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12/21 12:41:50瀏覽3533|回應2|推薦86 | |
舒伯特八重奏的手稿 將這兩首作品放在一起是滿有趣的,因為它們都是八重奏~算是室內樂定義下很大的編制了,所謂的八重奏,就是有八件樂器,由八個獨奏家演奏,合在一起的音樂。 先看舒伯特的八重奏D803,他的八件樂器分別是單簧管、低音管、法國號、兩把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有管樂也有弦樂,編制與貝多芬著名的七重奏相似,唯一不同的是多了第二把小提琴,但兩曲都是六個樂章。 這首八重奏於1824年3月創作,由當時著名的單簧管演奏家Ferdinand Troyer委託,他希望能有與貝多芬著名的七重奏類似的作品。首演是在Troyer的雇主魯道夫大公的家中(貝多芬的大公三重奏就是獻給他的),第一樂章的主題來源於舒伯特的歌曲流浪者《Der Wanderer》。第四樂章變奏曲主題則來自舒伯特的歌劇”薩拉曼卡的朋友”Die Freunde von Salamanka",注意那首《流浪者》,舒伯特至少在三個作品中引用了這曲調,除了這首外,他最後的奏鳴曲D960,與鋼琴大曲《流浪者幻想曲》也有用,都隱隱流出流浪者的悲苦,與浪漫。 但沒想到~一年後的1825年,比舒伯特小12歲的孟德爾頌,就寫出了降E大調弦樂八重奏(Mendelssohn string octet),當時他才16歲!而這首本來只是習作的曲子,後來卻成為名作,編制為兩組四重奏形式,也就是 兩支小提琴+一支中提琴+一支大提琴 都乘以二(因為是弦樂八重奏,當然沒有管樂器) 將這兩首曲子比較一下:舒伯特的八重奏是類似嬉遊曲的多樂章形式,上可追溯到莫札特K563,雖然也有嬉遊曲的娛樂性,但也有高度的藝術性。而孟德爾頌的則是四樂章形式,非常類似於交響曲。舒伯特使用了管樂,音色變化多端,孟德爾頌的則比較凝練,更重視結構上的精巧完美,不過兩首曲子的重點都放在首尾樂章,規模也都很大,其他樂章比較簡單,我們先來聽聽孟德爾頌的吧,範例是由著名小提琴家海飛茲擔任第一小提琴的1961年錄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rITNrgQHuE 這個第一樂章很複雜,不過形式工整,4/4拍子,奏鳴曲式,第一主題也是四小節。小提琴由弱起拍子主奏的第一主題就是滿典型的起-承-轉-合: 且前面都用降E大調主和弦音階,其他的樂器也都是用主調和聲,包括許多樂器的震音,嗡嗡嗡的當作背景,與第一小提琴的奮發向上成為強烈對比,也確立了此樂器特立獨行的地位,也是全曲最重要的旋律樂器。 過門又是一個弱起樂句(00:40),由中提琴等與小提琴接應,看來要轉到第二主題了?但奇怪的是並沒有,反而第一主題轉調再來一次,才滿意的轉到第二主題的降B大調(2:05),這是一個浪漫的,比較簡短的三小節長度旋律,第一主題還與之接應,相當有趣,隨後我們可以聽到兩支大提琴各行其是~一個拉出深沉旋律,另一個撥奏,第二主題得到更好的發展,第一小提琴就奪回了主要位置(3:15),並以回到主音確定降B大調(3:26),配合大提琴部分的第一主題,呈示部就這樣結束,並再反覆一次,就七分鐘過去了耶… 發展部其實也是這兩主題,與過門主題的轉調與結合(7:29),等於有三個主題在玩,更有意思,還有因為都是弱起拍子(從第二拍開始),第一拍休止,變成四拍子中的三拍子效果(8:01): 音樂沉寂下來,又靠著第二小提琴與中提琴的策動(9:39),到達相當激動的共同齊奏段(八支樂器一起!),就到了再現部(9:58),第一主題仍以降E大調出現,而為了讓第二主題也在這調性,竟然省略過門部分直接就到第二主題!(10:26)~好啦,我明白這樣不是偷懶,而是不要讓曲子太長~畢竟已經十分鐘了耶!... 有趣的是~過門主題還是出現了(11:36)!原來不是省略,而是調個次序…也拉長了尾聲的部分,此樂章以第一小提琴演奏第一主題結束,不得不說,孟德爾頌這首早期作品就已經非常有創意且動聽了,所以不要再相信很多人說的~他是個保守者這奇怪的話了。此樂章就佔了十二分鐘,幾乎是全曲接近一半了…!
