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供養與布施
2021/03/21 18:50:30瀏覽124|回應0|推薦0

供養與布施

2021321

 

      我收看的有線電視有好幾個宗教性的頻道。或者是由於興趣和年齡的關係吧,我常常收看這些頻道,主要是想從這些傳道人包括佛教的比丘和比丘尼以及基督教的牧師們所傳講的那些宗教經典的道理當中,可以給我許多靈性的滋潤和茁壯。對於大多數的傳道人我是非常的尊敬的:他們有的態度嚴肅講論有力;有的則是比較輕鬆幽默,就在這種安定中和與和諧融通的氣氛中,把他們所要傳達的訊息,或者答覆觀眾所提出來的問題,傳講開示給觀眾。當然這些宗教性的頻道,主要的還是以佛教和基督教為主,似乎很少看到其他宗教的傳道人。在電視上弘揚法義,開講經典,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電視台也並不是單純的來做功德。他們的營運資本和工作人員的生活也都需要靠著觀眾和信徒的捐獻來維持,因為這些宗教頻道並沒有任何商業的廣告來支撐,所以有些頻道開播了近二十年,仍然能夠咬緊牙關,慘淡經營,真是令人敬佩,功德無量! 

    不過,有些佛教的法師藉著在電視上講經說法的機會,不斷地宣傳自己蓋廟建寺的偉大事蹟,可是由於所需經費非常龐大,出現了相當大的缺口,那些法師的經濟壓力也相當大,於是希望信徒們能夠捐助金錢來護持他們的事業。在這些法師當中,他們常常引用佛陀的教義,說供養布施會有極大的功德,能夠消滅罪障,清除惡業,否則過去累世累劫的冤親債主,會跟信眾永遠糾纏不清,冤孽和業障永遠難以消除,甚至還因不信尊經,毀謗三寶,死後直接墮入無間地獄受極大苦楚,永無出期。除非供養諸佛塔像,由佛力加被,才能消業障,增福慧,將來有機會往生極樂世界,至少得升天上,享極大之福報!我們常說「各人造業各人擔」,佛菩薩只會在旁幫助你,所有的業緣因果,最後還是要自己去承擔的。這道理人人都懂,可是為什麼碰到法師們要求信眾供養時,就迷糊了呢?佛菩薩是可以用這種方法來「賄賂、喬事」的嗎?究其原因,恐怕還是平日不讀經典,沒有深入思惟,還在那裏妄想、分別、執著:供養的金額越多,所得到的地位就越高,穿上特殊的服裝,給予甚麼委員或董事的稱號,就可以驕其妻妾,傲視群倫。殊不知,這一切都是虛幻的,人家不費一分錢,給你一個名號,就可以財源滾滾,門庭若市。到底是誰癡誰傻?

    他們當中,有些還提供郵政劃撥的帳戶跟劃撥號碼,要求信眾將錢劃撥到指定的戶頭。可是當你仔細看這個戶頭的所有人的姓名時,居然就是法師本人!雖然他是已經出家了,也有了法名、法號,但是根據國家的法令,是要憑著身分證上面的俗家姓名,才能夠允許在郵局或銀行開立帳戶的。我不明白,為什麼信眾要寄錢護持寺廟的建築、或者是修復破敗的裝飾結構,甚至購買大量的土地?他的目的在哪裡?小小的台灣只有三萬六千平方公里大小的面積,人口也不過二千三百多萬,我們真的需要那麼多的宮觀寺廟,佔據那麼龐大的土地,才能夠做功德嗎?而且讓信眾將護持的金錢,撥入到私人的帳戶裡頭,難道沒有違反佛陀戒律的疑慮嗎?他們趁著電視弘法的便利,大打免費的個人廣告,不用在風吹雨打日曬的天氣下,出門托缽化緣,只要動動嘴,就可能有大把的鈔票進入他們的帳戶。因為帳戶的戶名是他們個人的,只有他們有權憑藉身分證和簽章取款,他人若是沒有得到其本人的委託,是不能動用那些款項的。這些錢是否真的全都用在弘法利生的事業上?只有他們自己心知肚明,外人根本難窺究竟,他們是否藉此機會為私人累積了大量的財富,恐怕也難以知曉!

     佛教的經典之中,有一部《佛遺教經》,是佛陀在臨涅槃前對弟子的最後教誡,闡述作為佛教根本的戒定慧。這在本經中就有提及: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度阿若憍陳如。最後說法度須跋陀羅。所應度者皆已度訖,於娑羅雙樹間,將入涅槃。是時中夜寂然無聲,為諸弟子略說法要:『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闇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根據《佛遺教經》,「持淨戒者,不得販賣貿易,安置田宅。…一切種殖及諸財寶,皆當遠離,如避火坑。…於四供養,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應稸積。此則略說持戒之相。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故名波羅提木叉,依因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是故比丘,當持淨戒,勿令毀犯。若人能持淨戒,是則能有善法;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當知,戒為第一安隱功德之所住處。」這一段話,是佛陀最後對所有佛子們的勸誡,其主旨即在「戒貪」!佛陀並沒有禁止出家弟子接受供養,祂只是說在「四供養」―衣服、飲食、臥具、湯藥―應當知量知足,更不應該販賣做生意,累積財物,這些行為「皆當遠離,如避火坑。」現今的情況如何,大家心知肚明,簡直可以說穿著佛門的袈裟,說著佛陀的話語,依傍佛門吃飯,大量累積財富―「色受想行識,五大皆空」,唯有金錢不空!「供養」也者,為釋迦牟尼佛所不禁止,信眾以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供養出家眾,一以對治信眾貪婪慳吝之心,二讓出家眾可以安心辦道度眾,只是受供養者應當知量知足,過量即是貪婪,為佛陀戒律所不許!

