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2/03 18:53:53瀏覽4566|回應2|推薦89 | |
舒伯特第五號交響曲與第四號交響曲同年,於1816年9月作曲,10月完成,但與第四號交響曲大異其趣,反而像是莫札特的作品,簡單明晰,在1816年10月,舒伯特的日記寫下了對莫札特的頌讚。第五號與第四號一樣,可能是為私人演奏會而作曲的,當時他在此樂團演奏中提琴,但初演日期不明。 第五號交響曲的編制較他以前的交響曲都小,豎笛與小號,長號,連定音鼓都被省略,讓整個樂團的音色顯得相當清澈,接近室內樂團,但聽起來並沒有音響單薄,感覺規模也沒縮減,相當有趣。 B段主題是降C大調(9:27),事先藉由探索性的音階,這調看來奇怪,但其實是與降E大調形成三度關係,就讓降E大調暫時下去休息吧,但過程有相當多的曲折與遲疑,當A段再回來時受到了鼓舞(11:42),並進行某種延伸(12:00),並轉為平行的降e小調,以此結尾(13:00),B段又開始,還是大調,反而給了一絲希望,A段再現時,又把弦樂加高(14:51),還把B段主題融入(15:17),兩者合而為一,完美的結束。 第三樂章 Menuetto. Allegro molto g小調 3/4拍子,雖是小步舞曲但有詼諧曲風格,主部旋律(16:15)常被認為與莫札特第四十號交響曲第三樂章類似,也是與第一樂章的”穿雲箭”同樣的音型,剛開始是樂團齊奏,但第一個音d是上個樂章最後的降E音的降半音,導致這個樂章有些被壓抑的感覺,又是小調,後面才慢慢轉到大調,還是用崩落式的半音下降。然後第一小提琴以清新的旋律展開(16:55),卻以降G暗示剛開始的g小調,隨後穿雲箭的旋律重複,直到以g小調結束,還是有刻意壓抑的感覺。 第四樂章 Allegro vivace 降B大調 2/4拍子,有反覆記號的奏鳴曲式,剛開始就出現海頓風格的第一主題(21:01),與第一樂章第一主題有相似氣氛,第一個音F又是剛剛最後的G音下降一個全音,所以好像有點偷偷摸摸的開始,直到結束才正式轉回主調和絃,隨後的弦樂與管樂互相追逐(21:17),再加上持續低音,相當純真,但降b小調的穿雲箭又出現(22:01),曲子向著屬調f小調前進,困難但不勉強。 延長的休止符後,F大調的第二主題出現(22:28),這種直接把小調轉大調的作法終於打破了一些前面的壓抑,與第一主題類似的音形也讓人更加鼓舞,注意這也與第一樂章是相同的程序,讓我們更親近第一樂章的氛圍,也有一種回家感,並順利接回F音開始的第一主題重複(23:25),經過第二主題後,發展部開始(25:24),主要是第一主題的上升音階(26:35),由低音開始,高音再與之應和,感覺有些魔幻了,直到下降音階暗示第一樂章剛開始的序奏(26:24),又有了延長記號(26:33): 好像深呼吸休息一下,忙碌的第一主題的再現就開始了,還是降B大調,比呈示部更緊湊,這次沒經過小調,直接以屬調F大調收束,又是延長的休止符(這裡已有些讓人想起布魯克納了),第二主題以下屬調降B大調開始(27:42),回到樂曲的主調,到此終於完全放開束縛,最後乾脆的結束。 交響曲第六號,於1817年10月作曲,1818年2月完成,此時他終於滿二十歲了,算是對於自己成年的禮物,是他交響曲中最早正式首演的,但時間是在他去世後一個月後的1828年12月14日,令人嘆息...而原來舒伯特將第九號交響曲提供給維也納愛樂協會,但因為樂譜太難而被拒絕,轉而由此首作品替代,兩者都是C大調,這首第六號規模較小,以後就被稱為"小的"(Little),第九號則稱為"偉大"(Great)與之作區別。
在第六號的首演後,有評論寫到: 這是一部精心製作的精美作品,其中最吸引人的是詼諧曲和終曲。也許有人會批評它過於華麗的管樂部分,這使得弦樂在很多時候看起來都是次要的。
