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在」的輕喚
2009/09/24 13:21:43瀏覽956|回應3|推薦55

人之大患在於有身。環繞著一個身體,多少顧念疑慮因而滋生且縈繞不已,成為日常生活議題不說,更是重大生命課題。於是乎「安全」成為最關鍵的基礎思維。「安全,是回家唯一的路」,這句叮嚀因而特別顯得流露巧思。

隨著「安全」概念而來的自然是如何確保安全的各種措施。為圖確保,總得屏障些什麼、抵擋些什麼。各種防護裝置於是紛紛出籠且推陳出新,形成目不遐給的物質科技文明之外,還從幽微人性中衍生出各類光怪陸離的心理防衛機制 (defense mechanism),有勞敏感敏銳的 Freud 費心觀察描繪捕捉。 一個安全要求,人同此心,何其理直氣壯!

J 顯然洞悉此需,卻似乎存心大唱反調。

In my defenselessness my safety lies.
 我的安全,就在我的不設防中。

這是刻意以「我」能帶出的切身感,邀吾正視或隱或明的安全需求。 「我」的安全,就在一無防衛中?接觸 ACIM 多年,當然早就熟悉其看似顛覆慣性思維的言說,所以並沒被此偈嚇到。倒是對 J 劈頭的坦率直接不客氣有些「感冒」:喂!你覺得世界陰晴不定、變幻莫測,常常讓你擺盪在成敗得失悲喜哀樂之間,且深感威脅,是嗎?聽清楚了。世界根本提供不了安全!

嘿嘿,老實說,會覺得「感冒」,是因為讀書人的一點點虛榮啦。好歹我不至於……。可臭老九並不見得豁免於或必然能昇華所謂的安全需求……說穿了,能豁免或昇華的,不過只是形式、品類的差別而已啊。

所以,「我」的安全,何以就在一無防衛中?循以往數課的思維,凡須戒備防衛者,皆沒有安全感。皆自認居於弱勢、下風,且總有強者環伺於上風位置。心頭蒙上陰影,處在缺憾狀態,便是 id(本我)發威的溫床,因為 id 必然對自己的一切防衛措施振振有詞。Freud 在此發揮了他的善感敏銳所激出的獨到創意。受制於 id 的可笑可悲可憐的心態,及其運作原理,經他這一耙梳,還真活靈活現、無所遁形。從此大家都意識到自己內心深處蹲著個「魔戒」 裡的 gollum。人之大患果真在於有身。此身的自保之需,環繞在進食、性慾等身體的養護與能榨取的感覺上。典型肚臍以下的人性想像。

如果這是人性想像的全部,無疑是生命的大悲劇。但世界經常是吾人託付來上演此類悲喜劇的重要舞台,甚至該是唯一舞台。人性在此遭受試煉且極易陷落,只因匱乏感或可能匱乏的焦慮如影隨形,成為生命探索成長過程中屢屢出現且期待突破的危機。

此課中,J 邀吾正視危機的根源,也就是那難免蟄伏且似乎始終囓心的「不安全」之感,而邀吾學習放心、安心,而他的「保證」卻也簡單直接……能放心安心,因為「我在」啊! ( “I am here”)。哦,果真是基督徒的安心保證。

其實寸心明白,ACIM 字裡行間的你我他,終極而言都是可相互替換的人稱代名詞。即或如此,以有限人生仰賴無限存有的習性,仍讓我初聞當下即頓覺心中一寬。簡單直接的「我在」之後,J 綿綿保證上主愛的護持,同時更流露出對人間悲喜劇的洞察:

For you behold the son of God as but a victim to attack
by fantasies, by dreams, and by illusions he has made;
yet helpless in their presence, needful only of
defense by still more fantasies and dreams.
你眼中的上主之子,似乎不過是個被害者,
任由他自己的奇思謬想幻念
盡情攻擊,卻不知無措,
僅能以更多的奇思謬想幻念聊以自衛。

這番話,透露了冷眼與超然的高度,卻不失體諒悲憫。 不禁又聯想到 Joseph Campbell 筆下的英雄。哪位英雄不須防衛?不須戒備?哪一位不是 on a quest ( 追尋中) ?而人間故事若值得一說,豈不多少揭露了能引發共鳴的人性想像?英雄之所以堪為英雄,豈不因為他面對的問題為人性或人類共通?

