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前面有路就是福 生活無處不學問----我的教師生涯規劃
2006/06/24 19:33:04瀏覽1972|回應2|推薦3

文夏演唱 的《 黃昏的故鄉 》
黃昏的故鄉演唱版:http://home.kimo.com.tw/avon1373/new_hfkc.htm
說來慚愧,我當了十六年老師,卻談不上有什麼生涯規劃,也談不上在教師專業的提升上有什麼按部就班的努力。

從小學到大學,我一直都沒有掌握學習的竅門,讀書效率很差,學業成績可說是年年難過年年過。因此,在長期黯淡而自卑的學習成長歷程中,我很羡慕那些常常要為升學就業作一番選擇和規劃的同學,雖然這種選擇和規劃往往要使人陷入困擾,但在我看來,有這種困擾本身不正是一種驕傲和幸福;這表示你能力強,選擇機會多。而我,當同學們都在考慮到哪個國家深造時,我只能默默等待統考成績看是否能申請留台。當同學們都在思考如何填選升台表格十五個志願時,我卻只能中文、歷史、中文、歷史的填下去。當同學們都忙著考托福準備留美念研究所時,我卻還受困于補考和重修的夾擊。

我在求職過程中也曾處處碰壁,當初是在臺北補習班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根據後來有關主管告訴我,我的履歷表在第一輪篩選時即被過濾掉,是他們後來在沒有更好人選的情況下,才把我從擲紙簍裏再撿回來的。當我在師大教育學分文憑班結業前夕,我寫了不下十封應徵信給一些獨中,惟都杳如黃鶴。這或也說明為什麼我後來到目前所任職的獨中能一干就是十六年,而且一直沒有太強烈的轉職跳糟的念頭。實在說,條件能力有限,沒有太多選擇。這樣也好,就這條路,安分、篤定、心無旁鶩,前面有路就是福,能走多踏實就走多踏實,能走多遠就走多遠。

實幹才是硬道理

一般人談“生涯規劃”總是偏重參加課程、或進修學位;而我則認為平常點滴的研習交流活動是有益的;而且越來越相信“實幹才是硬道理”。我常告訴學生,我十多年在學校所學不如我三兩年在工作上所學的多。過去在課堂所學即使懂也往往不深刻,當了老師之後,要懂得深入淺出,把各種知識用學生聽得懂的語言講出來;在這樣反復琢磨實踐後的知識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生話無處不學問,聰明人擅長將理論和生活中各種經驗、興趣、專長加以整合應用;若能進一步把這種具體實踐成果用文字語言表達出來,讓更多人分享,那更是教育專業成長上的自我實現。

以我的個人經驗為例,十六年來,我教的是華文、歷史和社會科學。作為一位文史老師,我自認中文拼音和板書在專業上是不及格的,口語表達還可以,但文字表達就談不上好;雖然如此,十六年來戰戰兢兢、跌跌撞撞、揚長補弱的努力,自認還有一點自我安慰的成就感。

當初,學校要我教什麼我就教什麼,要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記得第一年校長即委我主編校訊,而我對刊物編輯可說一竅不通,也不會寫什麼新聞稿;雖然如此,我還是接受這項任務。往後十年我就一直負責這方面的出版工作,雖然做得並不出色,但卻使我在某種程度上掌握了編輯和撰稿能力。後來我還繼續接受了輔導、訓導及課外活動等各方面的行政工作,雖然工作表現不怎麼樣,但卻從各種教育實戰中學到寶貴的經驗。這些年,若說我有什麼專業成長,“從做中學,從錯中學”而已。

多走一里路

多做點事不吃虧,因為學到的是自己的功夫。一般生涯規劃的初期即“從工作中學習”(Work To Learn),接著就應逐漸進入“從工作中建立專業(或一技之長)的地位”(Work To Earn),最後則是“追求自我實現”的境界(Work To Enjoy)。我有一位學生現在是我的同事,當年是學校出版組會員及主席,因為肯做、多做,使她能實際掌握各方面的編輯工作,而且駕禦電腦。她後來雖然從師大國文系畢業,回母校服務卻成為資訊室主管,在華文教學專業之外,還負責主編學校月報及負責維護學校網站等工作。她一向不太計較工作,因此能多做一點事,多走一里路,年紀輕輕,卻已是教師專業領域的多面手。做什麼像什麼,老師們應努力從工作中造就自己成為這個行業的專才。

老師---可以是一個驕傲的名字

這裏我想提的是,培養有點格調的興趣除了有助於提升老師的形象,也有助於營造校園人文環境及各方面教育工作的開展。有些老師的休閒生活仍停留在港臺式影劇、綜藝節目或流行歌曲的層次,這是值得正視的問題。教育是面對人的工作,培養對文學、音樂、美術、電影等各種藝術的欣賞與分析能力,有助於我們對人與人類社會的興趣和瞭解,進而提高對課文的鑒賞解析能力;在情意教學、輔導及作為學生楷模學習等方面也大有裨益。龍應台強調政治人必須具有人文素養,實際上,天天陪伴著孩子成長的老師,不更須要具備人文素養嗎?

最後,我想說的是,作為一位老師,寫點小文章和演講是我追求自我肯定的一部份努力,因為要寫文章和演講,我經常要對自己的教學和教育工作進行思考和總結,它豐富了我的教學生涯,也使我越來越相信,老師,可以是一個值得驕傲的名字。

謝謝妳,《教育天地》!

在此,我要感謝《教育天地》;當年,是她提供我總結教學經驗、發表教育心得的機會。她不但是一本提供教育資訊的刊物,更是提供許多華校教師成長的園地。《教育天地》要暫時停刊不免令人感傷;想起這一年來,偉基曾三番來信,盛情約稿,而我生性駑鈍拖遝,遲未提筆。只如今,她停刊在即,想到都德《最後一課》的悲愴,真是落筆千金。還來得及嗎?這篇稿還趕得上這最後一班車嗎?

但願“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希望經一番調整後能很快以嶄新的面貌再與我們見面,只是現在我能為妳做點什麼?

謝謝妳,《教育天地》!

(原載馬來西亞《教育天地》雙月刊,15-9-2000)
( 心情隨筆校園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iasekhock&aid=324933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黄昏的午后
2006/07/06 03:46

What a surprise! This song is supposed to be sung in Hokkien? The melody is like a breeze blown in a warm afternoon. Cool!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持续学习是一个life-long process
2006/07/02 01:59

Learning is a life-long process .You have shown a fine example yourseld by being  a  tough teacher. Teaching is indeed a noble career and only those who are into it, will understand the hardship and effort it takes in striving to be a respectable teacher. Your writing brings me a lot of motivation and encouragement. Many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