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此次餿水油事件,個人的意見。
2014/09/12 21:05:01瀏覽503|回應2|推薦9

我不認識蘇正德教授,他這次就「食品安全」的角度說明這次餿水油的事件,其實不會有什麼危害,「安全性」無虞的,希望社會不用太過恐慌的發言,竟然受要各家名嘴,媒體的圍剿。這就說明,台灣是個鬼島,敢說實話的人,真的要考慮一下,說實話的後果,下次發言的時候,最好要多多斟酌一二。

蘇教授的論點,我認為是對的。其實,每個人可以自己試行判斷一下,餿水油經過提鍊過程後,油脂已經經過純化了。然後經過上游,中游,下游各家廠商的使用,稀釋後,剩下是多少會被吃下肚子?餿水油到底有多毒?沒有證據說明它會對社會大眾的健康會造成什麼危害。如同尿水糞水經過蒸餾所得的水,和尿水糞水有很大的區別是類似的原理。噁心一定會有,但這個產品有多毒,誰也說不上。

台灣社會有很多迷信,除了各路神佛之外,還有科學。某些專家可以舉出文獻說明某些物質,可能會造成肝、腎、免疫系統⋯的某些病變。但是,那些數據多半是來自特殊設計過的動物實驗,例如大量的被餵食某個物質,然後再解剖,觀察其有那些病變。看起來有些邏輯,似乎是對的結果。但是,其實驗設計,如果仔細推敲,就會發現裡面有很多問題,其結論可信度有點問題。這些病變,是否是這些物質所引起?還是營養不良(奇怪的食品配方)所引起?

目前的食品檢測不無管再如何加強,其實都難以解決食品安全的疑慮。雖然都是科學方法,來對食品作檢測,但也有聰明人,用科學方法,來規避這些檢驗。就用最簡單的「生菌數」來說,不管其食物加工廠多麼髒亂,蟲鼠亂跑,只要在包裝前後經過殺菌處理,其成品必然會通過「生菌數」的檢查。如果只是對食品成品加強檢測,不見得對食品安全有什麼更有效的幫助。

科學檢測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只要對其原理了解後,就很容易規避。例如幾年前的三聚氰氨奶,不都是「蛋白質」滿檔合格嗎?所以,羅列再多的檢驗物質列表,除了增加許多成本外,對食品安全的保護很有限。有心人要通關,有的是各種方法。

我認為可以用每個人的「常識」來面對這個問題,那就是規定做食品這一行的,其工廠,廚房,冰箱,原料等都要開放給大眾參觀。每個人只要從頭到尾去看過,嗅過,見識過,自然會有一個判斷,這個食品是否可以信任。現在有許多餐廳,其廚房是公開給所有來客看的,目地是使其顧客放心。現在的許多食品廠,有幾間是可以開放參觀的?就是因為關起門來,自成一國,然後只要門面做好,但內部藏污納垢,最後經人檢舉,然後出大事。

現在的報導一直強調多噁多毒,噁是一定噁,但多毒則多半沒有證據。或許這也是這些食品安全事件的廠商刑責不重的原因,畢竟沒有證據會毒死人,毒害人。強調其毒性,無限上綱,只會人心惶惶,然後損失不斷擴大。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araquat&aid=17164489

 回應文章

Reed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9/16 00:17

門面做好,但內部藏污納垢,就算經人檢舉,出了大事,只要沒毒死人,一樣可以大事化小,

了不起花點小錢消災,安啦!


敬請人道支援 我卓越不群的母親

八旬阿嬤
【台灣司法◎人間煉獄】部落格
paraquat(paraquat) 於 2014-09-23 13:35 回覆:
謝謝來訪。法律不是完美的,這是沒辦法的事。

wonghc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9/13 08:03
化學性的風險評估比較確定,因為化學物存在就是存在了,不會像微生物一樣會暴漲,所以化學性的安全評估比較容易準確。行政院所建立的食品安全燈號,主要是建立在這些比較準確的化學性評估上。這點媒體人和許多可能帶有些政治眼光的專家們容易誤解,或刻意誤解。
paraquat(paraquat) 於 2014-09-13 10:59 回覆:

存在的化學物質,不見得能檢測的出來。如果是法定表列以外的物質,如A物質被禁用,還可選用B物質來替代A的功能,檢測單位要發現B的機率很小。只靠檢測單位的科學分析,只能看到那幾個表列的物質情況,每個產品中所有的物質,都要做出判讀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所以我認為強化檢驗的收效不大,查廠或是文中所言的開放民眾自由參觀(全民查廠),讓人們的自身經驗去做判斷,會較容易做到且成本不大。

由經驗做出的判斷,也許不是一定正確,但是通常可以做出不會太差的判斷。人們對於食物的經驗很多,只要他們親身體驗過,就會有一個答案。記得在電影「Taxi終極殺陣第二集」中有一個片段是說在一個飛車搶案的現場中,一堆鑑識專家在現在收集各種微物証據,當警長問專家何時會有結果時,得到的回答是各個檢查的完成時日不同;但主角一到現場,看了地上的胎㾗,聞了一下味道,不用五秒鐘就做出搶匪是用某種日本車型犯案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