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2/26 19:48:58瀏覽6070|回應2|推薦23 | |
亨伯定克(1854-1921) 這齣童話歌劇是藝術史上最特殊的作品之一,在此之前,歌劇名作不是悲劇就是喜劇,童話歌劇可說沒什麼地位。而在其首演的1893年,正是浪漫派音樂登峰造極的時代,在華格納及其後繼者的引領下,音樂語法大為進展,各種大喜大悲的情緒皆能淋漓盡致,出乎意料的是,缺乏深刻情感的童話歌劇,竟在此時誕生出第一部經典作品,而作者亨伯定克(E.Humperdinck),還是華格納的弟子,他成功的把華格納的神話世界,轉換到童話世界來。 亨伯定克其貌不揚,也缺乏對世間財富名譽的萬丈雄心,只安份的當一個教授,後人將他的大多數作品都遺忘了,只有「糖果屋」仍常上演,這應該歸功於劇本作者,即亨伯定克的妹妹薇特,她把一個有點可怕,警告意味濃厚的童話,改編成溫馨,奇幻,甚至有些喜感的故事,當然亨伯定克也是位相當有才華的作曲家,尤其熟悉華格納式的豐富管絃樂法,這對描述劇中童話的各種情境很有幫助,如今此劇的成就早已超出歌劇的範圍,成了西方童話世界在音樂的投射,大概只有柴可夫斯基的「胡桃鉗」能與之比美,巧的是兩者創作的年代相近,也都是聖誕節的標準曲目。 看以下影片,序曲一開始,就演奏了歌劇最重要的主題:向上帝的祈禱之歌,這曲調在劇終時會莊嚴的出現,讓全劇有了宗教性的崇高結尾,接着又演奏了其他曲調,包括巫婆的咒語音樂,這些曲調交織在一起,管絃樂厚重,聲部眾多,與一般人以為童話劇應該簡單直接的印象不同,亨伯定克無疑以為用如此華麗的管絃樂法,才能表達童話那幻想的世界。 前奏是首有名的進行曲,描寫飛奔的巫婆,看似狂亂的音樂其實結構嚴謹,運用了大量對位法,也是亨伯定克展現其技法的時刻,幕啟後兩兄妹邊採草莓邊玩遊戲,只是肚子實在太餓,竟把採來的草莓吃完了,兩人只好再去採,只是天色已暗,又有鬼火,兩人嚇的魂飛魄散,此時小睡仙出現,讓他們不再害怕,好好睡覺,兄妹倆又向上帝祈禱,用的當然是同樣的曲調,上帝派來十四個天使保護他們,這是一首非常優美,華格納式的間奏曲,十四個天使從天而降,一一排在他們身邊,舞台上也是極盡夢幻,好像娃娃們的盛宴,第二幕結束。 第三幕是本劇的重心,劇中最特別的角色-巫婆只在這一幕演唱,前奏是典型的五聲音階,露水仙子叫醒他們,兩人做了一場好夢,接下來,一座香氣四溢,佈置華麗的糖果屋出現在眼前,它是用糖果、餅乾、葡萄乾等做成的,饑餓的兄妹當然受不了這誘惑,衝上去直接撕下來吃,正興高采烈,讚美這奇蹟的到來時,屋內卻傳出巫婆的笑聲,原來這屋子是她用來引誘小孩用的,目的在吃掉他們。這段糖果屋的音樂極為精美,動用各種樂器,設計出甘美的聲響,尤其是其中的法國號部分最為出色,那樣厚實的聲音,模彷甜食的黏稠性,竟意外的適合:
這歌劇的首演由大作曲家理查史特勞斯指揮,大獲成功,之後由另一位大作曲家馬勒指揮也是如此,他們都非常讚美這齣歌劇,並認為是所有繼承華格納的作品中最好的,後人對此多有懷疑,因為童話歌劇的價值不易為成人所認同,然而在總譜中那種幻想兼華麗的美,兼有連華格納都罕見的活潑節奏,加上各種童話式的佈景,其成功決非偶然,這應該是我最喜歡的歌劇,也是我心中最純正的德國音樂。
(文:夏爾克)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