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舒伯特第九號交響曲《偉大》/終局與結語(Schubert Great Symphony)
2022/02/17 12:35:42瀏覽6336|回應9|推薦119

舒伯特第九號交響曲D944,有個副題"偉大",是為了與規模較小的第六號交響曲作區別,兩首同樣都是C大調,曾說要完成一首大交響曲的舒伯特,到此真的完成了他的願望,長期以來,因為手稿上的日期,大家以為這首曲子創作於他生命最後的1828年,經過研究,推測應該在1826年已完成,並題獻給維也納音樂之友會,希望能進行首演,但未被接受,只獲得一些報酬,1828年修改後又提了一次,可能有試演過,還是沒成功,就此被擱置,直到1839年舒曼拜訪了舒伯特的哥哥費迪南,才挖掘到這曲子的手稿,費迪南曾試圖請樂團演奏第四樂章,後由孟德爾頌在1839年,指揮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首演全曲。舒曼曾讚賞:"不知道此曲,就不明白真正的舒伯特" "天堂一般的長度" "四個樂章如同四卷長篇小說" "每個樂器像是解語花,可開口講話""貝多芬以後,讓人印象最深的交響曲"

這其實是我最早熟悉的舒伯特交響曲,二十年前就聽過沙瓦利希(Sawallisch)指揮Dresden State Orchestra的演奏,而且一聽就喜歡,雖然是先聽"未完成交響曲",但對其中的黑暗,內省有些害怕,反觀這首第九號的特質明朗外向,完全是為公開演出而寫的大交響曲,這兩者的差別猶如巴哈的聖馬太受難曲與b小調彌撒曲,一者偏主觀一者偏客觀,我都是喜歡客觀的那一個。舒伯特尊敬貝多芬,但也相當畏懼他,這首交響曲就是他克服恐懼,向貝多芬比肩看齊的作品,長度也遠超他過去交響曲最多演奏時間不超過四十分的規模,而到了一小時左右,而他連綿不絕的旋律,以及旋律由各個樂器呼應模仿的方式,讓聽者覺得特別漫長,且看擅長寫作短小歌曲的舒伯特,如何進入完全不同的大交響曲領域,並達至最後的理想與成就。

樂器編制為長笛,雙簧管,豎笛,低音管,法國號,小號各兩支,加上三支長號,以及弦樂五部,這些都與未完成交響曲相同,唯一的差別是定音鼓多了一個。



第一樂章 Andante - Allegro ma non troppo C大調

2/2拍子,序奏長達77小節,比第七號還要長,為他的交響曲之最。序奏主題由兩支法國號開始,總共八小節,特色是由主音C音回到C音,有很多附點節奏,而且在每小節第一個音都加重音記號,又是法國號,所以多少給人號角,甚至可說是起床號的感覺,而其前三個音C-D-E,其"先全音再全音"的性格與未完成交響曲陰暗的"先全音再半音"不同,也成為第一樂章最重要的動機(並非之後的第一主題),舒伯特想用這樣比較動機性而非如歌性的旋律開始他的交響曲,與未完成交響曲都有著名的三音動機,很有意思。

主題最後以弱音奏出(0:24),好像漸弱遠去消失,然後弦樂就進來了,管樂也模仿著此序奏主題(0:30),好像萬物漸漸甦醒,這主題逐漸開展,弦樂五部層次分明,尤其大提琴與低音提琴各奏出不同的旋律,是相當綿密的多聲部技巧,主題再由齊奏宣示一次喚醒(1:41),木管與之應和。

這三個音的動機與附點節奏得到開展,並且幻化成各種形式,到了降A音暗示要去較遠的調性(2:48),但結果只是更有力的回到C大調(3:24),又是由雙簧管演奏主題(3:31),做序奏最後的開展,一方面旋律拉得更長,但與之配合的弦樂卻用了很多三連音,音樂漸強,定音鼓以弱起的節奏助陣到強拍(4:19),更增刺激性,同為C大調,也帶有附點節奏,弦樂的第一主題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了(4:21)...

