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師』與「耳餐」
2007/05/15 00:31:40瀏覽12671|回應46|推薦52

袁枚「隨園食單」一書距今已逾兩百年,仍不失為中菜重要典籍。古本讀來艱澀些,不過現有白話本、更有新解篇,依然趣味盎然。書中不少菜式早已失傳、許多論點也已過時,用於今日不太適合。但是四處吃喝,偶也會觸景想到隨園老人(袁之別號)之見地。

「戒耳餐」

該書分為「須知單」、「戒單」以及各色食單(譜)。前二章為相當經典的綜論,未必古今四海皆準,但若干論述仍歷久彌新。「戒單」中列出許多『飲食之弊』,十四戒中之一為「戒耳餐」,也就是『不可誇耀食材貴賤』:『所謂耳餐,便是以誇耀食物名氣、貴賤為主,並不考究其味道、營養,只取其「名」便是耳餐』*。袁枚舉一例:某大官宴客,以大碗白煮燕窩、無任何味道,但是食者爭相稱頌讚美;袁笑罵「這些人是來『賣』燕窩,而不是『吃』燕窩的」─ 或許,每個時代都少不了如此情境?

兩百年後,交通便捷、運輸物流發達,安坐大城,便能品嚐世界各地食材。經過農漁畜牧業改良、精緻化、包裝、行銷宣傳,種種食材都有了「特選素材」版;活在這豐饒年代,大家日益講究材料由來,甚至一棵蔥、一粒豆,都得有來頭。似乎「戒耳餐」就不合時宜了。

正當此戒已成歷史,某日餐畢,卻忽然感到今日自己、眾食客以及廚師是否已過了頭,只顧一昧強調、追求「耳餐」?

高高低低、洗腦「耳餐」

近年拜媒體、網路傳播,北市外某日本料理店堪稱當紅。雖起好奇之心,但因路途遙遠、個人又一向沒那麼熱中專程尋吃,無機會一嚐。某日應邀,便於下班後塞、塞、塞,足足 80 多分車程始抵。一路,滿腦只有 "This Better Be Good, Very Good"(這可得要非常值得)念頭...

盛名小店既稱「料亭」(高級日式宴席場所)、亦名「鮨」(壽司店),不過只有幾個吧檯位,採預約、完全 おまかせ(Omakase、任店家搭配)制。其實頗似日本正流行的「隱れ家」式(隱蔽小店)風情,在當地則似乎是個特立獨行的存在。

口乾舌燥,坐下便點啤酒,店家答以『沒有』(奇怪... 最近怎麼喝杯冰啤酒這麼難?)
軟性飲料?『沒有』
請問有什麼?『Rei Shu』(冷酒)
哪一種冷酒呢?『就 Rei Shu』
嚐了一盅,日台廣見、十分普通的清酒,甚甘、配生鮮會過甜,沒得選。

大夥人疲肚餓,廚師卻先開場白、口若懸河好一陣,全無動作。小店只有大、小廚師各一,大廚不動、小廚不作。不記得說些啥,只記得已想小盹...

終於發表完畢、開工,眾人得享兩片生切鯵魚(Aji)、配數片蘿蔔
大廚那邊廂開始介紹食材,謂為『高級到不行!』的縞鯵(Shima Aji、亦做島鯵,夏之高級魚),曾嚐試伊豆列島之正品,此處油脂尚可但味平板,是季節未到還是他地品則不知,但並不重要:因選用蘿蔔偏甜、上淋之和風沙拉 Dressing 型醬汁亦甜,魚味難顯
太餓,囫圇吞後大廚『要用心吃!』之「警語」才傳過來...

