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消費與動機之間的微觀察
2018/05/17 03:17:26瀏覽1335|回應0|推薦23
我們常說一個人的動機很重要。


預防犯罪的工作乃是為了掌握犯案動機,而教育學子的方法則是引起動機,人們透過各種討論、互動及研究,不外乎就是找尋動機的存在與成因。


從質性訪談的描述中,不難找出一些現代社會的隱憂。例如成人參與學習講求立即性回饋,然而許多休閒活動都沒辦法達到立即性的狀態,或是難以獲得水平以上的要求,以選物販賣機活動而言,整體活動所產生的討論性,絕非三言兩語能解釋,它所牽涉的外部成本和效應,遠大於我們僅僅認知的活動本身,所以導致許多深度休閒玩家面臨身邊的人不問方法、只求結果的伸手牌現象。至於手機普及率則驅使資訊透明化,消費者受到來自通路的剝削也大幅下降,連帶影響消費習慣及購買意願,又因房市租價居高不下,讓過去格子鋪的經營手法再度活絡,逐漸轉變以休閒娛樂為主的夾娃娃機形式。


當一次十元的低負擔消費被社會大眾接受,加上台灣獨有的「保證取物」奇觀一直存在,一般大眾的消費水平就難以提升,也就不會投入更奢侈的消費。圍繞在選物販賣機旁的人,其出發動機也就成了以小搏大、貪小便宜的射倖行為。所以「保證取物」真如大家所想的保障消費者嗎?我想不盡然...按照人的慾望和本性,保證取物只是使動機更加偏離活動本質,替玩家夾娃娃找一個實際的藉口罷了!
( 時事評論雜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6hood666&aid=112038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