再來聽聽舒伯特的八重奏,此時他雖才27歲,但已是圓熟的大師了,範例是著名女小提琴家Janine Jansen和她的朋友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Qs-_kMsO_w&t=3024s第一樂章,與孟德爾頌的都是4/4拍子,剛開始確有些奇怪~好像有些混沌…主題在哪呢?其實,這是舒伯特愛用的”序奏”方式,尤其是在交響曲中使用更多,由此看來,舒伯特真的有些交響曲的意圖在裡面。當然,可能是此曲模範的貝多芬七重奏也使用了序奏,只是不像舒伯特那麼不和諧,遊蕩那麼久而已... 三支管樂器與低音大提琴雖然都奏出了主音F(單調的讓人覺得有些煩),但弦樂,尤其大提琴卻是不在主調和聲內的音階,形成了半音下降,剛開始就有種神秘感,還來了個他愛的三度轉調到降A大調(0:57),然後又去降b小調(1:20)…整個就是遲疑&混亂,然後我們聽到單簧管一直吹出八度上升音階(1:26),這將是後面的重要動機,又通過降b小調的屬調f小調,再到主調F大調,終於確立,就此轉到快板(1:49),序奏結束,伸縮自如附點節奏的呈示部第一主題開始了。 這主題得來不易,但在前面的積極後,卻是比較消極的半音下降(注意好像進進退退的附點節奏)。因此等到關係調d小調的第二主題(2:37),前面單簧管的八度上升,也限縮到六度上升,但也抒情浪漫多了,結尾到F大調的屬調C大調,讓氣氛更清朗(2:54)… 然後就是舒伯特式的一下大調,一下小調,好像再穿過雲霧,一下光明一下陰暗那樣,仍是愉快的旅行,尤以第一小提琴活潑的旋律為代表(3:46),注意這旋律在最後樂章將有妙用…管樂之間的呼應也很有趣(4:18),然後又聽到他們演奏持續音時,就是小結尾了,然後呈示部再反覆一次(5:16)。 發展部又由管樂器的持續音開始(8:32),先是附點音符上升的第一主題,再來是第二主題(8:53),但弦樂又將之擴大到八度上升~毫無疑問,序奏的混沌也跟著回來了(9:16),氣氛緊張起來,隨著第一小提琴奏出八度上升,第二小提琴卻是第二主題正常的六度上升(9:55),顯得孤立無援但也自得其樂,等到其他樂器都來支援時,我們也到達了再現部(10:50),剛開始與呈示部差不多,第二主題則轉到了g小調,這樣特別的轉調帶來一種黑色幽默...特別是由低音管奏出時(11:50),其他樂器也趁機都來當主角一下,又返回F大調,第一主題隨後出現,眼看就要尾聲了,舒伯特卻用單簧管,再次奏出了第二主題,造成了尾聲擴大,與依依不捨的效果,效果很美麗,也填補了再現部第二主題沒在主調F大調的遺憾。 這兩個第一樂章都是很有創意,且大規模的奏鳴曲式,也都是很棒的開場。再回到孟德爾頌的八重奏,經過大概六分鐘短小精緻的行板第二樂章,與整首曲子最有名,據說靈感來自歌德名作”浮士德”,像是小惡魔到處飛竄的詼諧曲第三樂章後(18:26),八位演奏者的默契已充分考驗,來到了急板的最後樂章,這是八聲部的賦格曲(22:46),從大提琴開始奏出快速的十六分音符,與第一樂章第一主題同樣是弱起拍子,這第一主題從最低到最高,演奏了八次(開始是從E音,到B音的循環四次),每個樂器都分到了,在最高點由第一小提琴奏出明顯的對旋律(23:01),有人說是引用自韓德爾”哈雷路亞”大合唱的著名旋律~從B音又回到主音降E,明確回到第一樂章的降E大調~這事實上是等下二重賦格的第二主題,經過很乾脆的連接段,第一小提琴又奏出賦格主題(23:22),其他樂器震音,也符合第一樂章的剛開始… 後來我們又聽到一個很熟悉的旋律(23:57),這不是很像第一樂章的第二主題嗎(23:57)?連調性都是降B大調,哇!這簡直就是後來李斯特與法朗克常用的”循環主題”的先聲了! 