管樂與之應和(4:24),就像是其回音,但又是三連音,結尾也都是回到C音,算是序奏的某種變奏,或是說由其衍生出來的,他在第七號最後樂章的第二主題已經呈現過該技巧。附點節奏展現其能屈能伸的推進能力,帶著華麗與威嚴,猶如吹號後的軍隊進行,隨著主題與三連音融合在一起,開展也就結束,突然第二主題開始(5:16),瞬間轉為e小調,是屬調G大調的關係調,不用說又是他三度轉調法的傑作之一,其實這有啥難的?C大調與e小調主和弦根本就有兩個共同音~E與G,這樣還不夠親近嗎?但這主題卻是有點像是酒吧,或是小家碧玉的小調,與前面的第一主題大不相同,足可令人震驚,後來馬勒說他常在偉大的意念後會出現庸俗的東西,這沒什麼了不起,舒伯特早在這裡就實現了...

只是,我們也不能看輕這以管樂為主奏的曲調,因為也含有那個三音動機C-D-E(5:18),只是包裹在小調和弦裡掩飾其威嚴,在轉回關係調G大調後,氣勢又爆發了(5:38),莫札特式的音階流麗而出,讓人大呼過癮,三音動機由長號接續(6:22),給予引導,音樂不斷模進,在G大調又達到高潮(6:49),長號的聲部吹出第三主題,注意與序奏主題的相似性,更增圓滿,高音的弦樂氣勢凌厲但其實已近尾聲,附點音符再現,進入發展部(7:10),先是第一主題好像變個臉一樣,第二主題緊接在後(7:16),只是轉成大調,兩個主題漸漸融合,但性格的差異造成火花,終於造成三音動機在長號上激烈的出現(8:02),管樂也出現激烈的三連音,把樂章的主要因素融合,極為巧妙,即使又用三度轉調法到降A大調漸漸停滯(8:14),安靜下來,也是一樣的架構不變,三音動機不斷在各聲部出現(8:29),隨著把降A還原到G,保留主和弦的C音,就這樣回到了C大調。

第一主題幾乎不著痕跡的開始(8:56),與呈示部差距極大,但還是想用附點節奏的推進能力,但無奈剛開始的氣勢不足,轉到G大調後力盡,再用共同音G,以及從G-C的進行,竟然轉到奇怪的c小調(10:15),展開第二主題,這幾乎是一種失敗投降的感覺,但只是短暫的,因為從c小調到C大調,是很簡單的,果然就直接來了(10:49),呈示部的威嚴也跟著回來,就算又頓挫也沒關係,第三主題不偏差的以C大調大放光芒(11:59),再現部隨之結束。

尾聲立刻開始(12:23),先是弦樂附點音符的推進,管樂又以聒噪的三連音應和,一轉折出現了如第五號交響曲穿雲箭那樣的分解和弦上行(12:40),音樂開始穿雲飛翔,弦樂出現許多急迫的半音上行,長號卻是向下沉保持穩定,再吹出接力的第三主題(12:57),終於上升至燦爛的高潮,在其頂點朗朗奏出時值兩倍的序奏主題(13:44),這手法與第一號交響曲第一樂章類似,還加上烙印般的弦樂,是否為他回顧其青年時候?回首過往,一切滋味在心頭,他成功了,但也因為身染疾病而時日不多,最後的偉大宣示不但與其曲名相符,也告訴大眾(而不只是他自己):"無論怎樣,我將不朽",這絕對是西方交響樂中最感人的尾聲之一。



第二樂章 Andante con moto a小調

2/4拍子,是他交響曲中,規模最大的第二樂章,但與他大部分的第二樂章一樣,都是兩個主題交替的形式(A-B-A-B-A-尾聲),而所使用的a小調,是上個樂章C大調的關係調,反而是比較傳統的方式,那有些規律的節奏好像進行曲,上個樂章整然的軍隊好像到了晚上,成為遊蕩的士兵,讓我不禁想起舒伯特說的話:"不管在哪裡,我都是一位流浪者",這或許才是他的本質。

在短小的序奏後,雙簧管吹出了第一主題,要特別注意的是兩個重音(14:43)~或許比起旋律和聲轉調這些東西來說,這才是主要要素,也是造成比較僵硬的進行曲節奏的原因,流浪者,多半是身不由己...

