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0/10/07 23:45:15瀏覽6272|回應6|推薦59 | |
這趟食趣盎然的旅程,其實始於一家從早到晚供應簡餐的旅館餐廳。入住旅館後飢腸轆轆、見到房裡一張宣傳單:『旅館餐廳即起下午供應 tapas』,顧不得是否那種千篇一律的旅館 Café、先下樓吃些東西止飢也好。 Restaurant《H1898》 下午三點,偌大漂亮餐廳《H1898》一個客人、工作人員都沒有,再看看傳單『下午一至四時提供 tapas』,沒錯啊?!等了一會兒,這才來了一位好像剛從 siesta(午睡)中醒來的服務生。選了個天窗下的陽光座,先來一杯 Sangria(也是後續無數杯之始),紅酒、橙汁、烈酒比例調得合口味,旅途之疲頓消。
Tapas menu 上有些菜名不像西班牙小吃,倒似新派創意西餐,既來之則安之、想吃就點。等待上菜時,來了一份招待的 Tapenade、麵包;自己加、抹,大概也可叫做一品 montadito,狼吞虎嚥下肚... 橄欖味強、好吃得出乎意料。 石墨色長碟上整整齊齊排著圓白生章魚片(Carpaccio de pulpo gallego),刀工不錯、賣相不凡。生食過不少新鮮可口的章魚,但這裡的醬汁尤勝各種醬油;菜單上雖寫著「馬鈴薯美乃滋」(sobre mayonesa de patatas),這蛋黃醬形體卻還沒乳化/emulsify、更近油狀,其中檸檬隱味跟章魚真配!此行第一道小吃就教人嘆服。
旅途中特別想喝湯,廣東煲湯甭想、那麼來一杯牛肝蕈菇卡布其諾(Cappucino de ceps)。這湯常見,也一如各地加了松露油、香氣撲鼻;另滿滿當地特產 Idiazabal 羊奶乳酪打出的泡沫、很是圓融。 酥炸脆皮鮮貝柱(Brick de vieira)的突尼西亞式酥皮(Brik/Brick)薄又脆、比春卷皮有意思,包在裡面的新鮮貝柱有日式天麩羅風,一抹醬汁竟是香茅味南瓜泥,煞費心思的美味小吃。吃到了第三道,雖然始終不像在吃下酒小菜,但樣樣好吃! 一般 tapas bar 的竹蟶(Navajas)或是蒸煮、或是鐵板上一熱(a la plancha)再簡單調個味;H1898 則取了蟶肉、與伊比利可火腿、菜蔬捲裹著炸,還襯了毫不含糊的黑松露味馬鈴薯醬汁。前面已頗有創意,最後這道竹蟶就達滿點了。
幾道精緻小菜放在任何標榜融合、創意(甚至星級)的餐廳也不遜色,價格雖比正式餐廳便宜些,但自然也倍於街坊 tapas bar。第一次遇上如此水準的旅館簡餐廳,雖然剛從巴黎飛抵巴塞隆納、腦中還裝著「好幾顆星」的味道,但仍驚艷不已。 數不盡可口路邊味 由旅館規格的餐廳到 Boqueria 菜市場中櫛比鱗次的吧檯、各博物館附近的觀光 tapas bar,巴塞隆納飲食與「酒肴」密不可分。這裡可能雖還沒到巴斯克區 San Sebastián 那般把美食當成了信仰的地步,還是隨處可感受到人們、店家那股對飲食跡近熱情的愛好、講究與自信。
或許是藍天白雲大海,或許是處處美景與藝術作品,讓人 relax、不挑剔?無論是特別值得一書的這幾家,還是隨機偶遇;不管是擠滿當地人的巷內小店,還是在門外努力招徠觀光客的大店... 此地家家有基本水準。
旅途中,如果想著念著只是回旅館吃泡麵,還是急著多蒐集「幾顆星星」;覺得巨大碟子上比例滑稽的那一小撮、或是堆得高到搖搖欲墜的「視覺系」食物才算佳餚美饌,那麼,未必適合一趟閒散隨興的「Tapas 之旅」。
但對於一個走到哪兒就吃到哪兒的好奇、饞嘴旅人,天堂大概不過就像巴塞隆納這模樣了。 2010‧06~09(pictures taken by author, all rights reserved,迷你系列完) 延伸閱讀 未成年勿飲酒 |
|
( 休閒生活|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