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畢典的綜藝化?多元化?
2011/04/11 14:22:20瀏覽7326|回應2|推薦10

『畢業』是成熟的開始!傳承的符號!


今年的畢業典禮企劃,各校目前進入準備期,翻開自由時報的頭版竟然就是『畢典綜藝化,教部促勿玩過頭』,這是一個爭議話題,去年六月中,李家同教授曾經感嘆畢典過於晚會化,引發正反不同意見,此刻是四月,議題在媒體先發酵,因為畢業典禮已經進入創意企劃階段,而教育部又頒訂『畢業典禮規劃及實施參考原則』,將畢典目的列為「回顧、感恩及祝福」,定位在校園教育活動,根據媒體報導,典禮流程分成「傳統典禮儀式」,也就是頒發畢業證書、特殊表現獎勵、謝師、紀念合影等等,第二項是『學校特色活動」,也就是強調鼓勵學校配合特色融入體驗教學策略,避免奢華媚俗。

畢典『多元化』?『綜藝化』?

台灣的國小、國中、高中、大學創新的畢業典禮,不只是畢業典禮,而是一個媒體關注的話題。

內湖高中的水球,附中的古羅馬戰場,西松高中武俠風、北一女的馬戲團及熱舞、中正大學的辣妹鋼管秀,致理管理學院的爬樓及時光膠囊、澎湖將軍國小的百公尺游泳、瑞芳鼻頭國小浮潛,瑞芳鎮瑞柑國小的生態樹蛙、瑞芳鎮九份國小礦工體驗,還有更多的火車廂畢典、戲劇故事、垃圾袋學士袍等等,都是媒體有興趣報導的畢典新聞,這些創新又多元化的畢業典禮呈現,從宏觀來看,它是多元化,但微觀來思考,每一次都希望能求新求變,為了創意而創意,當然,就會招來晚會化或綜藝化的批評。

因此,教育部這次新訂的參考規則中(部長澄清是參考非強烈規定),從校園特色的規劃做為畢典的重要參考原則,是值得肯定的,看看這麼多學校的畢典秀,仔細觀察,也都是從這個切入點來企劃,內湖高中的水球,是當年師生同樂『靜心、消暑』的學校傳統,而更多的學校從校園周邊生態、文化、科系特色裡找到創新畢典的企畫,也符合學校特色的原則,比較擔心的是活動的創意只是跟著潮流走,或是為創意而創意,無法發展出屬於該校特色的畢業典禮,類似校長扮天鵝跳舞等等這種可愛次文化的流行風熱潮,似乎也該重新檢視在畢典禮大量使用的情況。

教育部呼籲畢業典禮不要太搞怪或玩過頭,其實也沒有壓抑創意的想法,而是希望創意回到主題軸線來思考,畢竟它是一個很真實的活動儀式,它不是一個綜藝節目。

畢典的『傳承』與『瞬間』意義

畢業典禮本來是教育環節裡老師、學生、外加家長要共同參與的一件大事及重要儀式,不管是頒證書或撥穗禮,或是畢業生、在校生的心情告白,師生間的感恩與疼惜等,都具有重大的人生及求學意義,它代表學生可以用較成熟的姿態離開校園,它象徵一種傳承與延續,更符號了彼此間再相聚時,時空及人事物都可能轉變的不捨及懷念意義,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送花給老師的意義,除了感謝外,還有另一種強烈的不捨,而老師呢?渴求的也不是花與禮物的多寡,而是卡片裡或瞬間起伏在彼此心裡,那幾句祝福話罷了!

