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7/15 18:13:59瀏覽9625|回應4|推薦45 | |
這趟澳洲行的第一餐嚐了「戴著一頂帽子」* 的《Flying Fish》,以其價位而言頂多只是不過不失,對後續各餐的期望就沒那麼高了。不過,次日午餐畢竟是在擁有三頂帽子、又甫獲 2012 世界 50 頂尖餐廳(第 29 名)的名店,還是令人期待。 歷史悠久的 The Rocks 區大小餐廳林立,位於國際旅客碼頭二樓角落的《QUAY》無疑是其中最出名的一家;餐廳東面對著雪梨港,歌劇院等景點盡收眼底,北面則有雪梨港灣大橋及 Park Hyatt 酒店景色。訂位時指定了東側窗邊搶手座位,但是當天不巧有巨型郵(遊)輪停泊、窗外美景換成了船舷船艙!幸好北側陽台還有空位,餐廳也周到的主動調整。 藍天驕陽,但氣溫正適合戶外用餐,拿著一杯冰涼的 Lord Nelson Brewery 'Three Sheets' Pale Ale 啤酒遠眺大橋、看渡船穿梭,十分愜意。 午、晚間 Tasting Menu 一樣,中午而言份量多了些,還是單點吧。菜單簡明、樣式不多,好現象(最怕的是厚厚一大本,什麼都想賣、卻樣樣稀鬆),兩人便輕鬆點菜、吃個 light lunch。
餐前送上小小一盅鮪魚刺身 Amuse bouche。對吃了不少日本料理的客人來說,這小菜可能討不了好,但鮪魚丁與湯汁凍、茄子奶油一起吃卻有趣;日式漬鮪(漬け)濃鹹,與湯凍一起吃的這方式則清爽。
香濃的牛油、隨意自加的海鹽與來自當地著名 Sonoma 烘焙坊的 sourdough 麵包很搭;美景當前,其實就這麼麵包、啤酒吃個飽也不壞。 酒單很豐富,甚至還有日本清酒、美國波本,因為是午間,便只喝了啤酒與塔斯馬尼亞產的 2007 Clover Hill 氣泡酒,果香、蜜香,堅果味,不錯。 在 Flying Fish 沒吃到的藍魔蝦(Blue Marron、淡水螯蝦)這裡卻有,前菜煮藍魔蝦有些複雜,除了青芒果、白柚、佛手柑醬,還撒上了杏仁、接骨木花、洋甘菊,很有東南亞風。本想這繁複的味道(與盛盤)恐怕只是畫蛇添足,誰知不但沒奪去蝦鮮,白柚的微酸與佛手柑的甜味反給螯蝦添了 accent。精彩,恨不得再來一份。 沙公蟹粥是當店招牌前菜,雖稱為 'congee',但與中式粥品不同,把它想成蟹湯還較合適,其中嫩棕櫚心則讓人又想起前一晚的斯里蘭卡風晚餐。果然是招牌菜,可口、有趣,比 Flying Fish 那一整隻大沙公高明太多,堪稱驚喜。 自己的第二道是煙燻油封豬頰肉與薄切貝柱,這兩樣放在一起、有些超出經驗範圍,卻意外地合襯,豬肉腴潤、貝柱片鮮軟,與朝鮮薊的香脆口感對比得妙。
同伴的第二道可算是一蔬菜湯,昆布清湯中滿是當地塔斯馬尼亞 Pink eye 馬鈴薯、粉紅蕪菁、日本蕪菁、春洋蔥(Barletta)、山菠菜(orach)。以花朵點綴是 QUAY 的特色,這盤也沒少漂亮的豌豆花。喜歡蔬菜的同伴大讚,一試、不禁也跟著大嘆這素湯怎可達如此境界? 前菜是豬頰肉,主菜便選澳洲和牛。這塊菲力真費工:牛肉是以牛尾和羊肚蕈熬成的湯汁煮熟、極柔嫩,但外面卻包覆了一層麥米(farro)、含八種穀物及豆類的以西結麵包(Ezekiel bread、來自聖經中的傳統麵包)粉脆殼,兩極口感接踵而來,甚妙。醬汁竟是做來花功夫的墨西哥黑 mole sauce,直接試試,不辣,富堅果、可可亞香;再以牛肉沾著吃,詞窮難形容豐富滋味,不知大廚怎想到這好組合? 同伴的主菜是波克夏豬頸肉。台灣豬肉好、黑毛豬常見,其他地方才會煞有其事的寫明「黑豚、Kurobuta、Berkshire pork...」。香氣襲人,再看菜單才知道奇香來自棗實(籽)油。厚實一段豬頸肉,脆皮上又覆著一層麥芽糖脆殼、脆上加脆;豬肉本身入味,又達入口即化的腴嫩。不沾醬已好吃,沾些花椰菜、棗醬也不錯。總覺得華人最會做、最懂得吃豬肉,但新澳洲菜一再挑戰著這認知,這一道更不例外。 綠葉沙拉不算,兩人一共嚐了六道菜,調味、辛香料之多樣,烹調手法之多元,來自各菜系的融會創意都教人目不暇給,卻又不至於眼花撩亂、莫名其妙。 正在想:甜點只是巧克力蛋糕,該沒那麼高深了吧?經理卻笑盈盈地捧來一個形狀完美無缺的 'QUAY's Eight-texture Chocolate Cake'(招牌八種口感巧克力蛋糕),然後將一大匙熱騰騰的巧克力液淋在蛋糕上,蛋糕中心像變魔術一般緩緩出現一小凹槽、巧克力液就融陷了進去。不得不承認...生平第一次瞪著一個蛋糕看到入神。 視覺效果已沒話說。從最頂層的巧克力、巧克力慕斯、奶油巧克力(ganache)、巧克力與榛果杏仁蛋白餅、巧克力焦糖奶油、巧克力蛋糕到一路向下溶的巧克力液,竟然真有七八種 texture。這甜點尺寸、分量不大,卻花了如此功夫!好不好吃?簡直似非世間物。
像是要讓客人心花怒放之後再心悅誠服,連伴隨著咖啡而來的 Petits fours 也漂亮又細緻,兩種巧克力小甜品一酥脆一軟糯,到了結尾還是那麼重視對比。 天馬行空,但不矯情做作的創意,繁複卻不令人感覺多餘、耍花槍的技法自然重要;但是,這餐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所有食材、調味竟能那麼「不失自我」的和諧化為美味。當然,除了美景佳餚,還有餐廳經由每一道菜傳達的大量心力投入。 2012 年,澳洲全國得到 Good Food Guide 三頂廚師帽評價的餐廳共僅十家,世界 50 頂尖餐廳名單中更只有一家來自澳洲;QUAY 能獲雙重殊榮,全無僥倖,主廚 Peter Gilmore 絕對不只「兩把刷子」。米其林指南三顆星的餐廳既然是『值得專程前往』,那麼,QUAY 也足以成為再訪雪梨的理由。 2012‧07(pictures taken by author, all rights reserved)*澳洲 Good Food Guide,中文解說請閱此篇 同場加映:主廚 Peter Gilmore 的「八種口感巧克力蛋糕」影片與食譜 延伸閱讀 |
|
( 休閒生活|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