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諸法空相(一)
2011/11/25 00:15:07瀏覽1797|回應1|推薦20

諸法空相(一)

    觀自在菩薩告訴智慧第一的長者舍利弗:「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是《心經》中的關鍵一段,因為從這段之後,是如此說的:「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接著一路「無」下去,直至「無智亦無得」。因此必須理解「空相」,方能對之後一路的「無」方能受用。

.

    在娑婆世界學習的我們,偏偏很難「無」,我們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嚐味、身有觸、意思法,我們一直都緊抓著「有」。我們認為週遭的一切,都是結結實實的存在,因此我們認為這才是「實際」。

.

    或許有一天,常用的杯子不小心燙手而滑落,就在剎那,領悟了。原來眼見的實際的只是一時存在的現象而已。而「成、住、壞、空」「生、住、異、滅」「緣起、聚散」從無止息。這時恍然明白:我們以為的實際,其實只是生滅、垢淨、增減。

.

    這是個契機,生命學習者開始尋找那「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尋找之路仍是從「色受想行識」下手,因為「色受想行識」不離生命學習者,越接近的越容易觀照。

.

    生命學習者在娑婆世界有個生命載具,形之於外是為「色身」,這色身有許多的作為,藏之於內是為「受想行識」。

.

    初初觀照,這色身的移動或行為,生命學習者希望找到那一個看不見,卻又真實存在的「首動者」,這時很多人找到了「意識」。「意識」符合觀自在菩薩說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嗎?

.

    若生命學習者能追根究柢,會發現「意識」或稱「神識」,是生滅、垢淨、增減的,有的生命學習者找到了過去世的意識紀錄,過去何其多,雖然刻骨銘心,然卻是分段生死中的一段學習紀錄,這些屬「生滅」。既是生滅,就非空相。因此生命學習者要學著不住於「意識」。

.

    不住於意識,非丟棄意識。如同生命學習者藉這色身載具來到娑婆世界學習,這載具是個學習過程中的憑藉,這個載具屬生滅,應不住,卻也不能任意丟棄。「意識」也是如此。

.

    五蘊,色受想行識,在生命學習者的觀照中是「歷歷在目」的,生命學習者看得到「色」,也看得到「名」。因為「名、色」能見,所以非「空」。

.

    慧能大師在晚期的時候對眾弟子說的那一物,是言語無法表白的。相對於「名、色」的「有」,那一物不在「有」的這邊。如果勉強要說明,只好說是「空」。因此諸法空相,是遠離一切,離至無所離的那個。之所以假名稱之「諸法空相」完全是因應凡夫對「名、色」之「有」的執著。為方便引領學習者體會生命的本質,而設施的一個名詞。否則真應如慧能大師說:「吾有一物,無頭無尾,無名無字,無背無面。

   

    【註】一日師告眾曰,吾有一物,無頭無尾,無名無字,無背無面。諸人還識否。

神會出曰:是諸佛之本源,神會之佛性。   

 師曰,向汝道無名無字,汝便喚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茆蓋頭,也只成箇知解宗徒。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rvant&aid=5870484

 回應文章

靈婆心語 人生待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空相
2011/11/27 18:42

人生很熱鬧 熱鬧過後又在哪裡?

現在的自己與一秒鐘後的自己已經不同

所以存在的現象只是暫時有 真實說 只是機緣湊合的空相

變化現象的背後是看不見的真理

這無形的真理不生不滅   清淨無染

意識的心出於自我  所以不淨  有生滅

那本我初心  是生命最初的面目

水天(servant) 於 2011-12-19 21:22 回覆:
說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