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譎多變的波斯灣局勢風雲再起,戰事一觸即發;七年前,以美國為首的聯軍把伊拉克轟炸得毫無招架之力。戰後,伊拉克境內的庫爾德族掀起反叛活動,美英等國借機在伊拉克南北部劃分禁飛區;並利用聯合國的名義,對伊拉克實施經濟制裁;導致伊拉克經濟幾近癱瘓;民生凋弊;物資、醫藥、醫療設備極端缺乏;造成無數老弱婦孺因此死亡。
悲情的誕生源於被屠殺、鎮壓、隔離、羞辱及不被理解、不公平對待。
阿拉伯回教世界反西方的原因是近代的殖民主義和戰後西方列強繼續利用中東回教國之間的矛盾操縱阿拉伯國家;其中最令阿拉伯人感到憤怒的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工業國對以色列的偏袒。
沙旦胡先的泛阿拉伯主義和復興社會黨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獲得一般阿拉伯回教群眾的支持;並視沙旦胡先為反美、反西方的民族英雄;而非西方傳媒所描繪的獨裁者及恐怖主義者。
早在1979年沙旦胡先剛掌握社會復興黨及伊拉克政權不久被訪問時就表示“民族問題是我良心的一部分”。中東回教國家一般群眾也相信,沒有一個強大的伊拉克,阿拉伯民族就不可能強盛和有能力。這就是為什麼當年參與或默許討伐伊拉克的主要阿拉伯國家,現在都反對或拒絕再度參與。當年在利益和提防胡先野心的矛盾情境下參與伐伊的阿拉伯國家,都面對國內廣大回教群眾的壓力;今天,連最警惕沙旦胡先的沙地阿拉伯、埃及、土耳其,甚至曾與伊拉克發生長期戰爭的伊朗,都反對再度伐伊;可見沙旦胡先和他統治下的伊拉克,在阿拉伯世界的地位及其反美反西方的象徵意義;這是1991年沙旦胡先挑起海灣戰爭的冒失與收穫。
對於曾遭壓迫、羞辱的族群,悲情可以凝成一股莫之能禦的力量。1916年發生在愛爾蘭的復活節暴動(Easter rebellion),因為英軍的大事鎮壓並處死15位愛爾蘭新芬黨(Sein Fein)領袖;使原本還不那麼支持新芬黨的愛爾蘭人,在一夕之間都基於同情和憤怒,紛紛參與反英的行列。同樣的,1972年英軍在貝爾法斯特射殺了14 位遊行示威人士,也使天主教徒根深蒂固的敵視英國在北愛的統治權。
1980年的光州事件,是南韓人民長期反抗軍人獨裁運動的里程碑。當年的大屠殺激起大部分南韓人民的悲痛和憤慨;這股悲情在後來十幾年內使南韓成功爭脫長期的軍人專政;甚至對涉及光州屠殺及濫權的的兩位前總統進行大審判。
1895年因甲午戰敗,滿清將臺灣割讓予日本,“亞細亞孤兒”的悲情於焉誕生;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埋下本省人仇視、輕視大陸人的因數;1980年的“美麗島大審"更是反對運動凝聚悲情的里程碑;往後十年我們看到反對運動滙成巨流; 解嚴、組黨、擺脫白色恐怖;使所有過去曾遭屠殺、監禁及迫害的受難者或其家屬獲得平反及賠償;臺灣因此得以逐漸走出悲情而朝民主政治和開放社會的方向發展。
在南京,悲情誕生於1937年;上了年紀的南京人至今無法擺脫當年的陰影。1985年南京人自動捐募,建立了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每年12月13日,日軍攻陷南京的忌日,南京都要舉行燭光遊行、拉警報、點長明燈,悼慰三十萬亡靈。南京中小學生必須在畢業前到紀念館參觀兩次;紀念館出版的《金陵血淚》是南京學生必讀的課外書。(未完)
Time to Say Goodbye (影音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