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9/11 10:32:47瀏覽934|回應1|推薦2 | |
陳來(北京大學教授) 三年前,聞知余英時先生正在撰寫有關朱熹的歷史世界的著作,而且已經完成十餘萬字,頗有驚喜之感。然而數年之間,未見出版,中心期盼甚切。今年夏天,此書終於出版,題名為《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全書上下兩冊,共計長達一千餘頁,可謂鴻篇巨製。余先生是著名的史學大家,而我個人曾就朱熹思想和宋代道學的研究下過一些功夫,故余先生此書對我的吸引,是可以想見的。我收到此書後,細讀一遍,獲益不少。此書在朱子研究方面已屬第一流的造詣,在宋史研究領域更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在其所關聯的儒學研究、道學史研究、士大夫文化研究諸方面,皆別開生面,創獲實多。因此本書的內容及其主要論點,亟須介紹給學界,以促進相關的研究和引起進一步的討論。由於本書尚未在大陸出版,所以我的這篇介紹和述評略為詳細;又由於余先生書中對各部分內容往往都有清楚的說明,故我的敍述中難免有「尋章摘句」的地方,這是先要說明的。 一、朱子的「歷史世界」 讀過余著之後,很自然地聯想起錢穆先生的巨作《朱子新學案》。錢先生新亞退休之後,已年近七十,積四年之力,作成《朱子新學案》。余先生早年學於錢氏門下,在普林斯頓大學退休後,也是以近七十之年,經三、四年的功夫,完成《朱熹的歷史世界》。這兩部書的寫作各有其不同的因緣,本無交涉;而其同為退休後的力作,又皆以朱子為中心,此種相似令人稱奇。不過,雖然錢、余皆為史學大家,《朱子新學案》和《朱熹的歷史世界》也都以朱子為中心,但是二書的主題是全然不同的。簡單說來,錢著的注意力仍在朱子的學術、思想的世界,餘著的關注則在朱子的政治、歷史的世界,這一區別是耐人尋味的。 這一分別正是余著與傳統朱子研究的不同致力處,對歷史世界的關注正是餘著對於當代朱熹研究的新拓展。朱熹的研究一向以哲學、思想的取徑為主流,這當然是因為朱熹的思想體系龐大,朱熹亦以思想家著稱於當時後世。在這個意義上說,朱熹的研究,學者一貫重視其「思想世界」。余先生此書名為「朱熹的歷史世界」,自然亦以朱熹為其中心視點,但此書則把研究的注意力轉向朱熹所生活、所參與的「歷史世界」,這不僅在「知人論世」(特別是「論世」)的方面深化了我們對朱熹的理解,更在有關於朱熹的歷史研究方面開了新的境界。無疑,相對於長期以來的對朱熹的「哲學研究」而言,本書對於朱熹的「史學研究」,使得朱熹研究的格局變得更為合理。 此書所謂的「歷史世界」含義甚廣,就朱熹個人而言,此一歷史世界並非只是外在於朱熹個人的時代背景,而且是他所參與其中的生活世界;這一「歷史世界」又不是指朱熹的全部個人生活史,而主要是指朱子生活所在的政治世界,即他的政治交往、政治關係、政治活動;同時,又指與朱熹相關聯的國家政治生活與政治文化,在時間上則特別關注於十二世紀最後20年。這個領域的研究顯然是以前朱熹的研究者所忽視的。還應當指出,此一歷史世界並不是與思想無關的行動集合,所以歷史世界的研究並非與思想全然無關,在這個意義上,毋寧說作者在提供朱熹歷史世界的廣闊背景的同時,亦欲通過對歷史世界的敍述,突顯出朱熹的政治關切、政治主張、政治理想,一句話,突顯朱熹的政治文化觀念,進而呈現當時士大夫群體的政治文化。 這樣一種研究自然不可避免地涉入於政治史的領域,但由於本書以理學宗師朱熹為中心,故與一般宋代政治史研究不同,即作者所關注者並非政治史的全部,而是與理學知識份子密切關聯的政治史的世界。理學有其學術文化的形態,所以作者自序開篇說:「本書是關於宋代文化史與政治史的綜合研究,尤其注重二者之間的互動關係。」文化史即指宋代理學的發展和變化,政治史則著意於權力世界的結構和運作,互動即二者的糾結關聯。慶元前期對於以朱熹為首的道學群的「黨禁」是這種糾結的最集中的體現,而本書之所以始終留意於十二世紀最後20年,既是以慶元黨禁的發生為終點向前追溯的結果,而且也是因為在此20年間的政治起伏實皆與道學有密切的關聯。由於本書是以朱熹為中心,但不限於朱熹,故其論道學與政治的關係,廣泛涉及南宋的理學群體與政治的交涉,這也是頗為與眾不同的。文化史和政治史領域有別,一般學者難以兩兼其功,惟有思想研究的背景而又深具史學多方面造詣和深厚功力的學人如余先生者,才能加以貫通,這也是我們特別關注此書的原因。 就與朱熹相關聯的國家政治生活和政治文化而言,這一政治的歷史世界在本書是從北宋為其開始,以呈現其時間性的。從結構上說,本書可視為三部分,上篇的緒說、上篇1-7章、下篇8-12章。上篇的緒說長達十餘萬言,主題是早期道學史的政治文化研究,上篇各章通論北宋至南宋前期的政治文化,下篇各章是孝宗光宗時期理學與權力世界複雜互動的專題研究。為什麼在論朱熹的歷史世界的著作中要大量深入北宋的歷史與文化?作者對此有清楚說明,即朱熹所經歷的世界並不是從他出生的一刻才開始的,這一歷史世界的起源與形成必須上溯至北宋。在這一點上,也可以說作者正是刻意從北宋的歷史發展和政治文化演進來呈現朱熹生活其中的世界及其對朱熹的影響;反過來,也可以說作者正是欲以朱熹中心視點,力圖呈現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整體面貌。這兩方面可以說互為映照。的確,歷史世界在狹義上本指朱熹所經歷的政治和學術的歷史環境,但無論就學術史還是政治史而言,朱熹生活其中而受之影響的歷史世界都非憑空而起,都是延承著北宋的學術和政治遺產。因此,北宋的學術史(主要是道學史)和政治史(以熙寧變法為中心)亦構成了朱熹歷史世界的一部分,而北宋道學與政治文化的研究自然成為本書的重要部分。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