賣相不錯的 Shima Aji Shima Aji、蘿蔔、和風醬汁

開動後,居然有點 "Trance" 恍神兼開始失憶。通常這種「選擇性記憶」情形總發生在想盡快忘記之事;難得一嚐此處,筆者這笨腦袋不知怎的、竟提前啟動 "Pre-Overload Shut Out" 超載遮斷防護功能。由於只記得每道菜前大廚自己直呼『高級到不行!』、且必耳提面命『要用心吃!』,頗有洗腦之效、其他印象就模糊了;之後得絞盡腦汁,才能回顧一下入口之物:

狀態... 的鮪魚赤身 鮪握壽司

鮪赤身(Akami、紅肉)刺身:一句『大間的一本釣り(Ippon tsuri,非延繩、拖網獲)本鮪』讓人精神一振。雖無日本人那麼狂愛鮪魚,但此季節居然還有尚未下肚的大間野生鮪(直釣漁季九至十二月、極少輸出)?令人期待重溫舊味,但肉質雖細緻,卻少了本鮪濃香與赤身應有微妙酸味。
正疑惑,大廚來一句『這本鮪跟黑鮪可不一樣』
(更迷糊:本鮪ホンマグロ不就是黑鮪クロマグロ嗎?)
又一句『這個絕對沒有酸味,那是氧化了才會有』
(仍不懂:本鮪赤身一定會帶些非醋酸之有趣酸味,也是爽口原因之一)

鮪握壽司散壽司雲丹烏賊:慶幸及早來個握壽司止饑,師傅說這回可是鮪魚近尾部份,『非常昂貴』(略納悶...近尾部大多用來紅燒熟食,價錢相對廉宜) ,口感爽脆、酸甘之香弱,舍利(醋飯)溫度異常高、偏粘,普通。小碗散壽司用了海膽雲丹、扇貝柱、蝦(忘記何種)、鲔赤身,十分豪華;大廚順手大撒金箔,來不及喊停(不喜金箔)、已經碗碗有份;做法介於散壽司與海鮮丼之間,溫度對、材料也大致不錯,僅蝦較不新鮮、口感綿爛。雲丹拌烏賊是常見組合,味可、下酒亦好,但是堆上兩小片鮪魚,便畫蛇添足了。

散壽司 雲丹烏賊、鮪赤身

烤活ズワイガニ(Zuwaii gani、長腳蟹、Queen/Snow crab):此季節自不再有日本海區域之真正山陰松葉、北陸越前蟹(依法十一至三月可捕,即使當令也罕見出口),其他產地(北海道及俄、美加、格陵蘭、智利等)活品也不多。無論如何,能吃到活的已好,而且烤後味道著實還不錯,可惜每位僅一支~支半蟹腳。

烤長腳蟹腿 烤羊排

羊排凍牛肉:素怕日式會席卻冒出個突兀的烤羊排,「台式和風餐」偏偏必備此道,羊排火候可、雖不羶但亦幾無味。大廚另取出一塊凍得梆硬如石的美國 Tenderloin 牛肉,削出薄片、加些細蔥段與「萬用」的和風沙拉醬,變成一道菜;與醬料不襯,牛肉內仍有冰渣、「寒牙」帶水且無味,此「創意」怪。

凍牛肉削片 炸魚

炸魚:此類會席通常以烤魚搭配,甚少見整條帶皮魚直接油炸。來了半條炸石頭魚(カサゴ、Kasago,笠子魚),本身肉質不差,但又三遇萬用和風沙拉醬,與炸魚之味難搭。

蝦夷法螺(前) 海鮮湯飯

湯飯:本想取個名字,實在想不出。此湯投入現殺エゾボラ(Ezobora、蝦夷法螺)、貝柱、蟹身、大洋菇,再加些米飯;雖非おかゆ(Okayu、熬粥)、雜炊(Zosui、湯煮乾飯)做法,但是用料新鮮、味道自不俗。之前上下、高低各狀況,靠此湯挽回不少。不過,開螺的方式卻讓人一愣:竟是以布包起猛敲、碎後再揀肉下湯... 實在很想制止,因為多種「真壺」(蝦夷螺)唾液腺有毒、且外殼完整亦可再利用,故日本料理師傅有特定開法:以冰鑿類銳器在上半鑽一小洞後刺入、上下一拉斷其筋,以筷、叉可輕易將螺肉帶出,割除唾液腺即可用(生食則還需些手續)。見過不少師傅處理,無聲且幾十秒乾淨俐落,何需「乒乒乓乓」敲得震天響加粉身碎骨。