另外這主題也有上個樂章滿重要的附點音符及上升音階,這如前所述是一種推進感,在這裡的進行曲也很適當,也伴隨流洩的第二小提琴音形,相當美麗,但大提琴與低音提琴的三十二分音符的連打音形(15:23),讓人想起第一樂章的定音鼓節奏,這裡好像隱身到暗處,並幫助曲子從a小調到A大調,並突然轉向下屬調E大調(15:32),帶著總奏的強音,一樣有附點音符,像是月光乍現,卻一直在大小調間掙扎,充滿明暗對比的效果(讓人想到馬勒第七號的第二樂章),兩個重音阻止了這些(16:03),在管樂的回聲應和後,第一主題又開始了,由長笛與豎笛互相呼應,又有回聲的感覺,像是夜晚的山谷,又轉到平行的A大調後,一切慢慢進入寂靜...

沒想到,卻出來一個更優美F大調的第二主題(18:15),這又是舒伯特三度轉調的傑作(轉調法前面已說很多,在此不贅述了),我們將深入的不是更幽暗的山谷,而是舒伯特更幽深的內心,這主題與第一樂章的序奏主題有許多相似點...小提琴與大提琴與低音大提琴精美的的三度和聲,又升了主音F(18:26),這是舒伯特慣用的手法,可將音樂的進行擴展到更廣的地方,可是,熟悉的感覺又來了,為什麼呢?因為像是兩個重音的節奏又出現(18:44),也一樣有管樂的回聲,並且在反覆後更加大力度(19:43),附點音符還加了花(顫音),遊蕩已然停止,該要呼應召喚的號聲了(20:44 這方式又讓人想起後來的馬勒),也是舒曼極力稱讚之處,說實在,這些手法都是能把第一主題及第二主題群擴展規模的方式,當然也可能有人覺得這些主題一再重複,似乎有點煩,但舒伯特在每次反覆時所做的變化是細微且有意義的。

回到第一主題(21:23),小號又吹出弱起拍的連打節奏,提醒我們第一樂章的整然與光明,弦樂後來又用此節奏加花裝飾,相當有趣,之後就大致與之前差不多,這其實是個陷阱...在兩個重音又截斷樂流時(24:04),我們以為應該會平靜下來,慢慢再接到第二主題,但這樣重複過多並非舒伯特的作風,他一定要來點不一樣的...沒想到這次管樂回應竟然變的激烈,實在始料未及,這可看作是對號聲的排拒,也是心靈自由的反抗吧...在不諧和的減七和弦背景下(24:19),代表推進或流浪意志的弦樂附點音符掙扎,加花的號聲則與之混戰,兩個重音與回應依然繼續,激烈擴張到更不和諧的九和弦,雙方都堅持了很久,最後升G,B,D,F全部都升半音到A,C,升D,升F,到達強烈刺耳的高潮,長號以升D與C呼應(24:57 ),這大概是舒伯特使用過的最不和諧的聲音:



.....在強調兩個音的撥奏後,升F還原,大提琴溫柔奏出第一主題的變體(25:13),是利用升D與C,與F做成的,幾乎不可思議的降B大調,好像在瓦礫堆中的存活者一樣,孤獨站立,連和聲也不支援,在F降半音到E,升D也還原到D後(25:49),E竟然直接被作為屬音,就來到A大調,雙簧管為了支援直接以B音進來,一下將原來的降B大調掩沒,讓我以為是雙調性,真的可用奇蹟來形容...第二主題開始(26:01),這首曲子,不,應該是舒伯特的作品中我最喜歡的段落就來了,這是如此深遠,優美到我不忍去分析,只能由心感受,多麼希望這樂章就這樣無窮無盡發展下去,不要再有別的了...但這怎麼可能,現實是殘酷的,隨著號聲又來召喚(28:20),第一主題又回來了(28:39),我不得不說這是十分煞風景的,但這就是現實,樂章最後還是以兩聲重音與其空虛的回應,拉長音遺憾的結束。

第三樂章 Scherzo. Allegro vivace C大調

3/4拍子,他詼諧曲典型的三段式結構。主部剛開始的音樂像是齒輪轉動,雖是C大調,但由G音開始E音結束,所以只是過渡的,注意又回復到第一樂章那樣的三音動機(31:12),而且每段旋律幾乎都是整然的四小節,轉到屬調G大調則出現三拍子的舞曲(31:36),將剛剛樂章的氣氛倒過來,用動感加以化解,經過重複後,直接升半音轉到降A大調(32:46),這大概是他最唐突,甚至是粗魯的表現了,然後又往上一直轉調,直到三個強音G(34:06),還意猶未盡,繼續玩耍,又回去降A大調(34:36),再用三度轉調法,將第三音C置換成C大調,好了我們又回到樂章剛開始的調性了(34:42),然後順理成章的結束,這種C-G-降A-C的進行,無疑是完全舒伯特的。