Campbell 可貴處在於他不耽於 id 的思維。人間無法擺脫的各種悲喜劇,他看得出是人類各類心理防衛機制在主導和編織,也從中看出人性的掙扎奮鬥,看出吾人尋求掙脫此一困局的努力。學者 Campbell 沒有提出對治此困局的良方。他只是神話學者,且以此為個人畢生職志。如同 Freud 一樣,他已善盡其職,而其貢獻則在於揭露此一訊息:凡來此世者,皆為落難英雄,因而就算沒法不被自己心中的 id 困住,仍要記住自己的英雄本質。英雄不免陷入攻擊與防備、追逐與被追逐的循環,但堪稱為英雄,便在於他從不忘失他內在的尋索所渴盼的終極目標。

J 則點明英雄只是一個角色,而所有的人都不過是自我放逐的英雄,自陷於追逐與被追逐、尋索與失落、攻擊與防衛的人生劇碼中。角色不同於自我,所以劇碼中的事件行動其實並不重要。為之焦心勞思亦不過枉費心機……但 J 並未就此打住。他耐心點出 ACIM 的世間法,or, 生命法則:既已落難,便意味著重新學習的必要,而學習之道無他,與弟兄(近人)相互提攜而已:

For you will not see the light, until you offer it to all your brothers….
As they take it from your hands, so will you recognize it as your own….
除非把光明傳遞給眾弟兄,你沒法親睹光明…
當弟兄從你手中接過,你才恍然大悟,原來光明為你所有…

所以沒有誰能當自了漢。既已落難,便已在相互編織的人生劇碼中。把此一劇碼變化成快樂版的劇本,則是 ACIM 所致力之處。 其實在本課的第一段 (p.286) 即已點出個中原理:連「救贖」(salvation) 都不過是一場 game。而所謂「背負十字架」的受難歷程,則是人間最後一段「無謂無用」的旅程。

……哎,J 的視野何其遼闊!難辭擾嚷人間,但藉由他的眼光,卻總算瞥見了……自己該在的位置。J 也顯然洞悉此課要人捨棄防衛戒備之心的困難處,在於吾人會沒有安全感。言辭間他透著溫柔哩。天堂都與你同行……連 God都會告訴你,「我在這兒」……

隱隱然似乎「知道」,深層的生命奧秘,正蘊含在猶期待聽聞的那聲輕喚中…「我在這兒」。…

 

( 心情隨筆心靈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ading&aid=3345992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設防
2009/10/17 08:28

看完 只一個字 "苦"  對於我而言 學習中國五千年文化有異想不到的收獲

易經含概: 山(地理,地質學) 醫(針,灸,藥物,拊拾皆得) 命 (八字,人際)卜( 天地間,陰陽往來運術) 相(指迷越險能改過)

老師 試問中國人的精湛文化 會為不解而費力嗎?若不然中國人已亡

印度早期醫術與中國齊頭並進 而今卻只剩餘 穿耳洞之功 嘆ㄚ

感謝秦始皇焚書 將天文易書 指為九流術士之用 才留傳後世 幸免於難ㄚ

沉潛(rading) 於 2009-10-20 21:53 回覆:

火花真是個用心且深情的人啊。
為中醫的前途擔憂。
也為華人文化而憂。

有這樣深情的子民,
中醫或中華文化,
總有其前景的。


燁子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迷心
2009/09/29 15:50
文中提及:連救贖就不過是一場game。的確啊!如果沒有動機,救贖又是為了什麼;既然都是有目的的,就是有所求的過程,是歷程?是game?都只是說法而已。

向內看自己,就不會總被經過包裝的說法,迷惑了心。一點點回應!

沉潛(rading) 於 2009-10-03 14:25 回覆:

但很多時候,

我們需要某種特別的包裝,

才接納得了某些重要人生智慧…

理解這種需要且設法回應,是悲憫啊。

謝謝燁子。


魏承頤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讀你文章很舒服,心靈洗滌
2009/09/24 14:10
放下戒備之心,敞開心胸
用心去聽....找尋心靈的寄託
就會是幸福的開始
沉潛(rading) 於 2009-09-24 15:00 回覆:

感謝堇頤。
關鍵的確是在用「心」去「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