這旋律再度出現,讓我們加深印象後,第一小提琴又奏出賦格的第二主題(24:23),並與第二小提琴的賦格第一主題嵌合,但一開始沒有完全搭配,直到換回第一小提琴演奏第一主題(24:57),又奏出反向的第二主題,真正展開了二重賦格曲,但這只是剛開始,在我們驚訝這樣也可以搭起來時,第一小提琴奏出了原來的賦格第二主題(25:15),主角才正式現身,我們可聽到第一主題&第二主題從各聲部冒出來,追蹤這些神出鬼沒的聲部實在是一大樂趣,後來乾脆的連接段又出現(26:21),這比較偏和聲式的段落,巧妙的讓賦格有更多發展,也帶來非多聲部音樂的變化,我們可從他晚年作品神劇”以利亞”的終曲大合唱中,再次見到類似的布局。隨著第一樂章第一主題的上升音型又出現(27:13),圓滿的結束了這首曲子。 不用說孟德爾頌在這個終樂章,展現突出的創意,幾乎可說是後來”循環主題”的先聲,而賦格部分的精密華麗,完全可用巧奪天工來形容,繼承了巴哈的技法,也預告了未來優秀的宗教合唱作品。那舒伯特八重奏的後續呢? 依照慣例,這最後樂章應該也是F大調,剛開始大提琴與低音大提琴就演奏F音的顫音(50:24),這又是舒伯特的慣用手法~把主音先提示出來,但和聲卻加以否定,從而造成混沌的效果,這又是一個序奏,單簧管與法國號等吹著難以理解的狹幅音程上上下下,暗示著d小調,主音當然是D,F音不過為其第三級而已...小提琴繼續著顫音,讓人覺得恐怖,這是不是很像他最後鋼琴奏鳴曲D960第一樂章的那些低音顫音呢? 最後是靠著半音下降,抵達了c小調,就直接到其下屬調F,氣氛漸轉為光明,就到了我們要的F大調了,這過程相當曲折,難搞... F大調音階出現(51:53),隨後第一小提琴就奏著第一主題(52:11),狀似輕鬆,帶有可愛的加花顫音,卻包含著大量的半音,以屬音和弦C造成半終止,然後就以這調開展第二主題,還是帶有滿可愛的顫音加花(53:29),卻與序奏的狹幅音程很有關係,這整個就是個讓單簧管耍可愛的段落,有許多有趣但突兀的漸強,小結尾是將第二主題擴大,到C大調主和弦終止。 非常乾脆,隨後就是發展部(54:41),雖然從C一下掉到降B(好像從教堂一下跑到了菜市場),還是一堆帶著加花顫音的旋律,大致是第一主題的變體,造成一首小賦格,隨後變成很隨意的進行,幾乎可說是沒考慮到所謂的流暢,只是不斷模進,到了升C音後,直接變成升C小調的奇特音階(55:10),卻又意外的,生硬的轉回了關係調E大調(55:19)?(像是小孩把玩具玩壞,卻又硬說沒有壞..!) 第二主題像大人一樣沉著以對,就以E音為底(55:26),序奏那些狹音程也跟著來了(55:56),兩者之間是夥伴,注意顫音加花變成在低音,但E是F的導音,只要輕輕一推,就無法阻擋第一主題以主調再現的光輝(56:06)!原來是這樣! 停下來後,顫音又出現,這次是在中提琴的C音上(57:03),還是被當作第五級音,強硬把第二主題也歸成F大調,接下來的進行也和呈示部一樣,都是擴大表現,最後正確定在主調F大調終止(58:16),尾聲要開始了吧? 但顯然強摘的水果不甜,此時序奏的顫音又出現了(58:23)!那些奇怪的音程又在蠢蠢欲動了,第一小提琴還加了往上的音階~不用懷疑,這就是第一樂章那接近小結尾的活潑旋律,這時卻變得好像掙扎哀鳴一樣,相當有意思,也證明了舒伯特還是希望首尾樂章能相互聯繫,然後又歸於C音,藉此轉到下屬調F大調(與序奏時差不多),讓第一主題順理成章出現(59:05),就這樣直衝到樂章結束,但因為陰暗的顫音出現太多次,難免像是黑色喜劇,還是盡速逃避,趕快結束吧! 舒伯特的寫法,我只能以高深莫測來形容,較之於貝多芬,莫札特,孟德爾頌,他繞的圈子與陰影,實在太多了,同樣的嬉遊曲式的寫法,舒伯特講求的不只是好聽悅耳,娛樂他人而已,而是要表現他自己,這點連貝多芬都難及,最後樂章帶的不順暢與笨拙,證明了他不是個單純寫音樂的人,而是把音樂當成表現自我的媒介,那些演奏上的問題,與他人抱怨重複的冗長,他就沒那麼在意了,而這樣的特殊性,是我喜愛舒伯特之處,也更加妙趣橫生。這次就到這裡,下次再聊了,先祝大家聖誕節快樂。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