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外交『傳媒戰』該怎麼打?
2013/05/18 13:50:55瀏覽956|回應0|推薦8

 

5/17 日(下午)五點外交部開了國際記者會,邀請了包括法新社、英國廣播公司和美國之音等約20家國際媒體出席。

各界對於這次台菲之『傳媒戰』,我方之弱勢感到憂心,因此,外交部這次的國際記者會,似乎已經奪回國際媒體發話權,外交部將菲國行徑用強烈的用語對照(It is a cold-blooded murder, not "unintended" killing)(這是冷血謀殺,不是非蓄意殺害),來扭轉國際的偏頗報導。

法務部官員政務次長陳明堂簡短堅定語氣,並用投影呈現事件始末,外交部現場即時口譯,還請幕僚現場發放照片等等做法,都在試圖精準面對外國傳媒,筆者在前一篇文章裡,就把這場隱形戰場,形容是『傳媒戰、心理戰、戰略戰』,要官員此刻變成『武秀才』,從事件演變至今,光只是『傳媒戰』,我們一開始就認知不足,台灣在組織改造後,政府面對傳媒的整合力量是強化還是弱化?有待檢討!

『傳媒戰』已不是『傳統媒體之戰』

『傳媒戰』不是『傳統媒體之戰』?也就是『新傳媒』的運用也必須重視,根據資策會的資料,2012年 台灣社群媒體使用人已破千萬,分享與評價已是輿論主流,由於菲方是使用英語的國家,據聞twitter社群這次的運用對他們的立場說明很有效果,而twitter 沒有中文版,台灣人使用率低,但國際上確是常用的社群媒體,點選法新社的網頁,twitter就在右側(http://www.afp.com),打開外交部的網頁,雖然有E專區,但社群媒體的設置有限,看到有外交部的youtube點選進去,也看不到有關針對台菲堅定立場的影片,最中間的影片是『美國費城外交政策研究所研討會,談東海和平倡議』(http://www.youtube.com/taiwan2theworld?gl=TW&hl=zh-TW),筆者很好奇,去看了總統府的youtube ,雖然標題是『總統府也在這裡』,但同樣沒有相關的影片(http://www.youtube.com/presidentialoffice)。

台灣民間在臉書上已經群起憤慨,但這些聲音有沒有透過英文化的社群媒體或英文化的語言文字傳到國際上,也就是所有的正義公理文字與照片,它變成國際流傳的管道與聲音,到底有沒有被打開?如果只是台灣內部自己燃燒?那誰能理解我們的受辱與被害情節!

國際重視外交利益,但更強調普世價值的力量,一個老百姓被外國人在海上殺害的案件,它沒有文化差異,它更讓人易懂,但我們要把故事與情節講清楚,這個故事與情節沒有第二版本,它就會形成一種力量。

當『外交』遇上『傳媒』,外交考量的折衝談判,這時會比不上傳媒的殺傷力,因此,反而『傳媒戰場』更形重要,我們要堅持我們的態度與立場,尤其這次事件中,更不能有灰色地帶。

以下是在網路截取的新聞

 ------------------------------------------------------------------------------------------------------

『這波「國際法理戰」是由馬總統起手。馬總統前天上午出席「二○一三世界國際法學會亞太論壇」開幕式致詞指出,菲律賓公務船人員在台菲專屬經濟海域重疊範圍內濫用武力,此行為不論是在國際法或一九八二年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均於法無據,不容於國際社會。

接 著,馬總統又於昨天上午接見「世界國際法學會亞太論壇」與會學者,以及昨天下午於臉書貼文時,強調聯合國憲章要求所有國家要用和平方式解決爭端,不可使用 武力,一九八二年通過一九九四年生效的海洋法公約第七十三條明文規定,各國即使是在自己的專屬經濟區執法,也只能採取四項行動,第一是登臨,第二是檢查, 第三是逮捕,第四是司法程序,絕對不可開槍,更不可殺人。』

-------------------------------------------------------------------------------------------------------

強化議題建構能力

如果馬總統及外交部在菲事件上這麼注意『傳媒戰』,這麼重視事件的『核心話語』,馬總統的『國際法理基礎』其實是有說服性的,這個說給美國人及國際視聽,輿論也無法『偏菲』!

既然是這麼具有說服性的說法,在多次場合提到這個論點,為何沒有影像檔案?如果媒體拍攝及傳播權在國內媒體手上,總統府難道自己沒有攝影人力,透過youtube 或社群媒體裡放送嗎?馬總統的英語演說能力在國際媒體發聲上,是具有媒體焦點的,這點一直是他的長項。

反 觀這次台菲事件中,兩國在國際視聽上第一回合台灣打敗戰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們的各發言系統並不使用英文國際語言,語言是一種文化接軌的方式,菲方善用這種 優勢,當然,也就能掌握國際發聲的話語權,得到的教訓是涉外事件,國外媒體是關鍵媒體,必須像外交部後來的國際記者會一樣,嚴肅且明確的闡述我方立場,而 發言系統一旦確立(是行政院?是外交部?還是總統府?還是跨部會聯合對應?),它就必須一段時間就召開記者會,針對相關問題做出進一步說明,並且由我方拋 出新的變化球,讓對方接球,而不只是各部會對應記者會。

而我們在菲國總統發言人與媒體對話中,我們看到對方不認為他們違反『國際公約』及已經善盡角色,菲國在危機處理自己的劣勢,他們想要找到國際被接受被同情的角色,而我們如果沒有強化議題建構的能力,反而讓『故意殺人』變成『非蓄意殺害』,那國際輿論又怎麼會傾向我們的說法。

目前,外交部的國際記者會後,國際媒體已經開始平衡兩邊的說法了,以下是轉載媒體報導內容:

