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9/14 01:05:13瀏覽1147|回應5|推薦21 | |
時下年輕人眷戀網路世界,總被社會既定印象視為逃避現實、人際交往能力脆弱。但我看到冷漠,是年輕人對抗上個世代的保守封建所留下的印記;而我們正努力的投入熱情在無疆界的網路世界中,等待改變 ! -- 不少觀察家說,現代的年輕人是I世代、Me世代,擁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卻缺乏妥協合作的身段、擅長於虛擬網路世界的互動卻缺乏人際關係經營的能力,只關心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卻缺乏對整體社會與政治的熱誠。但所謂I世代、Me世代真的是冷漠的嗎? 我,不這麼認為。 我看到,去年88風災肆虐台灣的期間,是年輕人在網路上組成多支資料蒐集與分享的隊伍,把政府來不及整理、釋出的資訊用新興的網路媒體串連全台,其效率比傳統媒體有過之而無不及。我看到,最注重社會公益的小黨-綠黨,今年所推出的台北市議員候選人不但都是7年級的世代,提出的社會關懷也比兩大政黨的口水政客還要深入;我還看到,中科事件、大埔事件這些攸關在地發展、生態、長期國家政治經濟發展的議題,之所以延燒是因為年輕人整合了虛擬的網路串聯走向實體的動員、再整合實體的組織遁入虛體的世界進行議題擴散,若非如此快速,這些事件怎會爆發、怎會震盪? 儘管網際網路的發展在1990年代曾經帶來相當嚴重的經濟泡沫。儘管隨著時代推演,2000年代的網路成為新犯罪的溫床。這樣的網際網路發展的躍進與價值挑戰,的確快速又強烈的顛覆了上個世代息以為常的人際交往與社會互動。然而,面對這樣的衝擊,我們發現許多脆弱的封建保守權威者因為不熟悉網路、畏懼網路,不但把網路斥之為邪惡,也將年輕人的網路行為妖魔化,甚為年輕人冷漠、年輕人的人格脆弱。 我以為,這些權威者之所以認為年輕人冷漠,乃是這些社會權威者活在自己的價值與世界中,找不到與年輕人對話的管道所發出的悲怨。因為他們恐懼網路,他們不願意了解新世代在網路上所發展出來的語言與文化。因為他們戀眷權威,他們只想要求年輕人走出網路,在實體世界中服膺他們建立、維繫的遊戲規則。但,年輕人為何不能在自己擅長的虛擬世界表達自己的熱情?年輕人為何不能用新的方法、新的工具、新的語言、新的文化價值去關心自己所關心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實際上,資訊的透明與串流只會是打開封建社會人脈的起步,絕不會是終點。如果上個世代的社會權威者以為網路僅只是工具,不願意承認網路帶來的世代質變,不願意面對網路帶來的無疆界世界,還想固守在人脈構成的硬殼之中,大大小小的震盪與顛覆必將不斷的衝擊這些權威者的組織、價值與身分地位。 我要再次的說,年輕人並不冷漠!真正冷漠的,是既有權威者所設下的社會遊戲規則,與扼殺年輕人價值、文化發展的保守、封建思維。而我們因為不願意任命接受剝削,所以我們在網路的世界用熱情等待改變!並將網路成為一種精神,在不久的未來對這些自我感覺良好的保守封建老頭們宣戰!!!。 |
|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