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4/16 14:09:23瀏覽1055|回應0|推薦0 | |
王念孫《讀書雜志》刊成於清道光十年(1830年),其中《荀子雜志》八卷及《補遺》一卷,是他在盧校的基礎上,再參以陳奐、顧廣圻手錄呂、錢二本之異而成的。他採用札記的形式,先摘出《荀子》原文詞句及楊倞相關注文,再詳加考辨,共寫出校釋之文七百五十二條,輯《荀子》佚文四條,其後附有顧千里校釋《荀子》二十六條。(十六)在所有校釋《荀》書的著述中,其校釋內容之多,僅次於楊倞注文。他校勘與詁訓並重,其說之精密,似無人可以相比。後來王先謙撰《荀子集解》,將其校釋之文全部采入。 清末王先謙(1842-1917),湖南長沙人,字益吾,號葵園,後改名遯。同治進士,歷任國子監祭酒、江蘇學政、長沙城南書院院長、岳麓書院院長等職。他在古籍整理方面的著作,除《荀子集解》之外,還有《漢書補注》、《後漢書集解》、《莊子集解》等。《荀子集解》初刊於光緒十七年(1891),是有清一代《荀子》整理、校釋的集大成之作。該書以盧校謝刻《荀子箋釋》為底本,以《古逸叢書》影刻宋台本參校,在保留楊倞原注同時,采入盧文弨校文五百九十二條、顧千里校文二十六條、王念孫校文七百五十二條、劉台拱《荀子補注》校文一百一十條、郝懿行《荀子補注》校文四百條、俞樾《荀子平議》校文二百四十九條。並零星採用了汪中、陳奐、洪頤煊、郭嵩燾、郭慶藩等人的校語。王先謙在採集眾人校說後,校釋案語亦有五百六十一條之多。自稱「不敢謂於《荀》書精意無所發明,而於析楊、謝之疑辭,酌宋、元之定本,庶幾不無一得」。(十七)亦為切實中肯之說。今人鮑國順曾總結過該書的四個特點:第一,列考證;第二,存古注;第三,擇善本;第四,集眾說。(十八)雖不盡當,亦有見地。應該說《荀子集解》確實是當時最精詳、最完善的《荀子》校釋之書,故其後翻印之本甚多。近代以來凡注譯《荀》書者,多以此為底本。中華書局1988年點校本通行至今。 清末民初,校釋《荀》書成績顯見者,有于鬯校《荀子》二卷,收入《香草續校書》中校釋之文一百零八條;陶鴻慶《孫卿子札記》校釋《荀子》一百四十四條,收入其《讀諸子札記》中。民國時期,專書校釋《荀子》的,首推劉師培的《荀子斠補》、《荀子補釋》、《荀子詞例舉要》,三書共載校釋之文六百八十條,其數量之多,僅次於楊倞、王念孫而居第三。其次鍾泰有《荀注訂補》,共出校文五百四十條,可以說是盧文弨、王念孫、劉師培、王先謙之後校釋《荀》書最勤的著作。著名學者梁啟超、楊樹達、劉念親、劉盼遂、徐復、羅焌、張長弓、潘重規、魯實先、龍宇純、于省吾等人亦對《荀》書的校釋傾注了精力,各有札記或論述問世。 1936年,商務印書館出版了梁啟雄《荀子柬釋》。1955年,此書經修訂後,更名為《荀子簡釋》而再版。其書最大之特點為簡明易讀;其次,他以《荀子集解》為底本,摘採楊倞以下諸說以補其不足。前於《集解》而漏收者,如乾隆時王懋竑、王紹蘭之說;後於《集解》者,如孫貽讓、陶鴻慶、梁啟超、劉師培諸人之說;皆摘要而用之。尤可貴者,他首先採用了日人久保愛等九家之說,為《荀》書校釋前所未有。書後附有〈荀子傳徵〉、〈荀子行歷繫年〉二文,為研究荀子提供了相關資料。然是書最大之缺點,就是改易原文較多,今人張覺、李中生曾先後有專文評論(十九),此不贅述。其次,梁氏1955年修訂再版此書時,亦未能免俗而注入了迎合時事的思想。 (十六)以上數據據江蘇古籍出版社影王氏家刻本統計。 (十七)見光緒十七年思賢講舍初刊本王先謙〈荀子集解序〉。 (十八)見鮑國順〈荀子注釋書評介〉,《孔孟月刊》1980年十八卷五期。 (十九)參見〈附錄〉所載張覺、李中生二人論著列目。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