中段不好意思,還是要用四小節為單位,先是四小節法國號吹奏的同音E(35:22),再來其他樂器也加入吹奏同音E(35:25),才開始中段的主旋律(35:29),簡單卻帶有很多切分音,有些拖大家下來玩的感覺,形成盛大的舞會。又是三度轉調法轉到A大調,別忘了這是上個樂章最深邃的調性,這裡加添了歡樂,就像第六號交響曲最後樂章的第二主題一樣。這旋律更加興高采烈,定音鼓又打出弱起的拍子(37:16)~這就是告訴你,與我第一樂章還是相關的啦。但一不慎掉入小調,那同音E又跑來想要取代(37:30),卻被拒絕,又反覆一次後,才覺得膩了,才交給同音E(39:52),只靠著往上升三個半音到G,就又神奇地回到主部(39:59),音樂與前面一樣只是反覆減少,活潑律動的氣氛彌補了上個樂章的遺憾,最後乾脆的結束。

第四樂章  Finale. Allegro vivace C大調

2/4拍子,雖然長達1155小節,對終樂章通常比較短小的舒伯特來說是一大創舉,但由於演奏的速度快,氣氛也歡樂,所以不太會感到冗長。第一主題剛開始也有與第一樂章一樣的三音動機~但這次不是級進的C-D-E,而是跳進的C-C-E(43:26),再加上後面的G,形成C-E-G,不過與第一樂章一樣都會回到主音C,這就形成整個樂章的主要架構,也有第一樂章那一堆三連音,展開有些複雜,但最後還是歸於C音(44:01),這讓我們有回到第一樂章的感覺:

也有他所喜歡把主音C升半音的方式(44:22),隨後把剛開始的三音動機(也就是第一主題)與三連音的次序對調(44:25),並再結束於主音C。

有趣的是第一樂章的三音動機(44:44),以及附點音符節奏也回歸了(44:46),音符輕快跳躍著,並在最後轉往屬調G大調,第二主題在兩小節半的休止符後開始,木管吹出幾個同音(45:18),還是G大調,這樣的手法已是他的作品中相當傳統的,出現與第一主題一樣跳級的旋律,弦樂部分也繼續第一主題的三連音進行,以維持從開頭的動能,但舒伯特不可能停留在傳統那麼久,你看~一個和弦變換(保留B,升D,降G),直接就從G大調轉B大調(45:39),又通過b小調故意示弱,以此橋接G大調盛大的回歸(45:55),這都是亮點。不要忘了,這個主題與第一主題剛開始都是跳進,最後又都會回到主音收束。
小結尾剛開始就是附點音符往上推進(46:16),比第一樂章更加強力,又加以小調作為對比(46:24),這樣的先蹲後跳產生出幾乎是飛躍的附點音符節奏(46:29),主旋律則是第二主題的最後一句,之後高音樂器都拉長音,讓低音樂器往下走,把空間整個拉開(47:05),又聽到管樂奏出一堆的三音動機,待一切平靜後,豎笛吹出第二主題的最後一句(47:38),開始發展部,有人說與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的快樂頌主題很像,我倒覺得還好,搭配的也同樣是附點節奏,終於進入高潮,第二主題一樣是G大調(48:31),但與呈示部的歡樂不同,反而顯得威武,與三音動機巧妙結合(48:34),法國號與小號,長號強力吹奏,真的與後來的布魯克納或是馬勒都很相像,然後就慢慢轉弱,雖然三音動機還是很銳利,但附點音符的節奏改為向下(49:13),在谷底G音才又往上跳躍(49:30),又把G音最為降E大調的第三音,第一主題以降E大調開始再現部(49:54)。

注意銅管演奏像是鐘聲一樣的音響,這其實就是第二主題開始的那幾個同音啦,至此與第一主題已經結合了,隨後與呈示部有極大差別,開始了所謂天旋地轉的音階與轉調,先到了F大調(50:43),又到E大調(51:14),均是與降E大調相差甚大,乾坤倒轉,急轉直下結束後,立刻把第三音升G還原(51:39),這幾乎是有點頹廢了,開頭的嚴肅到此完全瓦解...聽說這個第二主題在倫敦排練時曾讓樂手嘲笑,不願演出,但這難道不是二十世紀音樂的某種先聲嗎?...

