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9/20 09:53:16瀏覽914|回應0|推薦1 | |
何易展
一 論唐以詩賦取士,學者多引《唐會要》、新舊《唐書》或《冊府元龜》語。《唐會要》卷七十六〈制科舉〉載:「天寶十三載十月一日,御勤政樓,試四科舉人。其辭藻宏麗,問策外,更試詩賦各一首。」(注云:「制舉試詩賦從此始。」)《冊府元龜》卷六百四十三〈貢舉部.考試一〉亦記此事曰:「(天寶)十三載十月,御含元殿,親試博通墳典、洞曉玄經、詞藻宏麗、軍謀出眾等舉人,命有司供食,既而暮罷。其詞藻宏麗科,問策外更試律賦各一首,制舉試詩賦一首,自此始也。」此外,《舊唐書.楊綰列傳》記載說,天寶十三載(754),「玄宗御勤政樓,試博通墳典、洞曉玄經、辭藻宏麗、軍謀出眾等舉人,命有司供食,既暮而罷。取辭藻宏麗外,別試詩賦一首。制舉試詩賦,自此始也。」又,《新唐書.選舉志上》記:「永隆二年(681),考功員外郎劉思立建言,明經多抄義條,進士唯誦舊策,皆亡實才,而有司以人數充第。乃詔自今明經試帖粗十得六以上,進士試雜文二篇,通文律者然後試策。」 於是,後來研究者也就以此為基礎,不斷發出唐始試詩賦的議論。如:清人趙翼《陔餘叢考》卷二十八「進士」條云:「唐初制,試時務策五道,帖一大經,經、策全通為甲第,策通四、帖過四以上為乙第。永隆二年,以劉思立言進士唯誦舊策,皆無實材,乃詔進士試雜文二篇,通文律者然後試策,此進士試詩賦之始。」清人徐松《登科記考》卷二則曰:「按雜文兩首,謂箴銘論表之類。開元間,始以賦居其一,或以詩居其一,亦有全用詩賦者,非定制也。雜文之專用詩賦,當在天寶之季。」又傅璿琮先生申論:「說永隆二年起試雜文,即是試詩賦之始,實際上最初所謂雜文者只是箴表論贊等,後漸為賦或詩,雜文專試詩賦已是開元、天寶之際」[1];「應當說,進士科在8世紀初開始採用考試詩賦的方式,到天寶時以詩賦取士成為固定的格局」[2],與徐松論同。而李調元《賦話》云:「不試詩賦之時,專攻詩賦者尚少。大曆、貞元之際,風氣漸開;至太和八年,雜文專用詩賦,而專門名家之學,樊然競出矣。」但又有學者說:「以詩賦取士不始于初唐而始於初、盛之際的神龍至開元年間。」[3]還有學者稱:「武則天同太宗一樣,十分重視科舉考試。她在這方面的一個大手筆就是改革進士科內容,以詩賦取士」,甚而認為以詩賦取士為李唐王朝之創制,說「自武則天開啟以詩賦取士制度之先河」[4]。 不過,就以上言論來看,其共同點皆為:唐始以詩賦舉士;另外,許多學者都認同「『試雜文』主要是試詩賦,以甲賦、律詩為考試內容」[5],只不過對唐試雜文中「專試詩賦」的具體時間認識不一。然而,筆者認為,詩賦取士的時間至少不始於永隆二年。許結先生指出:「唐代考賦兼含『特科』與『常科』,又涉及禮部取士與吏部銓選。據史料記載,特科試賦在常科前,如唐高宗麟德二年王勃試〈寒梧棲鳳賦〉即是。」[6]「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上吏部裴侍郎啟〉說:「伏見銓耀之次,每以詩賦為先」[7]。可見至少在王勃卒年(676)前唐就以詩賦取士了。 《漢書》卷三十〈藝文志〉說:「『登高能賦可以為大夫。』言感物造耑,材知深美,可與圖事,故可以為列大夫也。古者諸侯卿大夫交接鄰國,以微言相感,當揖讓之時,必稱詩以論其志,蓋以別賢、不肖而觀盛衰焉。」「古詩之流」的賦,自流變而自立為文體,自然也秉承了「為大夫」的政治功利傳統。最早即為「獻賦」「納賦」之制。許結先生說:「試賦制度雖始定李唐,然以賦取士則淵源久遠:自戰國屈、宋以『文人』名世,辭賦亦最先步入宮廷;漢賦崛興,要在『獻賦』之制」[8]。不過,儘管獻賦開啟了隋唐的試賦制度,但獻賦畢竟不同於真正的試賦。對於絕大多數獻賦的題材內容,賦傢俱有自由的創作主動權,而試賦則多是限時限題材的命題之作。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