甜點:黑糖葛粉抹茶刀削冰,黑糖味不錯、餘普普。所用葛粉謂取自杏樹根,前所未聞... 向不嗜甜、又不喜軟糊一團口感,淺嚐糖汁而已。

消失的 Detail

各道盛盤不太重視覺美觀,亦欠合宜當令配菜(此時節多配些春夏山蔬齊食多好...)。所用器皿杯盤有的不合用途尺寸、若干未洗淨。店內小蚊蚋飛舞,兩度蟲為酒死俯衝栽入杯中。餐具小匙還貼著價錢標籤... 『大師』(師傅自稱)做大事,故不太重視小節?

無論生熟食、冷熱品、魚貝肉蔬,總是用同一砧(切菜)板,看得愛做菜的幾人頻皺眉頭。看來隨興了些,與好日本餐廳嚴謹、一絲不茍態度甚不同。

超級業務型『大師』

個人向喜坐壽司檯、但亦怕遇口若懸河之師傅,一有礙同席交談、二恐口沫橫飛至食材上。早聞此處大廚口才好,初時高談闊論食材、手法,還不妨一聆。說來源,又謂『特殊配合之貿易公司只進貨供此處』(做進出口的朋友暗嘆「那貿易公司難道就做今天兩隻蟹、明天一塊魚的生意?」)。講手藝功夫,最後成了台灣僅有、日本亦無,則令人傻眼。之後的『叫我大師!』,更是經典之語... 及後批評同業及其他師傅,便聽不太下去;待講到客人『A 老闆、B 董、C 醫師如何如何...』,則已有些過頭。

人各有所好,當天食友一半印象不錯、另一半並無正面評價,但能夠成功說服一半客人亦屬成功。相信大廚若從事業務、行銷必出人頭地;繼續料理之路,也能吸引不少食客、日日滿座。但是個人倒是更懷念幾位沉默寡言、甚至帶些靦腆的相熟師傅

除非高低差過巨,不太想得起 "C/P 值"(Cost/Performance 或價值比)這流行名詞,食畢卻想到了它:以其中一兩道及材料平均素質而言,此餐於當地確已具若干價值;但以「疲勞轟炸」之苦及路途之遙而言,則驟降。既然都需預做準備,此些食材於他處亦嚐得到;而百餘元美金、萬元日幣以上之價,競爭者眾。可能期望太高、也可能 Style 不合;總之,雖算是另類體驗,但個人覺得一趟足矣,大概無幸再嚐『大師之藝』囉 ~~

倘若袁枚在世、來此一餐,恐會笑贈此處「耳餐之最」一銜?

2007‧05(Pictures taken by author, all rights reserved)


* 引號部份摘自華谷文化「隨園食單」

延伸閱讀
小試《山花》創作派和食
《同壽司》的小師傅

( 休閒生活美食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cubagolfer&aid=944675
 引用者清單(1)  
2014/09/28 06:06 【udn】 購買前先比價!西餐 豪華 大師 做出 主廚 料理比價

 回應文章 頁/共 5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scubagolf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續覆
2007/05/17 16:46

Maverick沒有特別好吃:uh... No Comment la

uppu:來講個故事,A 先生與 Z 小姐去某餐廳吃飯,喝多兩杯、興高采烈下被老闆拍了張照。B 先生夫人後來去同一處吃飯,老闆拿出相簿炫耀一番(諸多名人到訪...),不巧翻到「AZ 照」,更不巧 B 夫人與 A 夫人又是好姐妹淘。後果?就當是(虛構的)故事一則啦。

Clara:Spot Prawn 好吃呢,西海岸一直上至 British Coulmbia 都有。反而喜歡熟食,新鮮白灼頗鮮甜。

Tungsten:Nice of you to drop by & thanks for the kind comment on my writings(although it's really unworthy of such high praise). You're absolutely correct in the fact that some diners do enjoy the showmanship. A friend of mine who's been to the place told me the chef reminds him of those counterparts at various "Benihana Restaurants" in the States. Well, you get the picture.

