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9/05 13:19:50瀏覽820|回應5|推薦61 | |
傳統教會似乎少了點有關心念的認真思索。其實,一粒芥菜籽的比喻常在我心。 聖經新約中 J 曾說,吾人信心倘有一粒芥菜籽大,即使移山倒海亦何難哉。從小即熟諳此芥菜籽比喻,自問是否真的明白或相信。嘿,不能不承認,理性上的明白容易,但幾曾真心相信或由衷領會?基督徒都列舉得出新約上提及芥菜和種籽的一些章節,例如「天國好比一粒芥菜籽」什麼的。也盡可以指證歷歷說明新約中 J 如何喜歡使用有生命力、具發展性的隱喻,例如麵糰、酵母、種籽等等。然而理解經文章節,不見得等同於理解吾心所能,更別提心領神會、由衷相信囉…。 於是今天來到 Lesson 152,直搗吾理解與信心的痛處。 The power of decision is my own. 不過是一句簡單陳述句,平淺道出事實般,邀吾正視且明認其間蘊意。劈頭第一段毫不迂迴,直接針對吾下意識貶抑心靈的習性:
如此開門見山且單刀直入的一段,嘿嘿,該承認還真是力道萬鈞且驚世駭俗。光憑這一段,就足令我瞠目結舌……即使是已修練了 151課的此際。無疑這是針對習於抬舉身體而輕貶心靈的癖性。若感到此言驚世駭俗,是因此一癖性早已深藏潛意識中;究其動機,不過是總想找個什麼來怪罪、不願為自己生命負責的念頭。 Hm…. 所以總之就像敲一記悶棍的提醒囉。我所經驗的世界,無非都是我暗盼的結果。自己要到了所要,所以怨天尤人根本無濟於事。救贖之道無他。正視此一關鍵即可上路。 寸心自知在目前的修持階段中,特別需要正向的靈啟。負面的、否定的、棄卻的那一部份,其實不算太難。但自知需要一些較正面的、積極的,與 ACIM欲帶往的目標直接相關。總之,對真理(What is true or True)本身需要較直接的體會。這一課儘管仍以對治消極負面為主,無疑是關鍵的啟鑰。
「再認」(recognition) 意思是,原已認得 (cognize),只是有意無意間故意遺忘。於是需要再認。簡單明暸、事理至明。其所以不明,係因迷失於一些看似錯綜複雜的層層選擇中,彷彿身不由己,其實是自己暗盼有 game 可玩個盡興使然。回復素樸初心,終將恍悟the truth終歸是 true 且無啥對立面。「真」不同「假」相對,只因「假」 是虛妄的概念,是語言操作的結果。更重要的是,明認之才是謙卑,妄失之則是傲慢……。
如果心念力道磅礡,則尋覓其淋漓盡致的發揮自屬當然。不論依循愛的原則或恐懼的原則,其力道皆等量齊觀。若朝愛的原則發揮,則參天地化育無疑是至高的創意展現。真正的創意揮灑,是真有所增益於實質內涵,而非一個形式換過另一個形式。創意恆始於不自羈於自然律與社會律的心靈。此際,真正感受到 J 苦口婆心的深意。他其實深知人性潛藏著無明動機。總想找個什麼來怪罪、不願為自己生命負責、不思創造增益、只圖因循苟且、滿腦子稻粱謀晉身階的念頭,何其輕易便盤據吾人心田。然而如果向愛向光是有情生命的天性,那麼一念無明( 幽黯意識 ) 應非生命本質,只是一時的傻想謬思。 J 邀吾正視心之所能而斥吾過度誇張身體的強制力,但若無明動機為吾生活動力,則 J 諄諄之言未免顯得掃興。畢竟,透過身體,人間能玩的把戲何其繁多。其中包括以身體為一生勞碌的藉口。如果吾心寧引以為足且為之理直氣壯,則要到了所要,可別說有憾。問題是顯然常感有憾且常希冀有順性之天的創意揮灑。此 J 反而視為理所當然的生命需求,而「參天地化育」,更是吾理應有之的「正當席位」;吾理當「謙遜接受」,拒斥之則反而是傲慢 (arrogance) 哩………。 帶著身體過日子的確是今生的現實,但是讓吾人真正無憾的,是參與創造的心靈需要,而不是攫取、消費、維繫的身體需要。將心靈困鎖於迎合身體需要的自然律與社會律,其實是人生悲劇。若願正視參與創造的生命需要,會意識到心靈騷動猶如麵糰等待發酵、芥菜籽等待萌芽一樣。 這一課無疑又是大課。今天則是修練的第二天。 祈福,應是為參與創造的心靈需要,而非將心靈困鎖於身體的需要。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