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駁朱敬一院士的國教教改理念 --要莊子的相忘以江湖 也先要學會儒家治世的本事
2011/05/26 13:51:25瀏覽498|回應0|推薦0

 中研院院士朱敬一,又在報上針對教育部公布之十二年國教方案發大聲,我們好奇,湊熱鬧仔細觀讀他的大作,結果還是大失所望! 他的發言,僅管有意無意搬出重要名銜,但還是大而無當,讀者聽一聽以示尊重而後隨風飄去可矣!朱院士的論據主要是,第一

朱院士認為教育的過程是「先廣博後偏精、先通識再專業」---依朱院士的說法是<先學做人,再學做科學人、詩詞人、法律人>。朱院士說,如果通識還沒學好,就倉促進入專精分流,那麼很可能會訓練出科學怪人或鐘樓怪人或恐龍司法人。這個論據極粗疏,或者可以說,根本就違反我們每一個人的經驗事實,我們每一個人的成長事實,是先初步通識,再初步分流偏精,然後再進一步經通識之後,再深入分流,進入專業,最後進入整體融通,我們每一個人的智識成長,從來都不是由博而精直立式去發展的,而是彎轉曲折,不斷經辯證.嘗試錯誤,去躦出來的,朱院士大概自己讀書很順,不知世路多崎嶇,故會有此誤議,顯見他連自己都未達智慧融通之境,如何能為教改下指導棋呢?第二 朱院士認為國民教育的核心是在公民教育,他反對高中階段就做分流,朱院士說<台灣的專業分流一向太早,幾乎在國中升高中階段,就要以各種考試分殊出優劣賢愚。比較理想的情境是:高中階段可以有性向的初步分疏,分辨出哪些孩子有技職應用取向、哪些是知識追尋取向。但這是純粹的性向分疏,而不是不負責任地將智育成績差的趕到「技職」、再把智育成績好的集中到「明星」。朱院士說現代社會日趨複雜,因此現代公民所需要的公民訓練時程,也就自然增加。在「先廣博後專精」的概念下,公民教育延長就表示分流時間延後,這就是十二年國教的核心概念。>換句話說,朱院士認為高中教育仍不應作智育分流,而仍應著重於通識的公民教育,<對十四、十五歲懵懂的孩子做這種智育分殊,我不知道是哪一支哪一派的教育理念>。朱院士這個說法,反足以證明他對所謂公民教育的認知多麼貧乏,現代是一個全球化.資訊化的社會,網路那麼普遍.發達,社會競爭又那麼激烈,十四、十五歲的孩子已經不再那麼懵懂,社會也不允許他們再懵懂下去,因此,德智體群的分流,不但必要,智育且要更細分流,藝文.史地.數學.物理.化學,各門各有各的知識特性,學子是否適讀,不分流,難讓學子材質顯現,更重要的是,依照辯證成長的經驗,國中如果是通識成長階段,那麼高中階段就應是初進入偏精分流的階段,這才有助於高中公民教育的深化與統整,因為德智體群在培育發展的歷程上,從來就是必須互相鑲嵌交錯螺旋上轉的,絕不可能單靠通識教育一路就可以直線成長上去的,朱院士太過無視學校要培育一個良好公民的轉折辯證歷程,我們才不知道他的主張是根據哪一支哪一派的教育理念,竟敢說話那麼大聲呢? 至於這個問題,過去我們曾寫過一篇文章<向教育部長喊話,只有常態分班與能力分班兩種選擇,再沒有其他方案選擇嗎?>我們的看法還是一樣,<跳開舊有的框架,重新回到策略規劃的原點,我們不相信這問題不能找到更佳的解決方案,例如,我們是否可以嘗試下列這種方案,第一 .基本上維持社區分校且學校仍做長態分班,但依德   群四育,做不同組群的不同方式上課,也就是智育或體育組群的課,則要分能力.分級上課,但德育 群育組群的課,則照原來常態班別上課,第二 .智育的主科課目--   ,不但應作能力分班,且更應嘗試作分級.分組上課,第三 .學校除了由固定的級任導師專任德育群育課目之外.,其他智育--   理的課目,應該打破固定課任教師的制度,仿效大學裡頭,由學生跨班甚至跨校自由去選擇教授上課的制度,一來,讓全校班別的籓籬解開,培養學生更多元的班群意識,二來,打開學生班際學習與多元競爭的視野,使更接近真實社會,.激勵教學,上課好的老師.選課的學生多.老師就可以定出標準來篩選.如此教師可以集一校之英才於一班而教之.教師與學生之間,教與學也才會更加競爭,有競爭,教師的教學方式及教案,依市場行銷的經驗,就會有市場區隔,讓教學更具專業,且活潑.多元化起來,其次,我們要說一個觀念,現在社會上很多人對學校教育的考試分數主義十分質疑,認為早就應該放棄這種考試計分的成績評比方式,我們認為這裡有些仍然需要保留,最主要是四育中的數 , 數理不但要強調理解,而且要強調斤斤計較,絲毫不差,因為現代科技的發展,數位化越來越精密,軟體工程師寫程式,銀行員輸入資訊,弄錯一個標點,出一點點錯,都不行,結果會失很大,所以學生從小接受這種訓練.篩選.對其往後身性.技能的養成.絕對有必要.至於.其他群育德育.本來就在強調包容融合.用旨與數理不一樣.如一律採考試分數主義.剛好是反其道而行.如有人.對德育群育的教育.還要堅持能力分班.那更是不明事理啊!>讀者或許還比較可以參考!!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q4162027&aid=5255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