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4/03 00:04:56瀏覽6829|回應6|推薦19 | ||||||||
小時候家裡會收到大紅、燙金囍字的餅盒,通常是親戚訂婚。那種餅南部叫做『格阿頭』,很厚重,有固定的斤兩和大小。我不懂這些習俗,好像在南部通常女方會要求要吃多少斤餅,這些餅就是男方依約送來的。口味有鳳梨膏,豆沙,伍仁肉餅等等,收到什麼口味要看運氣。我們家兄弟姊妹最怕伍仁肉餅,我祖父母倒是喜歡這味。我則不愛吃任何口味的『格阿頭』。後來,喜餅西化,變成包裝得漂漂亮亮的西式糖果餅乾,裝在心型的紅盒子裡,『格阿頭』有很長的一陣子消失在我的記憶裡。直到我們出國很多年後,爸媽回去時,表哥常讓他們帶喜餅回來,我才又記起這個東西。帶回來的喜餅,跟我印象裡傳統口味不盡相同,取了很好聽的名字像鴛鴦餅,白雪酥之類。原來傳統的東西一直沒有消失,只是暫時隱身,經過蟄伏改良,又有一番局面。我也因為離鄉多年,不管愛不愛吃,就是對傳統的食品有著莫名的懷念,這大餅也是其中之一。 周老師部落格的喜餅食譜,雖然跟我印象中厚實的喜餅不同,還是讓我心動不已,而且主觀的覺得一定好吃,也一定受華僑歡迎。裡面用的八個鹹蛋可得從長計畫。我從二月份就買了玻璃瓶,泡了鹹蛋,等著媽媽嫂嫂來訪時獻寶。我一共做了三種甜點,失敗率算高的輕乳酪蛋糕,Pierre Herme的Lemon Cream,和周老師的喜餅。台灣胃就是台灣胃,這個喜餅,一掃而空;我覺得Lemon Cream比任何美國的餅店做的都好吃,就是不合台灣人胃口,這在我意料之中,我只是想處理掉那些檸檬。我前一陣子熱衷的輕乳酪蛋糕,我自認做得還及格,意外地不受青睞。愛吃中式喜餅的,可以試試這個食譜,我的親戚們都說好吃。 這個食譜唯一的難處是包餅。原食譜說喜餅不好包,冰過就好操作,我第一次做得狼狽,只好把兩個皮做成一個喜餅。一定是我常有的Beginner’s luck,居然做出來大家都說好吃的餅,而且皮也剛好,沒有太厚。嫂嫂想學做,她要帶回家吃,同樣的用兩張餅皮的份量做成一個餅,卻變得太厚了,沒有第一次好吃。我不甘心,重做一次;這一次裁減了一些麵粉,把餅做到最薄,雖然有點破,賣相就先別計較,好吃就好,總算有東西讓她帶上飛機。原食譜請參考周老師的部落格,她還附了一些喜餅習俗。這裡的食譜只是我在『辦公伙ㄚ』。我沒有廚藝,手又不巧,有時會多做餅皮,萬一包的時候餅皮破了,我可以有備用的餅皮填補。如果有剩餘的皮,看看家裡有什麼適用的餡,就玩家家酒吧。 台灣喜餅﹝大餅﹞ 2個 內餡 奶油和糖粉打勻,加入蛋和水打勻後,繼續加入麵粉,奶粉,和起司粉拌勻成均勻柔軟的麵團,分成2份。一一揉圓,蓋好醒15分鐘後,放進冰箱。
筆記
|
||||||||
( 休閒生活|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