但雖然如此,他寫這首曲子一反前面的第五號交響曲,要求一個完整的管弦樂團,還在手稿上題著:大交響曲,可見他的企圖心。
樂器編制:長笛,雙簧管,豎笛,低音管,法國號,小號,皆為兩支,還有定音鼓,以及弦樂五部。
第一樂章 慢板-快板 C大調
3/4拍子-2/2拍子,奏鳴曲形式,剛開始的序奏就相當華麗,在C音的巨響聲後,突然轉弱(譜上的fzp),低音開始運動,低音管與中提琴,大提琴等常用不在和聲範圍中的經過音(0:14),形成增六和弦(0:23),這是個具有解決急迫性的不和諧和弦,也是這首看似輕鬆的曲子的衝突:
到後來才有些寬慰,這是用木管加以解決的,後來也擔任主導的角色,在增六和弦真的被解決後(1:38),fzp也暫時沒了(1:43),一個延長記號後,轉2/2拍子,第一主題由木管奏出(2:19),有許多升記號與小的裝飾音,就像開玩笑那樣輕鬆,尤其圓滑奏相當滑稽(2:24): 但句法以四小節為單位,相當整然,弦樂後來也加入,但始終是保持管樂前導,弦樂追隨的形式,也充滿了強弱的對比,半音下降讓曲子延伸更遠(2:50),但注意這是從序奏低音的不和諧來的。 第二主題還是由木管樂器演奏(3:03),音階悅耳的跳躍,輕易轉到屬調G大調,看來好像退步到更傳統的境界,但後來的不斷轉調卻打破了此種印象,結尾以許多樂器呼應的下降音階作結,相當圓滿,然後呈示部加以重複(4:15)。整個來說是相當輕鬆,像是開玩笑後,又回復正經。
發展部也是以低音部的運動為主,又出現增六和弦(6:14),有些陰暗,但不願去小調撐在那,還是以呈示部結尾的下降音形為主(6:32),這是舒伯特常用的手法,第一主題也來了,但有點偷偷摸摸(6:46),並以此接到柔和的再現部開始(7:09),與呈示部時幾乎相同,但開展的過程不再那麼愛開玩笑,有收斂一些(7:46),第二主題因之順利回到C大調的家(7:53),尾聲以第一主題為主(9:12),又運用了半音下降頓挫,還故意解決到奇怪的降A音(9:35),再讓第一主題恢復正常,假裝正經大模大樣的結束,相當可愛,這種弱-強或強-弱的交替,也是這首交響曲的特色。 第二樂章 行板 F大調
2/4拍子,A-B-A-B-尾聲的形式,一反前樂章,A段主題由小提琴開始,是歌謠性質的(10:07),由附點音符與圓滑的六連音形成優美的節奏變化,但還是很整然的四小節句法,第一長笛與豎笛加以重述,簡單清新,後來雖進行轉調,也有許多半音的裝飾,但還是在大調領域。
B段由樂團總奏開始(12:18),轉到屬調C大調,更為明亮,加了活潑的三連音,以及第一樂章第一主題的裝飾小音符,還是沒去小調的意思,但這次終於逃不了了,c小調突然出現(12:48),有待慢慢平靜下來,把降e,降a等音都還原(13:19),回到C大調,再藉由F大調與C大調和弦的共同音C,瞬間轉回屬調F大調(13:51),方式雖傳統但手法特殊,A段又開始了,變得更加豐富,還加上了B段的許多三連音,由管樂奏出來裝飾,B段又出現(14:41),這次卻直接由c小調開始,卻很快被勸導~那不然我們快點結束吧!樂章就以A段主題簡單的重述(長笛)結束,卻富有想像力與靈性,擺脫了他第一到第四號交響曲的沉重,甚至還比第五號交響曲的第二樂章更簡練。 第三樂章 詼諧曲 急板 C大調
3/4拍子,雖還是A-B-A形式,也是三拍子,但是他交響曲第一次用了詼諧曲這名稱,好像轉大人。主部主題很簡單(15:52),結尾卻省略了主音C,不太正經(15:55),最後也轉到了屬調G大調。再來的發展段落更毫不猶疑地轉到遠系調降A大調(16:47),魔幻的管樂響起,升半音到A大調(16:58),遲疑著,低音卻在催促,只好保留此調性的三個升音符的其中一個~升F,把另外的升C與升G還原,變成G大調,這種轉調法很有意思,轉回主部主題時(17:16)剛開始還不能很確定在C大調(17:16),到最後一刻才行,舒伯特的玩笑開得越來越有趣了,開展的段落又重述一次(17:40),結尾前這首交響曲特色的增六和弦又出現了(18:38)...
