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的b小調未完成交響曲,作品編號D759,在舊舒伯特全集中編為第八號交響曲,於1822年,他25歲時完成第一與第二樂章,1865年由指揮家賀貝克(Johann Herbeck)首演,此時舒伯特已去世37年了,1867年第一與第二樂章出版,1885年舊全集列入未完成的第三樂章草稿,第四樂章則從無蹤跡。 舒伯特寫作此曲可能是因為好友休頓布雷納兄弟(Anselm & Joseph Huttenbrenner)推薦他成為格拉茲一個音樂協會的會員,舒伯特答應致贈一首交響曲作為回報,但後來兩兄弟並未把樂譜給音樂協會,原因不明,可能因為只完成前兩樂章,須等完成全四樂章才行,也有人說舒伯特已完成四樂章全曲,但因為急著寫作委託的"羅莎蒙"劇樂(Rosamunde),只好把第三第四樂章要回來,好進行改編,這從羅莎蒙的第一幕間奏曲是與未完成交響曲同編制,還是同調性可證明,總之,這真是千古之謎。 至於我個人的看法,還是要從完成的第一及第二樂章來判定,若已完成他的意念,也就沒必要寫到四個樂章,而且舒伯特本來就常常交響曲寫不完,因為沒有上演機會,大多是為了理想而寫,隨興所至,有沒完成不是那麼重要,他生前出版的作品也不是沒有,尤其是歌曲與鋼琴曲,這些都可以為他帶來立即性的收入,但演出耗費巨大的交響曲就沒那麼普遍了...(這並不奇怪,直到二十世紀初,寫出極受歡迎的第一號交響曲的英國作曲艾爾加,還抱怨交響曲不能帶給他實際收入,何況一百年前的舒伯特呢) 樂器編制是長笛,雙簧管,豎笛,低音管,法國號,小號各兩支,加上三支長號與定音鼓,以及弦樂五部。 VIDEO 第一樂章 Allegro-Moderato b小調
3/4拍子,剛開始就由大提琴與低音提琴齊奏出聽來相當低沉的序奏,由主音b開始(b-升c-d,先升全音再升半音),對稱式的先上升,後下行,再上升,到屬音f,然後直接回到主音,雖然這旋律聽來有些恐怖,但不是弱起拍,進行也很古典,有人認為這樣的對稱為"鏡像 "。
主音後是一堆淒風苦雨的小提琴音符(0:18),注意低音部弱起的三短一長 節奏,類似敲打的音型,但和聲始終在本位b小調三和弦,第一主題 由雙簧管與豎笛齊奏 (0:26) ,和聲剛開始不變,然後才轉成第三級的大三和弦(0:33),好像是被施捨的一樣,大三和弦反而變成了不和諧的大十一和弦,受到法國號的衝擊(0:39),還是又回到第一主題開始,敲打的節奏終於敲醒了淒風苦雨(0:54),什麼大三和弦全被瓦解,被迫回來到原來的b小調和弦(1:11)。
然後帶有圓滑奏的法國號平和響起,這次被沖擊的不再是大三和弦,而是小調,用b小調的第三音d,作為G大調的第五音,一下就解決到G大調,因為b小調主和弦有升F,剛好可解決到G,兩者又有共同音,不像他過去愛用的三度轉調那麼不傳統,也沒突變,豎笛與中提琴奏出G大調三和弦,又是弱起的敲打音型,第二主題 在大提琴響起(1:24),浪漫的氣息直撲而來: 這其實類似第一主題的大調形式,並有他愛用的將主音 G 升半音的進行(1:34),反將第六級的和弦E變成大調,並加入五級的D成為糾結的屬七和弦,旋律則是A-D-G-C的四度推移,有人認為這是最完美的旋律,值得大書特書。另外,這樣升主音,可讓音型迴避掉序奏恐怖的先升全音再升半音的模式,而是變成先升半音,我個人以為這是對恐怖序奏的逃避,其實第一主題也是這樣。
然後此旋律又由小提琴重述一次(1:42),並加入大提琴的回應,相當優美巧妙,但達到升f音時卻突然終止~竟然出現總奏的c小調和弦(2:00),真是嚇死寶寶了~要知道,升f音與c音構成所謂的魔鬼音程增四度關係,舒伯特一定是有意為之,以表現驚嚇恐懼,真是像遇到鬼了,然後是表達減七分解和弦的上行,直到降b,然後解決到a,開始第二主題後段的屬七和弦結構,藉由四度與三度轉調(此時法國號發出刺耳的屬七和聲),回到G大調(2:39),敲打的音型自此毫無忌憚,一定要確定在G大調才甘心,第二主題利用短暫的時間飛翔,然後就下降到地獄的深淵,序奏再次開始(3:26)。一切從頭來,沒得躲避,呈示部的第一第二主題又重複一次了... 發展部開始(6:58),序奏轉到了e小調後出現,這是G大調的關係調,猶如惡魔躲了很久,換了個樣子現身,其恐怖的能量終於散發出來,無可逃避,只好掙扎,向著突破的象徵升G音前進(8:02),但仍被 可怕的 減七和弦打斷(8:15),劫後餘生而氣喘吁吁,但e小調毫不留情,像最後審判那樣嚴肅宣告罪刑(8:42),先升全音再升半音又開始了,三支長號開始大鳴大放:
那些樂章開始淒風苦雨的弦樂成了狂風暴雨,掙扎到e音又出現(9:21),卻由共同音轉為C大調大三和弦,這是神奇時刻,魔鬼像是弄巧成拙了 ~經過跳躍後到了D大調(9:44),再經上升音階,以及三級大和弦的f-升a(這其實表現有些誇張),解決到關係小調b小調,再現部b小調第一主題開始(10:03),只是這次轉往D大調,也不是一直往上,而是在往上後下行(11:03),顯得鎮靜了些。然後如呈示部一樣,上升四個音到D,第二主題又由D大調開始,這次由明亮的長笛奏出弱起的敲打音型(11:13),驚嚇雖又出現(12:00),但相比呈示部好多了,至少沒有恐怖的增四度,經過掙扎,轉到下面三度的B大調(12:53),在小小的鬆口氣後,還是從B音開始,出來的卻不是 B大調,而是 序奏的b小調(13:25),我們還是躲不掉的...序奏形成了弦樂的模仿,連小提琴也逃不過此恐怖旋律,在最後一次激情抵達主音b後(14:12),以四個巨大的 b小調 和弦,悲壯進入宿命的結局。
第二樂章 andante con moto E大調 這個樂章又是三拍子,在他的交響曲第二樂章是首次,也是首次兩個樂章都用三拍子,加上從上個樂章最後的音b,直接到e音,有點還在進行的錯覺,但還是A-B-A-B-A-尾聲 的形式, 如他過去的第二樂章 。剛開始就是法國號的持續聲響,配上低音大提琴的撥奏,我們進到E大調的安寧時刻,所以第二樂章也只是暫時逃開了,第一主題 很快出現,也具有長長的圓滑奏(14:59),刻意排除低音提琴,去掉重負,顯得輕盈,我們得以作個深呼吸,就像暫時的喘息:
但增六和弦又出現(15:29),解決到上個樂章的b音,還是讓人無法完全安心,還好有安慰的擁抱,雖一下轉到小調(15:41),這次卻處變不驚轉回大調,展開冷靜到麻木的儀式(16:24),第一主題又用管樂重述,漸漸收尾,第二主題 是關係調升c小調,由豎笛孤獨而悠長的奏出(17:46):輕微騷動的弦樂有半音的下降(18:08),並在結尾靠著皮卡第三度突然轉到升C大調(18:22),也是異名同音的降D大調,色彩變換微妙,漸漸進入一種雙簧管與長笛交替的田園風後,突然以強音回到升c小調(18:55),由弦樂奏出強力的第二主題,配上時值增加的長號也演奏此一主題,田園風格被破壞殆盡,如同第一樂章發展部的暴風,我們還是逃不掉第一樂章,最後還把主音升C解決到D(19:26),成為D大調,並靠著四度轉調D-G-C(這已是他比較傳統的了),到C大調結束,第二主題自此度過危機,這樣的手法讓我聯想到後來的布拉姆斯。 然後就是他擅長的三度轉調法,轉為E大調主和弦,回到第一主題(20:38),前面與第一次大致相同,只是結尾變成A大調,這種四度轉調在前面很多了,第二主題就理所當然以平行調a小調展開(23:26),這次由雙簧管孤獨的開始,仍由豎笛接手後,大提琴奏出抒情的旋律(24:11),轉到A大調,又突然到a小調(24:36),方式與前面相同,長號節制了許多,但把恐怖的音階交給其他樂器,還好這次比較可控,轉回了平行調A大調,但隨後又跳到可怕的增四度升D(25:12),第一樂章的驚嚇又來了,但舒伯特順勢將之解決到主調E,魔鬼退散了嗎? 這次的第一主題重述更巧妙了,是直接到增六和弦,且豎笛與低音管都持續著(25:19),真可說是鬼斧神工,在又得到擁抱安慰後,第一主題照自己的路走,達到總結,還把第二主題也融入(26:27),雖想轉調,但被溫柔拒絕後,擁抱的搖曳音型獨舞,以寧靜延長的E大調和弦結束此樂章,因為也含有B音,我們可當作將第一樂章的b小調淨化,這樣已很完整了。 這是他到目前為止最長的第二樂章,又是大調,而 第一與第二樂章都是三拍子,而從第三樂章舒伯特通常都是用大調三拍子來看,會變成三個樂章都是大調三拍子,這也可能是他寫不下去的原因吧?舒伯特曾說想要寫作一首大交響曲,先前的第六號,與未配器完成的第七號都是嘗試,而這兩首都是大調,他想完成的大交響曲推測也是大調,這從日後也可證明,而這首"未完成"是b小調,作為他的大交響曲來說是有點不可想像的,當然日後有許多作曲家與學者"幫忙"完成第三與第四樂章,尤其第三樂章有鋼琴草稿,但都很難令人完全滿意, "未完成"實際上是已完成了, 舒伯特的作曲更是難以模仿,在通往大交響曲的道路上他只能孤軍奮鬥努力不懈,終於到了要開花結果的時刻。
文/夏爾克 本文上接:舒伯特第七號交響曲D729(溫加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