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是丹麥男爵夫人凱倫布莉克森(Karen von Blixen-Finecke)以伊薩唐森(Isak Dinesen)為名,所撰寫的自傳性小說改編而成;除了本片之外,曾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電影《芭比的盛宴》(BABETTE'S FEAST, 1987年)就是根據她的故事所改寫。由於作者以自身角度撰寫《遠離非洲》片,因此故事的基本架構是感性的、憂鬱的和十足女性色彩的。
凱倫本身個性爽朗,對於官宦世家有著一種莫明的嚮往,因此在男有名女有利的前提下,和夫婿前往凱倫在肯亞的農場發展。只要看過《克拉瑪對克拉瑪》(KRAMER VS. KRAMER, 1979年)的觀眾絕對不會忘記史翠普的眼淚立即奪框而出的鏡頭,由於她舉手投足都是戲,因此要她表現剛烈不屈的個性並非難事。但在美國影藝學會評審的眼光來看,《豐富之旅》(THE TRIP TO BOUNTIFUL, 1985年)女主角裘拉汀佩姬(Geraldine Page)的演技略盛一籌,導致史翠普在第五十九屆(1986年)的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爭奪戰中拜北。
約翰貝瑞的第三座小金人獎
其實約翰貝瑞早期的作品並不是那麼敏銳,在英國電視影集裏就曾出現不少他的作品,只不過這時的貝瑞,只是一味地猛抓著一把Gibson吉他狂飆,雖然他仍保持著一種無可抗拒的紳士風度,但跟著七O年代同質性的音樂齊步走,漸漸也讓人有些反胃。這一切都在《似曾相識》(SOMEWHERE IN TIME, 1980年)之後有了很大的改變,在繼《冬之獅》(THE LION IN WINTER, 1968年)獲得奧斯卡「最佳電影配樂」的殊榮後,貝瑞再度以本片奪得第二座小金人。
本片在整個音樂架構和對時空飛逝的一切,似乎都感到不捨,它讓人直覺聯想到《似曾相識》當中,刻意尋找承受不住的罣礙與悲痛,但卻又有《與狼共舞》(DANCES WITH WOLVES, 1990年)坦蕩無懼的心境,尤其當耳邊正響起由小提琴開啟的【Main Title(I Had aFarmin Africa)】時,曙曦微微綻放,正等待著一個祥和安靜又一幕幕美景出現。【Flying Over Africa】以同樣的旋律緊扣心弦,尤其當劇中男女主角乘坐飛機翱翔在非洲大陸的天際,所有青色山巒、翠綠草地與成群奔馳的動物,均在一幕幕美景中呈現在觀眾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