      如今下焉者,以前述之威脅利誘,要求信眾供養;上焉者,則大吹法螺,「未得言得,未證言證」,自稱或他稱之為「大師、上人、活佛、無上師、大覺者」所在多有,一個比一個的境界都要比佛陀來得高!甚至還有所謂「國師」,招搖過市,引人側目,所獲得的名聞利養更多更大了,其門下弟子之言行樣態,多有不堪聞問者!這其中有許多人,恐怕連一部民間所流行的佛經都讀不懂,更無法深入開演法義,不是斥責信眾,不停造作惡業,來世當墮地獄受苦;就是講些大家耳熟能詳,忠孝節義的做人道理而已,還要信眾恭讀背誦,與過去「毛語錄」的地位不分軒輊。據說過去某個學校的校長,是某位「上人」的虔誠信徒,要求全校師生人手一冊該「上人」之「語錄」,經常對這本「語錄」的內容,舉辦閱讀背誦或演講比賽。有次該名「上人」應邀到該學校參觀,校長竟然要求全體師生沿路跪迎,成為當年轟動一時的新聞!聚斂之財已經犯戒,再加上這些大妄語,基本之「五戒」,至少就犯了其中的兩戒,如何能稱為令人尊敬皈依之「僧寶」?難怪有人說「地獄門前僧道多」,我不以為這是諷刺,而是一句真切的呼喚與警告―警告毀壞眾生慧命所招感的惡果!

      我們必須了解,僧人是佛陀崇高思想品德的繼承人,是堅持、保護、弘揚佛法的核心力量。僧人的思想言行,必須表現在僧人的慈悲、和善、謙虛、真誠、無貪等崇高的德行上,使眾生看到佛的形象。否則十方眾生易生譏嘲,毀謗三寶,因此,僧人在佛教中的地位很高。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有金碧輝煌的寺廟佛像,也無濟於事,只會起到一座墓碑的作用罷了。現在很多寺院不重視戒律,不重視聞思修,只重視修寺造佛,是本末倒置,對佛教的發展起不了作用。濟群法師曾經說過:佛陀也再三強調親近善知識的重要。雖然皈依僧不是皈依某個師父,但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必須親近一位合格的善知識。佛法甚深,依我們現有的認識,很難了解其中全部深意。如果盲修瞎煉,極易誤入歧途,這就有賴於善知識的指導。從依止角度來說,並非所有出家人都適合親近。現實中的僧團,難免存在各種問題,所以我們在依止前,必須謹慎選擇。一旦擇師之後,應對師父生起恭敬尊重之心,時常憶念師父的功德、智慧及恩情,如視師如佛、觀德莫觀失等,以此堅定信心。若帶著凡夫習氣,將拜師視為拜乾爹、乾媽,不是發心隨師修行,而是拉關係乃至說是非,對修學是有害無益的。https://bestzen.pixnet.net/blog/post/56709084

      至於「布施」,根據丁福保所編輯之《福學大辭典》引用〈大乘義章十一〉曰:「言布施者,以己財事分布與他,名之為布,掇己惠人曰之為施」;又引〈維摩經佛國品〉曰:「布施是菩薩淨土」。布施,大致上是以財施、法施、無畏施「三種布施」為主,也有二種布施、四種布施、五種布施、七種布施、八種布施的說法。就以流行之三種布施而言:財施,是捨財濟貧;法施,是說法度眾;無畏施,則是以無畏勇敢之心,救人之危難困厄。世界上有許多平民百姓,量力而為,做到財施,不算困難;不過要做到法施和無畏施則比較困難,這就是考驗佛弟子們的修行功夫了。從布施的基本意義而言,大概與仁義的行為相當,但是從現實生活的經驗來看,出家之佛門弟子要求信眾供養的多,實行布施者則少見。難道這就是佛陀所預言之「末法時代」的徵狀?

    「有佛說法人天喜,無僧說法鬼神愁」,這雖然是一句佛門俗語,但也說明了吾人生存在「末法時代」的五濁惡世娑婆世界中,能夠講經說法的法師,才能夠真正負起「荷擔如來家業」的重責大任。我看這些宗教頻道,發現能夠講經說法的法師越來越少了。我不知道原因出在甚麼地方,是不是忙著辦法會、趕經懺,以至於沒有時間精力再去淨心閉關,好好深入智慧如海之經藏?有些法師開講一部經典,需要幾百個甚至上千個小時才能圓滿,可是也有一年可以講好幾部經典者,是在顯示其博聞強記嗎?可是聽起來,大部分是白話翻譯而已,甚少掘發深義,甚至於有較艱深的經論,他不能講,就囫圇帶過,或者視而不見就跳過去。這豈是一位法師應當有的作為?

      能夠說法度眾的佛門出家人,才有資格被尊稱為「法師」,否則只不過是出家眾而已―一般也不過稱之為「師父」,至於那些無論是自稱或他稱之為「大師、上人、活佛、無上師、大覺者」,貢高我慢者之所為!心有所感,濡筆為文,並無謗佛、謗法、謗僧之意,一吐胸中塊壘而已!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pluo&aid=15779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