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4/29 12:04:05瀏覽1137|回應1|推薦7 | |
『惜情』可以對抗『奸巧』 上篇提到馬開始進行新典範轉移,這一篇繼續談可能還沒有觸及的面向。 馬英九的『典範轉移』必須學會另一種語言,那就是『疼入心』。 馬英九透過努力學會英語、台語、客語、原住民語等等,但有一個語言,也是最原始的語言,可能必須強化,那就是『疼惜』的語言。 或許,有人會說,馬總統關懷弱勢、對於司法或政治迫害的受害者,甚或是先賢等,都感受出來他的『疼惜』態度,但筆者要說的,『疼惜』的語言最高級是『疼入心』,馬總統身為一國之代表,當然,要讓國人感受『疼入心』的表率! 簡單的說,『疼惜』、『關懷』、『關心』都可以透過口說或文字來表達,這是馬總統形象之呈現,但『疼入心』不同,它是化作具體行動,是默默的幫助與貼心的回饋,透過『疼入心』付出所潛藏的選票力量,才是挺馬勢力的再次凝結。 我記得當年有一個當紅的政治人物,他對待媒體全天守候在他家門的方式很貼心,由夫人親自奉上茶點、麵包勉勵辛勞,雖然,這是小小動作,但表達了『疼入心』的具體作為。 當年的蔣經國,有許多的民間友人(不是有名的民間友人哦!),與這些民間友人之間話家常或彼此的互動,並沒有因為總統身分而存在階級區分,這些民間友人也化為力量,感恩這位大家長。 我記得民進黨也有幾位民意代表讓人感動,其中一位縣長、立委選舉都落敗,但繼續挑戰,終於勝選,他常會獨自一人去拜訪民眾,喝茶聊天,選票是這樣聚集的,這也是用時間去換取『疼入心』的作為。 馬總統位居權力核心,又有領袖國安的考量,所以,跟民眾之間的距離已經出現體制上的鴻溝,更由於個性及專業訓練上的趨於理性,對於台灣人民最原始的語言,卻常常忘了觸及,這個『疼入心』的角色扮演,馬總統不能親自作為,但必須透過幕僚或整體團隊列為重要施政考量,這不是所謂的『小恩小惠』,也千萬不要以為這與政府的執政大方向無關,這是一位民眾解讀執政最容易感受的標的,『親民、愛民』絕對不是口號,而是任何長期執政政黨最核心的價值。 馬英九這次的反對國光石化,照道理是一項世代正義核心價值的堅持,但誰給了掌聲?原本反對國光石化的環保團體,會不會把票也投給了馬英九?所以,馬總統應該體悟,反對國光石化的效應不在於選票的獲得,而是台灣新價值的抉擇,也許選票不是從相關利益者身上反應出來,停止石化政策的外部性意義及影響非地區性選票,這才是重點。 從國光石化的事件中發現,並不能讓馬英九『疼惜』環保訴求的力量加分,外界的批評是為何三年前不反對?所以,有人就操作反對是因為選舉到了才這麼做,這就是沒有讓民眾感受到『疼入心』的境界,但仔細看看馬總統在國光石化的親力親為及忍受屈辱,他是想『疼入心』的,但媒體形勢及歷史包袱讓他揮灑不得。 我相信一直被當成偶像的馬總統,收過很多的陳情信,仔細看看那些陳情信,一定有許多是值得關懷的,馬總統的幕僚如何對待這些陳情信?是透過幾句『關心』、『關懷』等文字回覆,還是把民眾的陳情信列為一項反應民情的重點工作,尤其是陳情信裡面的內容是來自馬總統個人未當總統前的民間情誼的,不能幫他解決問題,但『疼入心』的具體作為是否也該透過幕僚關切,而不是一紙公文回覆。 馬總統代表國家,有國安的維護與體制的任務,無法與民眾像當年慢跑一樣,彼此隨興交談,但有一個語言與價值應該是不變的,那就是每一個人都在『疼入心』的對待家人或事業,這個語言在政府官僚體制裡,常常變得很遙遠難以觸及,即使有,也感覺有點假或是表面化,馬總統必須微觀這些可能團隊認為是『小恩小惠』的事,馬總統的連任之路欠缺的不是大方向的政策面向,而是回到社會及人際裡大家彼此交陪感覺喪失的價值,也就是找回『疼入心』的感覺。 綠營的初選讓我們看到選舉的各種招數,在馬英九身上這些都會更嚴酷的發生,馬總統是一位好人,有『感恩』、『穩定』等等特質,但缺乏『疼入心』的深度感性技巧,馬英九效法的蔣經國、孫運璿等黨國大老,都有類似『疼入心』的特質,但那是因為在他們的成長背景及時代歷練裡,慢慢琢磨出來的。 『疼入心』就是要超越只是『感恩』、『關心』,要多一點特質的強化,馬總統連任之路愈艱難,對他個人而言,反而是加分的,許多未表態的選民心中,正在尋找一種『新英雄典範』,不諱言蔡英文也在選項中! 不管民調失不失分,馬的新英雄典範轉移,勢必要啟動,已經沒有後路! (可參考筆者上篇,馬英九的英雄原型)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