或許大家要再思考畢業典禮的主角到底是誰?是學生?還是老師?還是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關係?我個人比較主張的就是『學生與老師的關係』,才是畢業典禮的最佳男女主角。

每一個年齡層和校方觀點不同,舉辦的畢業典禮也規模不一,有些學校有畢業週的設計,有些則直接從特色活動裡就完成了這項儀式,但回到比較正式的畢業典禮設計上,如果能夠在老師與學生的關係面向上多用點心,自然會找到令人感動的橋段,不僅不會是老師在勉強融入學生的慶典,或是學生在無趣嚴肅的儀式中無動於衷,每一個學校都會有傳承下來的傳統或儀式,這就是最佳的畢業典禮活動內容之一,它可能是幫學生打開那一個入學時埋入的時光膠囊儀式....就像撥穗儀式一樣,畢業典禮對學校而言,是一個學校的傳統的延續,品牌的象徵,經過畢業典禮這項儀式後,才算象徵真的離開這間學校。

我看到現在許多高中畢業典禮的企畫,好像是是由推甄完畢後的學生主導,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完成這些畢典企畫的內容,校方可能也放手讓他們去主導,這是讓學生集體發揮創意的方式,但是,主題到底是甚麼?如果畢業典禮只是學生最後一場集體盛會,那讓大家學得節目化或流行化的安排,也沒甚麼大不了,有偶像歌手一起共襄盛舉畢業週裡的活動,更是一種學生自由化的畢典設計,但剛剛提到的簡單卻具傳承意義的畢典儀式,必須由校方提出融入畢典企劃內容裡,這才不會讓畢典儀式只是有點像流行劇場,失去它經典的味道。

別忘了!家長也是『畢典』的配角

我以前的畢業典禮真的都忘了怎麼舉行的?但我的小孩畢業典禮我還有印象,當時,我成了『家長』成攝影師,無暇去體會氣氛,而小孩的爺爺曾經在學校教書,他說怎麼現在的畢業典禮不夠『感動』呢?簡單的說,以前我們在畢業典禮時,畢業生及在校生致詞時,我們是受不了會跟著難過的,尤其是『青青校樹』與『驪歌』的歌聲中,讓我們懷念老師與同學.....

爺爺沒聽過張紹涵『隱形的翅膀』、周杰倫『蝸牛』、張惠妹『永遠的畫面』、梁靜茹『最快樂那一年』.....當然,就較無感,但問題還是畢業典禮的莊嚴性,讓爺爺總覺得不像他以前的畢業典禮。

但我們可能也要問,家長在參加畢業典禮時的存在價值,有沒有在畢典企畫時被納入參考,如果家長對於畢業典禮有一些舊有的儀式印象,也嚴肅看待這個活動的意義,校方及學生在企畫時,可能也必須加入更多相關人的思維,家長參加學生的畢業典禮,見證及紀錄小孩的成長及求學歷程的同時,也在看待學校如何重視及處理這個儀式,為何教育部也想管這件事,與封不封建其實無關,因為畢典還是教育階段的最後一個儀式,有活潑、創新外,能感受畢業典禮的莊重性,也是教育的一種內涵。

流行語言符號發達的社會中,親密溝通用的詞彙及方式也改變了,讓嚴肅、莊重、內化的儀式在一個畢業典禮裡存在,我相信在大部分家長的眼中,與壓抑創意是無關的,畢典週裡有太多的機會可以展現創意與活潑,但在老師、學生、家長共同見證的瞬間裡,若真要創意,就盡量避免獎項頒發造成的分級印象,還有縮小民代的畢典秀吧!

家長頂多是畢典的配角,因為家長沒來,場面就不熱絡,但看在家長小孩卻是畢典的主角的份上,畢典別忽略了家長的觀點!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iennien1234&aid=5076921

 回應文章

麵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這不干威權的事
2011/04/14 19:47

樓下的搞錯了,這跟威權沒有關係,跟格調有關。誠如樓下所言,好比結婚,兩個人喜歡就好。是啊! 小倆口喜歡就好,旁人還用格調來看,如果不在乎旁人的眼光,裸奔溜鳥都可以的。

格調啊~~台灣缺的就是這個!


這麼說
威權
2011/04/14 10:18

不考慮一些老大(爸媽老師校長等...)

的***威權***問題

我今天畢業

就像我今天要結婚一樣

結婚典禮要怎麼辦應該是2人的事吧

問題是

本國有些人(上述老大)老是會跑出來管

就變成怎麼說都有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