好了,E大調就這樣轉C大調的屬和弦G(51:40),注意沒有B音,所以有點空虛頹廢,但我們還是回到了主調C大調,符合奏鳴曲式的原理,當然中間還是一樣有轉到別的地方,但都只是波瀾罷了,大致與呈示部的進行差不多,在先蹲後跳後,附點音符的飛躍音形又在弦樂出現(52:50),與第二主題結合。尾聲也是從跳進的三音主題,也就是第一主題開始(54:00),第二主題又與飛躍的附點節奏結合,這次更高了(前次到G,這次到降B),終於到主音C(54:23),但又飛到D音(54:36),又到更高的G音(54:49),曲子也到了絕頂之境,在數次回到低音強調主音C,來交代第二主題的同音,其巧妙讓人嘆為觀止,就此盛大的結束。

舒伯特已能用節奏,或是短小的動機以開展整首交響曲,而不是只一再重複歌曲式的旋律,第四樂章就是最好的證明,常常是無窮動的,活潑到甚至有點趾高氣揚,這是克服困難後的無拘無束,樂曲雖長,但聽起來一點都不會無聊,加上旋律的優美與動感,個人喜歡的程度超過貝多芬任何一首交響曲,也可以與後來的布魯克納與馬勒做比較。

布魯克納與他的相似處是兩人的九首交響曲大致都是同一個模式,其中第二樂章與第三樂章,兩人的布局方式幾乎是差不多的,但舒伯特喜歡的第一樂章序奏,布魯克納除了第五與第九交響曲外,皆未使用,而通常把重點放在第一樂章的舒伯特,也與愛放在最後樂章的布魯克納顯然不同,其實,我以為馬勒更可以說是舒伯特在交響曲方面的繼承人,第一,兩人都是藝術歌曲專家,也愛把歌曲放入交響曲式中。第二,馬勒的孤獨感與舒伯特的孤獨感有某些相似之處,兩人都認為自己是在世上的流浪者,若看看舒伯特未完成的第十號交響曲第二樂章草稿,算是馬勒的先聲。第三,舒伯特喜歡的光影變化,大小調唐突轉換,馬勒也很擅長。最後,馬勒重點放在第一樂章交響曲不少,就拿第七號來說,其中的不少手法都與舒伯特的"偉大"有呼應之處,德布西曾稱馬勒的復活交響曲"有舒伯特的臭味",當時是貶抑,如今看來是讚辭,舒伯特雖三十一歲就告別人世,但他所達的成就斐然,也有後人將之傳承,延續不同於貝多芬風格的新奏鳴曲式,也昭示浪漫樂派的開始。


把舒伯特九首交響曲的文章都寫完了,這陣子都聽他的音樂,也到了要暫時告別他的時刻,是開心也滿感傷,期待與他再會的一天,在此謝謝各位來訪的朋友。

文/夏爾克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atsubery&aid=171701531

 回應文章

四妹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3/10 16:52
如此這般連載,小的立馬下午也把舒伯特聽起來
夏爾克(ratsubery) 於 2022-03-15 11:38 回覆:
我寫完後的幾天也都在聽舒伯特,直到俄烏戰爭打響...還是聽蕭士塔高維契了奸笑

深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3/10 04:05

太佩服了,舒伯特九首交響樂都被你拆解了,尤其是未完成跟偉大!重頭到尾我又聽了一次舒氏第九!

若再遇見舒伯特,一定要寫寫管弦五重奏 Quintet,鋼琴鳴奏曲 B Flat Major D960....

夏爾克(ratsubery) 於 2022-03-15 11:37 回覆:
好希望弟好久不見,我這幾天也忙碌沒有上來,好吧,下次再寫舒伯特,一定要寫這兩首曲子的文章,都是最讓人感慨不已的晚期作品,

巴拿巴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奇妙的巧合!
2022/02/26 12:06
夏兄平安,

舒伯特第九的第一樂章的序奏有77小節真是有趣
耶穌基督也教導我們饒恕別人要77次(有的版本做七十個七次)
毋寧是奇妙的巧合😊

敬祝平安健康
連假愉快
福杯滿溢!