I love Bourdain's witty, humorous but sometimes sarcastic comments. I've never tasted his cooking, but I sure like the way he's eating though.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凡物各有先天,如人各有資稟。」
2007/05/17 16:03
trolled over from P's site.
First, kudos on the writing! It's amazing how influential your words are on fellow "foodies"! To the point of changing the memories on their taste buds!! :)

In today's "celebrity" chef filled food service industry, a bit of "entertaining" is always necessary to keep a good number of customers happy-- especially for sushi chefs and bartenders who perform like stage actors (blue man group or a noh play??). Varied opinions (even on their skills) should be welcomed (even for a small island like Taiwan).

I used to frequent a local place here in NYC owned by a celebrity chef named Anthony Bourdain. By gods, I could not appreciate any dish on the menu (nor the service). Then I found out AB smokes at least a pack of cigarettes a day and imbibes copious amts of alcohol which made me think MAYBE the food would be fantastic if I coat my tongue with the same! Perhaps there should be a foodie critics class called "Appreciating the food by understanding the chef".

Tonight I had sushi made by a chef with low blood pressure! :-)

happy eating!

沒有特別好吃
潛 PanpaN
2007/05/17 09:48

板主講到重點,這家去過2次,沒有特別好吃,我是不懂什麼食材,但如果真的那麼優,也沒有比其他家好,豈不是浪費食材?我是常在吃日本料理的.


Clara - 克拉拉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Spot Ebi 我最愛
2007/05/17 03:13
這種蝦真的滿好吃的,我在洛杉磯常常吃,而且是活殺,蝦肉極為脆爽鮮甜。
這種蝦在美國叫做 Spot Prown,其實跟蝦距離遠些,跟龍蝦反而比較血緣親近。所以它的殼比較硬。現今已經可以人工養殖,主要產區在 Santa Barara 的近海。
加州菜跟北太平洋菜裡面,現在也開始用這蝦來作些生食前菜了。

所以回台灣,我看到死的蝦躺在冰塊上,作成壽司或者生魚片,始終有踩到雷之感..

scubagolf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Between The Lines...
2007/05/16 23:14

Felix:哎呀,既非『老大』亦不『權威』啦... 言重。

本文始終未指名道店、亦未提地,現也沒打算開始。店家就別對號入座唄。您代為轉達之解說、食材知識,小弟收到、受教,但容暫時表過不評,以免淪為「食材論戰區」、更遠離原意。日後倘任一位大師欲進一步討論,歡迎光臨小小 blog、讓這兒蓬壁生輝一下;需私下溝通,小弟也設有公開信箱。

原文其實非關食材高下貴賤、亦無真假之斷(所以一開始便提及「耳餐之戒」,倒數第二段亦肯定了文中之店食材價值),只是有些感慨(包括個人)是否太重飲食「材料」環節、忽略了其他,所以才有「...忽然感到今日自己...是否已過了頭,只顧一昧強調、追求耳餐?」之嘆。筆拙,文字可能漫無重點;其實,字裡行間重點是在其他方面

料昂(不太認同貴即必好),憑手藝讓客人自己吃出、讚嘆味美,豈不更高?淺見,現今食客多具一定歷練,師傅大可卸下「教育食客」重擔。如已用高級材料、味道仍僅一般,那就成了「大師級的課題」囉。

客人(於任何餐廳)之用餐態度,恐有千百種;這也是業者得面對、調適之處,服務業如期待或只願面對劃一客群,相信蠻難的。正如能享千百讚、卻不能容一評,也蠻怪的。人人外食之時大致都期望一愉快、值得、堪果腹之餐而已。吃飯不比去打禪七,『無我』境界難求;長途跋涉雖會盼之殷切,與『憤怒』也無關囉~~

Lastly(but not the least),人人口味、喜好、經歷、需求互異,漫談飲食,本就沒什麼『冒犯』可言,自也沒啥需要『原諒』的啦!

相信任一大師風範者,壓根不會在意網海小評一則的啦,Take it easy!


uppu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有拼
2007/05/16 22:49

這大師跟台北劍X屋的小王師傅(現在應該也要尊稱王大師了吧)有拼ㄝ!