中段由緩慢的E大調開始(18:43),悅耳的木管旋律拉的長長的,終於可舒緩一口氣:
但舒伯特的三度轉調法~由E大調直接變C大調(19:06),沒有任何預兆,是那樣出人意表,後來雖回到E大調,但又藉由此種轉調法回到C大調,還直接把G音還原,引發e小調的錯覺,讓人嚇了一跳,然後直接由急板接回主部重複(20:13),這應該是他到目前為止最有趣的創意。 第四樂章 不太快的快板 C大調
2/4拍子,很特別,是有點變化的奏鳴曲形式,也是他到目前為止最長的第四樂章。開始只有弦樂輕輕奏出,好像介紹大家舞會進場一樣,是從C大調屬調G大調開始(21:48),還是一派輕鬆,中間還由他典型的三度轉調法到降E大調(22:17),但又正經地由C大調總奏第一主題開始(23:20),舞會開始了,號角的音形相當熱鬧,卻一下子就把第六音A降了半音(23:25),不用說又要開玩笑了,第一樂章熟悉的弱-強或強-弱的交替也回來了,真是一堆老朋友...樂曲漸漸由第三級音E取代C,並轉到E大調,又把E大調的第三級音G升半音順利解決到A大調,開始第二主題(24:00),絢爛的木管再現: 低音卻又有催促音形,不用說這是上個樂章的變體,但不再遲疑,乘著奇特興奮的增三和弦(24:03),跳吧跳吧!直到第一主題的音形混了進來打斷(24:31),到了小結尾,主要是上升與下降音形的輕鬆音樂,主要來自第二主題,尤其低音的催促部分,也有充滿全曲特徵的弱-強或強-弱的交替(24:55),以及低音的突強(25:23),隨後回返曲子剛開始的G大調(25:43),這小結尾由於很長,當成第三主題也未嘗不可,這也將是日後布魯克納常用的方式,但如此一來就沒什麼發展部了,或許再現部以前有十五小節兩支長笛與豎笛的斷續音(26:29),模仿樂章開頭,也強調了管樂的趣味性,可當成發展部吧? 再現部也因此順利開始,先是沒轉調活潑的介紹詞(26:41),舞會又開始,第一主題也沒轉調(27:27),但又經由連串的三度與四度轉調法,到怪異的D大調第二主題(28:06),增和弦仍然高歌,小結尾主題出現(28:42),將曲子由G大調慢慢導向C大調,隨著低音的運動讓人想到第一樂章開頭(30:40),增六和弦再現(31:32),順利解決並統整樂流,全曲因之順利結束, 說實在這曲子表面輕鬆簡單,與第五號差不多,但經常出現開玩笑的突強突弱,或是讓人焦躁的增六和弦,轉調法更是千變萬化,舒伯特毫無疑問走出了自己的路,但曲子不再像以前那樣直接清純,構思也更有縱深了,這是好,還是壞呢?第六號已走到如此境界,那第七號,或許是難以想像的了... 文/夏爾克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