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8/04 18:44:06瀏覽1129|回應5|推薦19 | |
前幾日,參加了「 由於八八水災以來,小弟在研究與實務上都有投入對我國防救災體系運作的了解,因此希望提出微薄諍言,供社會各界了解台灣防救災真實的困境,期能使我國防救災工作莫再多走冤枉路,人民也不用再多當幾年政府的白老鼠。 台灣官方或官方所支持之研究型組織重視Sahana或許是個好的開始,但Sahana乃一網路社群與防救災專家社群串連而成的 "公民社群網絡",其運作的核心關鍵乃在公民社群與專家的自發參與以及群聚(Cluster)的效益。使防救災民力的匯集與調配發揮綜效。 反觀台灣推動Sahana之方式,乃由政府由上而下的指導與規劃。因此儘管相關政府部門對Sahana有高度的重視甚為良善,卻不得不自我釐清可能引發的種種困境 困境一、Sahana 所採集的Database,乃是由各界自力蒐集,台灣網民與防救災人員的情蒐模式、資料彙整方式,才應該是Sahana成功與否的重點,而非由政府進行統籌。 困境二、台灣政府與學界最該思考的事情,是災時政府部門所擁有的情資如何合法、合理釋出,並思考資料格式的統一化、集中化管理,此外,也應商議如何快速更新、釋出。 否則,即便有一套完整的Sahana 政府所擁有的資料卻散落在各部會、各局處... 民間救災團體的寶貴時間反而被用於幫政府做資料蒐集、彙整與統一 ... 政府努力思考建置Sahana,卻不思政府各部會的資料整理職能...此乃本末倒置。 困境三、台灣社群意識並不發達,各慈善單位、中小型救災團體相較於各國較習慣分工式的權責切割,往往在各救災現場採取單兵作戰、各成一團、或各自救援,缺乏團體整合合作之精神與習慣。據此,若未來,紅十字會、慈濟、世界展望會...等等組織各自依據Sahana的模組建置一套紅會Sahana 、慈濟Sahana、世展Sahana ...甚至xx救援大隊Sahana... Sahana的社群匯集本意恐怕大打折扣。 如何有效的讓政府、慈善機構、防救災NGO組織等等單位早日熟習合作,恐怕比Sahana中文化與建置還要重要。 簡言之,災難防救的本體是「人」,機器、組織、技術、科技 ... 都是人的輔助與延伸。 切勿因襲過往台灣眾多發展經驗中工具主義的謬思或官僚本位的議題切割簡化模式,一昧將世界上各種成名的、有效的災防理論、技術、科技、制度引進台灣,到頭來只會加深台灣本土社會中「人」的問題... 而無助於真正讓台灣擁有一套適用的防救災思維與防救災動員與運作制度。 以上三點微薄淺見,還望請各界深思。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