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2/01 00:06:26瀏覽1924|回應20|推薦38 | |
話說,連戰在選前最後一夜明知兒子生命發生危險卻仍前往造勢晚會說出難得動聽的話語。 藍營許多人認為,這是令人動容的情,而同樣的場景卻被綠營解讀為作假。 一個社會,為何會有這麼分歧的想法? 自己沉寂了兩天,一直在思索這個話題要怎麼寫。 我不喜歡媒體式的炒作,也不喜歡造神似的包裝 。 但~ 我發現如果我們能理解連戰這位70幾歲老先生成長的背景、受教育的背景、他的社會人脈、經歷 ... 我想我們可以很簡單的去了解,並感受到這位先生在這個時刻做了一件不簡單的事! ----- 儘管,很多綠營的朋友說,一定是造假,哪有父親不關心兒子反而要去站台;很多推論說,如果不是知道這是劇本裡的一環,怎麼會選擇用這種方式來影響選情;很多揣摩說,看那眼匡泛淚雙手握拳...演的多好 ! 但我要說...如果我們能被好萊塢電影英雄犧牲自己家人而去拯救地球的場景感到驕傲 ... 為什麼我們不能從某種程度來理 其實,如果大家願意平心靜氣下來想想我要說的,我認為甚至連綠營很多朋友都會同意我的理解完全不失於現實。 大家不訪想想我們現在已經50~60歲以上的父母,想想在他們的生命中,家中的父親是不是總是拙於家庭經營,人生只有公事為重,而讓母親受盡冷落的打點所有家中一切大小事務。 想想我們曾經聽過的故事 - 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 ( 當然這在現代小孩眼裡是白痴 ) 但別忘了,連戰所生長的年代是比蔣總統自幼看魚往上游的課本內容還要更早的年代。 那個年代的教育也好、社會風氣價值也好,無疑的確是在灌輸他們,國家、社會高過於家庭的觀念。 然而,可惜的是我國的媒體和觀眾都不喜歡這種平淡的敘述。 藍的一定要激情的陳述連戰的偉大...而綠的則因為不削這種噁心的造神一定要激烈的表示懷疑。無論藍綠的媒體或個人,因為習慣了仇恨與衝突, 所以習慣了各自在與自己敵對的勢力中尋求衝突,並以衝突與仇恨製造並尋找認同。 也因此,這個社會上很多的角落、很多更貼近真相的敘述,卻因為媒體主觀的銷售量(收視率)考量,而消失。 價值觀這個東西,多數時候其實不會僅僅為「是」或「非」的爭議,而可能是一種相對的價值、與社會發展相關的價值演變。 有些時候,上一個時代對的事情,這個時代不一定對 ( 例如古人崇尚三妻四妾、在現下這樣的行為不但是對配偶不忠,也是應被打倒的沙文主義 ) ;此外,也有些事情在上一個時代錯了,在這個時代卻反而變成對的 (例如 古人認為公共利益大於私益,因此融入集體思維才是對的生存方式。但現在卻講求個人的思維,讓所謂理性自利思考的集合成為真正的公共利益 ) 憑良心講,我認為無論蔡英文或蘇貞昌、無論馬英九、連戰、朱立倫、郝龍斌,在當天從8點到10點法定造勢時間結束之前,真的都很盡力的在避免撕裂這個社會、加深雙方支持者之間的衝突。 在這樣的氛圍下、在勝選的壓力下 ... 我認為,其實不只連戰,這些重要的政治人物其實都算相對很"克制"的在衡量政治利益與自己內心的良知之後,說出了最低限度的政治語言。 只是嗜血的媒體、少數的激進份子在這兩天不斷的加碼散播恐懼、不斷的因為選舉結果在某部份輸給對手而希望激化自己陣營的內部認同與外部對立。 我認為,這次連勝文的事件。 我們看到的或許不是賺人熱淚的父愛, 但我們看到了曾經這個社會所熟析的一種對於集體價值圖像 (社會、國家) 高過於個體價值 (家庭) 的行為模式。 我也認為,這個事件,進步的是我們的政治,而我們的媒體與公民社會,卻還停留再阿扁統治國家時期,那種重口味的爆掛、對立、衝突之中 ... 還找不到出口的一線亮光。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