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10/14 10:59:42瀏覽4283|回應4|推薦14 | |
近來,食安問題成為國人最關注的焦點。雖然很多聲音是認為政府不力,但我認為政府的責任很小。因為政府管理食品安全的人員就是那些人。照Marvin的文章來說,全台的食品項目,如要檢查一遍平均2年一次。政府組織有法律規定,如果要變更,問題可能在立法院。而業者的罰責太低,根源還是在法律上面,法官就算裁定最重的罰責,也不過數千萬元。如果受害者平均去分,一個人分不到多少錢。這麼多食安風暴,只有塑化劑DEHP是由政府食品管理單位主動查獲,但這有一定的偶然性,指望政府把關,是不切實際的。 昨日和朋友聊天時,也不免談到頂新。是的,那麼大的企業,會犯下這種錯誤,也實在令人費解。其實頂新做到這麼大的事業,它大可以要求供貨商要逹到某些條件,才可能向其進貨。他以「勾勾牌」Nike的鞋子為例,來說明。 Nike的鞋子,都是代工廠生產的。但要做Nike的代工生意,可不簡單,不是給他們滿意的報價就行了,而是代工廠的條件要能符合Nike的規定。例如:工廠要有ISO認證,工人勞動環境、工人教育、加工原料⋯都要符合Nike的規範條則,而且會不定時到廠視察查核,一旦代工廠有違規,則要做Nike的生意,就不用想了。這些的規定,使得Nike鞋可以賣100美元,而一般雜牌鞋只能賣10美元的原因,二者的成本差不了多少,但是Nike的種種規定,使掛上勾勾標識的鞋子,給消費者一個保證,這個鞋子不是沾血的,品質是有保障的印象。 台灣很多企業老闆,都留在「物美價廉」這個層次觀念上面,「物美」是原則,而「價廉」是理想,對中小企業而言,也沒什麼錯誤。「價廉」,是使產品更有競爭力,但大家都在追求「價廉」,把價廉當成武器,最後就是造成許多台灣企業惡性競爭的根由。價廉故然好賣,但是生產背後的許多代價,多由環境污染、勞工血汗來負擔了。「價廉」拼到最後,就是使用次級原料,「物美」的原則就沒了,食安問題也由此而生。 頂新能從小油廠做到數千億產值的大企業,中間的努力拼摶肯定不少。小廠時的經營方式,到了企業規模大到一定的程度,就會顯得過時了。大企業要做修正,也就是要樹立行業的標準,成為行業的規範,如同Nike。頂新大可以對供貨商提出品質要求,我相信其企業內規一定有相關規定,但是可能由於執行不確實、經營觀念仍帶有小廠時的人情、貪小便宜等心態、或是被罰點錢無所謂⋯造成查核不實,然後就是現在面臨的最糟情況。 所以,我認為政府應該要對企業進行輔導。如訂定符合國際規範的ISO條款讓工廠遵守執行,企業內也必須定訂自身的進出貨的查核標準,如同Nike,成為行規,這樣一來,自可以慢慢重建世人對台灣產品的信心。原料再如何便宜,如果不能符合標準,那就不可能成為貨源。 以前文章提過,食安問題會不斷發生的,因為人性尚貪,又存有僥倖之心,再不然可以用錢擺平。格友的黃豆疑慮,我也認同其觀點,下次爆的也許就是它,這個影響決不比油品風暴來的小。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