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2/06 22:17:13瀏覽3423|回應9|推薦15 | |
柯文哲近來表示,兩岸應在現有基礎上繼續往前走,他在思考如何讓雙方有共同生活價值與觀念,畢竟兩岸的文化差異越少,交流才會越順利。因此,不要再講「兩國」,應該多講「一制」。所謂「一制」指的是民主、自由、法治、人權、關懷弱勢,以及永續經營等普世價值。他認為:現階段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這些觀念上有很大差異,硬湊在一起反而是問題。 很多台灣的統派大轟柯文哲的言論,大陸也聲明不容挑戰兩岸關係的底線。其實,不以人廢言,我倒是對他的兩岸一制相當的認同。柯文哲的語言非常的庶民,也不甚精確地將「文化」「價值」與「制度」混為一談,但這樣的想法觀念也在台灣具有相當的代表性,不可全部否定之。 拿破崙曾經說過:「世界上只有兩種強大的力量,即刀槍和思想。從長遠看,刀槍總是被思想戰勝的」。這很大程度上道出一個事實:一個政權單純依靠武力統治、而忽視思想及意識形態的武裝,是很容易被擊敗的。回顧中共歷史,它崛起於工農的草根群眾,並高度仰賴意識形態的傳播而取得政權,中共瞭解人民群眾結合意識形態所能產生的力量。在1990年代共產主義意識形態被拋棄,共產世界瓦解之後,作為世界上碩果僅存的幾個社會主義國家,執政的中國共產黨自是存在著被包圍、被顛覆的危機感。因此,大陸總有人視「普世價值」是西方「和平演變中國」的陰謀。 台灣與大陸往來互動已經二十餘年,台灣人民仍大多數選擇維持現狀,很大原因在於兩岸的人民與社會皆具有繼續依照既有軌道的慣性,短期仍難以發生交集。這當然源由於兩岸社會的仍存在著明顯差異,任何經常往來兩岸的旅人,都可以觀察到雖然兩岸的差距已經快速的縮小,但仍存在著不少差異。 舉例來說:月前我在福建省福清搭乘高鐵時,就發現與台灣的三個明顯的差異。首先,車站很大,但廁所規模小得不成比例,除大排長龍外,僅有的三個洗手臺不是漏水,就是阻塞無法使用,導致地面髒亂積水。向門口管理人員反應,她連看也沒看我一眼,我再向不同站務員反應仍無人處理;再者,福清站上月臺沒有電梯,不利殘障人士或攜帶大型行李旅客;最後,和諧號列車進站之後,沒有停在定位上,於是,已經排好隊伍的乘客霎時又爭先恐後地擠上車,好不狼狽。對比在台灣乘坐高鐵的輕鬆與優雅,霎時覺得在大陸的生活艱難不易,還是台灣好。
包括柯文哲在內,任何人都不能否認中國持續的改革與開放,產生了令人驚艷的經濟成就。中國大陸整體經濟規模已將近為日本的2倍,以購買力平價的經濟規模來看,中國也首度超越美國。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大量中國大陸人民得以脫貧致富進入中產階級的小康社會。近來中國大陸發生大量的「維權」事件表明,人民的權利意識已經逐漸覺醒。 2004年大陸「全國人大」通過憲法修正案,將「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之後,不論落實程度如何,這總是象徵著中共也無法拒絕人權作為境內人民應享有的普世價值的一環,仍是個里程碑式的進步。這是回應中國人民對財產與公民權利意識抬頭的結果,而這正是大陸步入小康社會的可喜特徵之一。因此,中共應更自信地面對、並豐富「普世價值在中國」的內涵。 所以說,其實兩岸的「人權」與「法制」建設,雖然有差距,但其實差距沒有想像中的大。人民的文明程度其實在快速的經濟發展之下,也呈現快速的進步,倒是公共設施的「以人為本」的思維還遠遠落後。這固然有曆史的原因,但是,以中國大陸現今綜合國力之強大,要廣建廁所,改變小而髒亂的文化;廣建電梯,更尊重殘疾人的需求;讓高鐵列車準確地停在定位,讓乘客優雅、文明地走上車,這一切何困難之有? 前蘇聯及東歐共產政權的意識形態控制何其嚴密,然而,經濟破產與人民困頓,最終瓦解了所謂的「共產主義體制優越性」的意識形態謊言。然而,「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卻是回應內外一系列挑戰與壓力的制度創新的結果。中共其實也瞭解到:實現國家社會的長治久安不能單純只靠經濟成就與強大武力,也不能只依賴黨政組織的紀律,還必須強調法治治理,尊重公民權利,才能解決層出不窮的社會維權問題。 如果柯文哲是獨派,他有什麼理由去要求大陸的民主人權?我自認是個台灣的統派,我希望台灣好,大陸好,最後中國也好。台灣的統派不應該是北京的傳聲筒,應聲蟲,相反地,台灣的統派更有理由與立場去要求、鞭策大陸成為進步社會。大陸越進步,越開放,越以人民為本,最後,兩岸社會發展方向逐漸接近。當兩岸社會成為無差異的「一制」時,制度性連結就容易水到渠成。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