的枝節,而不從彼此文化的真髓進行比較,則優劣的評判容易流於表象上的批判,乃至於錯誤的判決,那就不是學術研究所應有的行為了。但是,要對異文化有「同情之理解」或「理解之同情」,則非長期浸淫其中不可,然而如此一來,學者又容易因為「同情之理解」或「理解之同情」的關係,而影響到其立場的客觀性,其間拿捏,殊屬不易。 而且,對異文化之「同情之理解」或「理解之同情」,亦有高下淺深之別,若能完全做到此點,則對異文化之理解,自然不會出現離譜的錯誤,次之者,至少也有一定的理解,而在下筆時有所斟酌,等而下之者,便是知其皮毛而胡言亂語了。 也就是說,語言文字以及文化價值,為異文化研究必須克服的兩大關卡,而這兩大關卡並非不能完全克服,但也需要相當的時間來學習、理解,非急就章、短時間之內所能達成。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