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9/20 09:57:07瀏覽540|回應0|推薦1 | |
三 我們再來看前面提及的永隆二年「試雜文」的情況: 《唐會要》卷七十六〈貢舉〉載:「貞觀二十二年九月,考功員外郎王師旦知舉,……而師旦考其文、策全下,舉朝不知所以。及奏等第,太宗怪無昌齡等名,因召師旦問之。對曰:『此輩誠有文章,然其體性輕薄,文章浮豔,必不成令器。』」《新唐書》卷二百一〈文藝上.張昌齡列傳〉及卷四十四〈選舉志上〉亦載此事。於是陳飛說:「早在調露二年劉思立奏請之前,進士科就已經有了試雜文的先例。」[13]有學者也說:「永隆二年詔,只是將由來已久的考雜文定為常規。」[14] 按唐玄宗〈條制考試明經進士詔〉(新制)[15]和〈條流詔〉(舊制)[16]的考試內容來看,「雜文」項分別為「詩賦箴銘論表」和「箴銘論表詩賦」,標準分別要求為「華實兼舉,義理愜當」和「洞識文律,義理愜當」[17]。從文體概念而論,詩賦相對於箴、銘、論、表,其對句式和音韻協諧的要求才是始終一貫的。 「文學」一詞最初統包文學與學術,時至兩漢二者始分。博學謂「學」或「文學」,美辭謂「文」或「文章」。而「自南朝劉宋一代開始,『文』、『筆』之說興起,有韻的詩、賦謂之文,音韻的要求,成了對文學體裁的一種衡量標準。」[18]而在隋代,所謂「文」則更偏重於詩賦。劉勰《文心雕龍》亦以有韻為文,無韻為筆。 唐調露、永隆年間所謂試「雜文」,徐松在《登科記》卷二〈條流詔〉「進士試雜文兩首」下注云:「按雜文兩首,謂箴、銘、論、表之類。」陳飛據《唐會要》卷七十六等記載的「考其文、策全下」而認定「當時進士並非『止試策』了,還應有『文』」[19]。所謂試「文」應該專指試詩、賦。唐代所言試「雜文」者,大概便因為所試又不僅止於詩賦,亦包括論、贊、頌、表之類,故謂之「雜文」,而不專謂試「文」。學者所謂始於唐代的「雜文專試詩賦」[20],也止於進士科常科而論。其實,於進士特科或一些自舉或薦舉性的選舉中,試詩賦是早已存在的事實。《唐會要》卷七十六所說「進士試雜文兩首,識文律者,然後令試策」,大概便是以「試賦」為特科或「加試」,然後再「試策」;而後來以試詩試賦成為「常制」,且逐漸演化為進士科(常科)主要試詩賦。 從《隋書》列傳記載薛道衡、杜正玄、李德林等入仕經歷來看,在隋代詩賦之優已是入仕的條件之一;而如何檢驗這種詩賦之優,恐怕試詩試賦的過程是免不了的。儘管這種擇士的方式可能多數情況不屬於進士科常科制目取士,或者為常制前的特科或「加試」,或者為自薦、代薦、詔薦等方式。誠如《隋書》卷四十一〈李德林列傳〉記李德林說:「今歲所貢秀才李德林者,文章學識,固不待言,觀其風神器宇,終為棟樑之用。至如經國大體,是賈生、晁錯之儔;雕蟲小技,殆相如、子雲之輩。」 綜上略可推知,大概隋代試舉已兼采表論與詩賦。至於王定保、趙翼、徐松等認為的永隆二年或神龍、開元間始「試雜文」,「以賦居其一」[21],大概主要就是指進士科的常科而言。
注釋: [1][20]傅璿琮,唐詩論學叢稿[M],北京:京華出版社,1999,P27,P27 [2]傅璿琮,唐代科舉與文學[M],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6,P408 [3]皇甫煃,唐代以詩賦取士與唐詩繁榮的關係[J],南京師院學報,1979(1) [4][5]韓銀政,詩賦取士:唐代新興的人才選拔制度[J],文史雜誌,成都:2006(5) [6]許結,制度下的賦學視域[M],南京大學學報,2006(4),90-99 [7][15]全唐文:第一百八十卷,第三十一卷[M],北京:中華書局影印,1982 [8][12]許結,中國辭賦流變全程考察[M],學術月刊,1994(6) [9][明]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A],文章辨體序說·文體明辨序說[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 [10][11][18]高光復,賦史述略[M],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P164-165,P175,P164 [13][17][19]陳飛,唐代試策考述[M],中華書局,2002,P127,P132,P123 [14]鄧小軍,唐代文學的文化精神[M],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P572 [16][宋]宋敏求,唐大詔令集:第一百六卷[M],上海:學林出版社,1992 [21][清]徐松,登科記考:第二卷[M],北京:中華書局,1984 轉貼來源:國學網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