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4/10 08:31:29瀏覽939|回應0|推薦3 | |
錄自 王天海校釋,《荀子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2月),頁1-15。 荀子其人,《史記》有列傳,然記其行事簡略,語焉未詳,其生卒之年闕如。但荀子為戰國末期一大思想家、哲學家,則是不爭之事實。稱他為孔孟之後儒學大師,亦為學界所認同。 荀子生逢末世,抱不世之才,奔走趙、魏、齊、秦、楚列國之間,然終不見用,廢老蘭陵,留其著述《荀子》七萬五千餘言傳於今(一),亦可謂不朽矣! 荀子之學,本仲尼而斥諸子,隆禮義而重名法,主性惡而倡人為,制天命而財萬物,尊先王而法後王,推王霸而舉賢能,其內容之廣博,識見之敏銳,思想之精密,行文之渾厚,實為其他先秦諸子所不及。他對先秦各家學說皆有吸取和批判,郭沫若稱之為集百家之大成者,亦有因也。(二) 荀子之書,在他身前即已部分流傳於世。司馬遷《史記.呂不韋列傳》云:「是時諸侯多辯士,如荀卿之徒,著書布天下。」呂不韋與荀況同時人,此言當信。且西漢初年韓嬰著《韓詩外傳》,廣引《荀》書達五十九處之多,涉及《荀》書二十一篇(三)。故西漢成帝時,劉向方能據中秘所集三百二十二篇《荀卿書》去其重複,刪定為《荀卿新書》三十二篇。《荀子》一書能流傳二千一百餘年而至今日,首歸劉向整理編定之功。 自西漢以降,群經諸子已有注疏。《論》、《孟》二書在漢文帝時即立於學官並置博士,《老子》、《孟子》二書,兩漢時均有注釋,至魏晉南北朝時,諸子之書已多為學人校注。但《荀》書卻因其「制天命」、主性惡、兼王霸、斥孟子之說而備受統治者冷落。加之其書行文古奧,最多奇字僻詞(四),故難大行於世。至唐中葉,韓愈《孟》、《荀》並論,稱《荀子》「大醇而小疵」,肯定了荀子在儒家的地位,其後方有楊倞為之作注。劉向〈敘錄〉所稱《荀卿新書》,《漢志》後又稱《孫卿子》、《荀卿子》。「荀」、「孫」乃聲音之轉,非顏師古所謂「本曰荀卿,避宣帝諱,改曰孫」。清儒辨之已明。(五) (一)此據《古逸叢書》影刻宋台本統計。楊倞〈注序〉、劉向〈敘錄〉、唐仲友〈後序〉共二千一百七十四字尚不在其中。 (二)見郭沫若《十批判書.荀子批判》。 (三)楊筠如〈關於荀子本書的考證〉曾統計《韓詩外傳》引《荀子》五十三次,涉及十九篇。《古史辨》第六冊載其文。此處為筆者統計。 (四)見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 (五)參見本書〈附錄〉謝墉刻本〈荀子箋釋序〉。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