 -------------------------------------------------------------------------------------------------------

台灣與菲律賓陷入爭執,國際媒體多有報導,詳細交代台菲雙方立場,目前較少評論,也沒有明顯的偏袒或特別的主張。

英國廣播公司(BBC)十五日分析稿指出,台灣發動制裁,反映台灣人民對漁民之死與菲律賓政府不充分的回應感到憤慨。另引述專家說法指出,喋血事件根本原因之一是,台灣漁業技術較先進,能以菲國漁民做不到的方式利用菲國附近海域資源。

半島電視台指出,菲國駐台代表白熙禮的措辭「可能是台灣不接受他道歉的原因」,台灣希望菲國政府正式道歉,然而「這當然不會發生,因為菲國採一中政策」。菲國特使培瑞斯在道歉聲明中未使用「賠償」(compensate)一字,因為用這個字表示「承認過錯」。

經濟學人雜誌指出,在中國大陸周邊海域主權爭奪戰中,以往台灣只是小角色,但喋血事件讓台灣成為主角。菲國政府不道歉,因為菲國只承認北京政府,台灣不論是與大陸關係較好的國民黨或主張獨立的民進黨,對這一點都反感。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十六日報導,艾奎諾在人民眼中對外交問題立場堅強,這次也不希望被看成對外示弱,但台灣要爭取國際尊重,馬英九總統也有心在外交政策上表現堅定。

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報導,中華民國外交部長林永樂在這項爭取國際輿論支持的記者會中指出,整起事件是菲方冷血謀殺,而非所謂的「非蓄意」殺人。

英廣報導,林永樂表示,台灣無法接受菲方所謂已對台灣作出「格外讓步」的說法,且事件並非發生在菲國海域,而是在兩國經濟海域重疊區。

同時出席記者會的法務部副部長陳明堂,說明了司法當局對此事調查結果,並向媒體出示台灣漁船遭槍擊的照片及彈道圖。

法新社報導,林永樂部長在記者會中並籲請台灣人民保持冷靜。他說:「我們將菲律賓人民當做朋友…我們呼籲國人善待他們,我國政府將繼續為他們提供友好環境。」

-------------------------------------------------------------------------------------------------------

訴諸『新聞語言』

『傳媒戰」不是『傳統媒體之戰』,還有另外一個意義,那就是光只在特定事件找傳統記者來專訪或採訪是不足的,也產生不了預期效果,除了平常的互動與經營外,花心思提供值得採訪的『新聞語言』,讓記者下標或深度報導時,有下筆的梗與脈絡深度,才是正途!

台灣的新聞媒體多,每天需要大量的新聞素材,官方是新聞來源之一,獨家爭奪是過去媒體界的常態,也因此,許多名嘴及資深媒體人當年都能掌握第一手消息來源,每天就在部會裡蘊釀(挖)新聞,對於新聞的敏銳度特高。

現 在的情況有點改變,電視新聞記者已經很少駐部會了,也就是有事才來,來了容貌也不一樣,很難經營,報紙與廣播雖然還有駐部記者,但真的發生與報社立場和新 聞價值不一致的情況時,『新聞公關』僅能變成參考情誼,部分部會已經有請部落格記者下鄉採訪,全紀錄部會新聞, 它是個新嘗試,也有一點跳脫舊思維的想法,美國白宮曾發給部落格記者證參與採訪,這都是跳脫舊媒體的思維,現在政府單位的文宣招標,也都朝跨媒體整合方向 進行,與媒體打交道,最重要的還是回到是否掌握『新聞語言』?

筆者的印象裡,為了爭取國際媒體對我國的立場與態度上的友好,當年的孫運璿院長花了很多心思安排接見與專訪,這是最原始的做法,國外媒體是需要特別安排與導引的,在緊急時刻,也許最有效。(看到電視新聞外媒採訪漁民家屬,這是一個開始!)

只要語言對了,不用擔心媒體的角度,就像這次的台菲事件一樣,當政府硬起來時,媒體給了後盾,這不僅是民族主義的概念,許多筆者熟悉的朋友都在當名嘴,他們都開始對政府後來的強硬對應,甚至產生了浪漫主義的支持,連敵對陣營的政黨,也都不滿菲方對我元首民調的批評。

『新聞語言』是回到『人民』的角度看『態度』,菲國有他們自己國家的文化因素與特質,從他們國家及人民看到的,他們可能覺得台灣不給他們國家及官員面子,為維持主權及調查系統獨立拒絕我方干涉,他們國家的『新聞語言』下,當然不會接受我們的要求,所以,呼籲台灣的人民不要對菲人民有不理性的做法或情緒發洩,這是另一個「傳媒戰』,雙方良善人民如果有任何人受到不理性的對待,它會產生出來另一個戰場,這回千萬別再失分了!


 注意!最新新聞

受菲律賓總統艾奎諾三世委託來台的「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MECO)理事主席裴瑞茲,十七日接受當地電台訪問時說,菲國政府已確認至少有二名在台灣工作的菲勞,遭人以球棒毆傷。裴瑞茲建議在台菲勞盡量避免上街,並指出MECO已準備把想返國的菲勞送回家。


等最後真相的調查結果出爐(希望是真的真相)及相關情勢的逆轉,確認我方的訴求不是霸道與惡意制裁時,這場『傳媒戰』才算真的結束!

這次『傳媒戰」要回到核心議題,它是單純基於『人性』『公道』『事實』的訴求,由台灣全民所發動的外交戰場。                                   

註:

1. 另外請支持 台菲事件白宮請願活動 ,這是網路活動,往往影響力更大!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iennien1234&aid=7638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