小王當年東西不賴,但就是愛吹"牛皮",誇耀自己多讚多讚,食材多好多好,台灣無人能出其右之類的話,還愛拿相本出來炫耀,說某某人、某某人來過,後來開新店後再也沒吃過,因為他還會挑客人呢!這就讓我不屑!


Felix
有感而發
2007/05/16 22:34
老大您好
我很能認同我們寫食記只是隨意描述當餐的印象, 不論說好與壞都是個人主觀, 沒有對錯, 我覺得您很多地方都言之有理, 例如: 飲料沒得選, c/p值低, 路程遠, 師傅動作慢, 話太多等等, 不過質疑店家的食材來源是真是假以及砧板衛生方面, 如果與事實不符, 就似乎不只是單純個人的美食評論了, 可能進而影響到店家的店譽以及師傅的誠信, 小弟只是有感而發, 請見諒

Felix
老大您好
2007/05/16 17:07
老大您好

小林大師說昨晚他聽到客戶提到老大這一篇食記, 後來我也引述您的文章大意給他(因他平常不太看網路以及電視), 於是他請我幫他回應一些和事實完全不符的問題, 他也希望如果您對他有任何批評建議, 可以當場說出來, 他也可以當場解釋, 以免大家之間有誤會

小林很願意接受別人的建議, 以讓自己更進步, 像我之前也曾當場批評過他的醋飯, 他也非常客氣的接受我的建議, 不過老大的文章中提到他需要改進的地方, 有些他會虛心接受, 有些他覺得和事實不符, 不符的有
1. 當天的鮪魚是宮崎產的, 而非大間產的, 我上次去他也說是宮崎本鮪啊
2. 當天他說的本鮪和黑鮪是一樣的, 可能是誤會一場吧
3. 好的鮪魚一定是沒有酸味的, 有機會可以去問懂鮪魚的專家
4. 生熟食絕非用同一塊切菜板
5. 當天所用的蟹, 的的確確是楚蟹(松葉蟹)

還有去用餐的客人態度又是如何, 是無我呢? 還是憤怒呢?

以下是我個人見解
我覺得以都的消費和品質在國外或許比比皆是, 不過它所用的食材在台灣可說是無人能出其右, 小弟我還沒找到食材成本敢佔店家營收那麼重的店家, 我一向是用目前能否在台灣找到其取代性的角度在看, 老大如果是用國外的食材標準在評論都鮨, 我覺得對都鮨應是有欠公平吧, 畢竟這是在台灣

ps:每個人對美食的標準皆不同, 只是小弟我對都鮨比較認識, 所以就事論事, 無心挑戰老大的權威, 如有冒犯, 還請原諒

小孤牛/大牛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小P好像寫了不少篇這家的介紹
2007/05/16 11:25

本鮪 =/= 黑鮪
這倒是第一次聽說

生熟食用一塊鉆板,這"大師"太厲害了


跟我家小V的旅遊紀錄 http://maverick007.net

貪吃鬼介紹食物的Blog http://maverick007.com

scubagolf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再覆
2007/05/16 00:16

Reich:別激動啦... 呵呵

Meg:各人喜好 Style 不同,我則最怕被囉唆說教而已(有內涵之 Lecture 則例外)

B:是自己要去、逢塞車自然不能怪店家(是... 政府 Auto Policy 問題?這麼短哩程要這麼久...),還算心平氣和啦。但可能期望太高了

火星熊貓:『牡丹蝦真好,可以體驗公母兩種人生』?... 哇哈哈 ... 不少人類也可以呢

Dreamfisperay瘋鳥:呃... 哪一家啊?如果正巧是文中這家,我以前幾乎沒看過什麼「反面」意見批評的。倒也沒興趣獨唱反調、標新立異,只是寫自己所感而已啦。

還有,「日本」瘋鳥:快別叫大哥了啦... 台灣的大哥都是「挫ㄌㄟ等」被小弟砍的呢。順便,朋友所言:1) 抱怨餐廳,記得要埋完單再開口;2) 勿與手持利刃者爭執,有理吧?!

頁/共 5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