主內巴拿巴敬筆+_+
夏爾克(ratsubery) 於 2022-03-05 20:50 回覆:
這個七七小節經由巴兄的解釋,讓我更有感了,真如天啟一樣,太感謝了,幾天沒上來了,問安。

Sir Norton 黑幫哪裡黑?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2/25 22:40
Schubert常是我實驗室裏播放的背景音樂,可見老中靑都能欣賞他的曲子,我喜歡他的多產和能量,三十一年的生命即創產六佰多首的各類佳作。🦚🦜🦩
夏爾克(ratsubery) 於 2022-03-05 20:49 回覆:
舒伯特的音樂發乎自然,行進美妙,但又有身為人的快樂與憂慮,算是很獨特,又普遍的。

芊汩【七月的牛眼有點懵】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2/24 20:37
最近發文動作好快, 年終奬金一定領得不少齁
那叫悠哉^^
夏爾克(ratsubery) 於 2022-03-05 20:47 回覆:
漠漠晚安,是因為要去聽音樂會所以趕快把舒伯特交響曲的文章寫完啦,最近忙碌,較少上來,問候喔。

夏爾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2/21 10:29

感想一

剛在衛武營音樂廳,聽完了NSO早場的舒伯特未完成與第七號交響曲,第七號絕對是我聽過最好的演奏,而且還用了溫加納的版本,氣勢凌厲,音色絢麗,雖有人說溫加納把這首也“沒完成”的交響曲補寫的像布拉姆斯,但這有什麽不好嗎?精彩才是最重要吧。經過這場,我變成指揮張尹芳的粉絲了,第七號或許是比未完成交響曲更偉大的作品,可惜舒伯特沒寫完,唉。(但這場上半的“未完成交響曲”第一樂章呈示部沒反覆,聽了不太習慣,速度又太快,樂章變的好短,悲劇感不夠啦)

剛在衛武營音樂廳,聽完了NSO早場的舒伯特未完成與第七號交響曲,第七號絕對是我聽過最好的演奏,而且還用了溫加納的版本,氣勢凌厲,音色絢麗,雖有人說溫加納把這首也“沒完成”的交響曲補寫的像布拉姆斯,但這有什麽不好嗎?精彩才是最重要吧。經過這場,我變成指揮張尹芳的粉絲了,第七號或許是比未完成交響曲更偉大的作品,可惜舒伯特沒寫完,唉。(但這場上半的“未完成交響曲”第一樂章呈示部沒反覆,聽了不太習慣,速度又太快,樂章變的好短,悲劇感不夠啦)剛在衛武營音樂廳,聽完了NSO早場的舒伯特未完成與第七號交響曲,第七號絕對是我聽過最好的演奏,而且還用了溫加納的版本,氣勢凌厲,音色絢麗,雖有人說溫加納把這首也“沒完成”的交響曲補寫的像布拉姆斯,但這有什麽不好嗎?精彩才是最重要吧。經過這場,我變成指揮張尹芳的粉絲了,第七號或許是比未完成交響曲更偉大的作品,可惜舒伯特沒寫完,唉。


龍公主 白雲歌送劉十六歸山/ 美琪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2/20 03:16

愈來愈愛聽交享樂了

可以看出您對舒伯特的喜愛

能把這九部 一一寫來 真要對它有很深的喜愛

再次謝謝你的介紹

夏爾克(ratsubery) 於 2022-02-21 10:24 回覆:
其實這是為要參加衛武營的舒伯特圈子活動而寫的,這次寫完了九首交響曲的文章也聽完了九首交響曲,超開心。

夏爾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2/18 10:15


lillia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真巧.....
2022/02/17 14:55
最近也在聽舒伯特呢....
謝謝分享~
日安!
夏爾克(ratsubery) 於 2022-02-18 10:09 回覆:
其實我剛開始是為了聽衛武營的24小時瘋迷舒伯特才寫此系列文章的,但後來越聽越入迷,也越寫越起勁,經過此次後,我已從對舒伯特沒有很喜歡,變成他的粉絲了,也祝妳聽舒伯特開心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