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9/10/22 22:41:35瀏覽1792|回應13|推薦8 | |
課徵能源稅我個人覺得沒有什麼不對。 台灣民眾購買能源的成本是世界出了名的低廉的,這是因為長久以來台灣政府對於民眾採購能源類商品的過度保護導致,所以基本上台灣人民浪費能源的情況隨處可見。 因為水費便宜,所以很少有人會隨時隨地關緊水龍頭,甚至很少有人會在洗手的同時先將水龍頭關起來,大部份都是水一邊流,手也一邊洗。 因為電費不貴,所以不少人冷氣廿四小時的吹,一點也不在乎冷氣製造出來的氣體會讓室外空氣變得更灼熱難耐。 因為汽油比起鄰近國家來說相對的便宜,所以即便經濟不景氣,台灣買車的人,喜歡開車的人還是一大堆,除非萬不得已,否則能自己開車就不搭大眾運輸系統出門。 這樣因為行之有年,大家也都習慣了,所以就認為它是對的,沒有人想過要檢討,也沒有人敢真的去檢討。 全球暖化問題嚴重,歐美各國早已修正了能源稅制,大部份的國家都選擇了將能源稅提高很重的比例,導致採購能源的成本變高,使大家轉而向大眾運輸系統或是騎自行車這種比較環保的方式做為替代方案。成效好不好?看看北歐,看看西歐,綠化環保做得最徹底的地方,變得更美麗,城市變得更可愛,吸引的觀光人口也更多。 難道這些國家都錯了嗎? 今天政府大膽的冒著被罵的風險提出這個概念和想法,我反而認為應該給予掌聲,因為這是一個負責任的政府該做的事。執政畢竟只是一時,然而環境保護對後代的影響卻是長遠的。這時候看起來是一件極為錯誤的事,十幾廿年後它卻是再正確不過的決定。 更何況課徵能源稅的方案又不是明年馬上增加一大筆額外的支出,它是隨年徵收,慢慢的調到一個最高的比例,這也大概已經是十年後的事情。然而喜歡興風作浪的媒體就拿這個十年後的數字來騙民眾,好像明年開始一下子買油就變超貴了,政府沒有苦民所苦,充份製造了一個讓民嘴,政論節目,政客們很好發揮的題材。 中國大陸一天天的富起來,現在每一年在中國大陸境內消費的車量已超越美國,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車量銷售國,同時也成為製造污染最嚴重的國家。一個大陸已經如此,更何況追在後面的還有印度,俄羅斯,巴西這三塊金磚?試想,等到四塊金磚全都富了,四個地方的人瘋狂的買車,二氧化碳的污染會嚴重到什麼程度?如果大家還一直在用舊的思維在看待事情,地球的生命再沒幾年的好光景了。天災會愈來愈多,氣候變得愈不穩定,海水上升許多美麗的島國都會消失,沿海的城市都必須得要想辦法來對抗大自然。 難道這是人們想要的生活? 這就是為什麼現在大家都在找替代能源,找尋經濟實用性高的能源,不會污染或是可以降污染到最低的能源。 這也就是為什麼汽車大廠紛紛開始推廣油電車,甚至是純電車,太陽能車,水力發電的車。因為大家都是地球村的一份子,每個人都應該會為地球的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更何況隨著世界能源的開發過度,不久的將來可以預期的這些目前在使用的能源將會愈來愈少,價格也會一路上揚。逼得能源輸出國家不得不再去別的地方開採能源,北極,南極,只要能找到能源的就使盡的採,結果只會使得地球破壊的更快更嚴重。 這又對嗎? 當然或許有人會說台灣政府的配套不夠,所以響應環保節能減碳應該要等到大眾運輸系統完全了後再說。問題是看看高雄捷運吧,建好了,每天又有多少人肯搭?高雄人改變了自己的生活習慣和方式了嗎?沒有,大部份的人仍然騎著摩托車,開著車出門。難道這又是政府的錯? 很多時候在罵人之前不妨先想想自己做了多少事?盡了多少心力?鼓勵民眾多搭乘大眾運輸系統少開車是錯誤的嗎?不是吧!那麼為什麼你要反彈?你要抗議?說穿了只是你自己自私的不想改變你既然的生活習慣,只是你自私的永遠想用最便宜的價格買到最好的東西,滿足自己不想改變的生活習慣罷了。 不是嗎?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