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2/19 20:47:26瀏覽2538|回應2|推薦9 | |
同樣是『爭』?江案與陸一特有什麼不一樣? 陸一特新聞下的政治鏡頭 陸一特的爭議來自一群陸一特老兵的抗議,抗議的原因是自己當年被迫多當一年兵,要求軍方補償,這個有無法源政府站不站得住腳的爭議,府院已經有態度,就是無法做出補償。 這原本是一個兵役歷史下的客觀鏡頭,鏡頭主角是這一群老兵及當年因兵源不足的國軍,從1967年到1987年總共讓56萬多的民眾多當一年兵,政府按照立委所提補償條例草案的估算,補償金額高達一千九百四十億元,若加上其他的海軍、空軍,總共有82萬多人,政府需要總賠償金額高達2700多億元。 如果按照媒體紀錄真實社會的故事腳本來看,關切的不是該不該補償?而是這一個政府在彈性徵兵法令上留下的歷史共業,造成社會及政治印痕,能不能給一個『感心』的關懷。 但很可惜的是,我們看到了客觀的歷史中卻常出現額外參與的主觀鏡頭,那就是政治人物喜歡站在新聞事件中,扮演協助者角色,屬於老兵自己的怒吼及聲音,在媒體及政治人物的推波助瀾下,失去了純粹的訴求,也多了政治的聯想。 台灣的政治社會過去有一個定律,那就是衝撞比較可能打破制度,街頭容易解決紛爭,把客觀的事實主觀化,政治人物或媒體跳進故事裡擔任主角或配角,是最常見到的方式,但任何新聞事件都常受到時間因素的限制,尤其是歷史事件,除非它是與民眾切身觀感接近的江國慶冤案,或是228的重大傷痛,否則,要變成公眾議題拿出來集體討論,老實說,有相當大的困難。 蔡同榮等立委聲援陸一特,最後我們看到是國防部出來召開記者正式說清楚講明白,不讓事件產生模糊空間,強調於法有據,而媒體的報導量也似乎很限縮,所以,從這個事件中,我們再度應證,歷史『睡眠議題』要重新變成『公眾議題』,首先就是要由不同種類及份量的報導來強化這個議題的重要性,接著,還需透過議題的整理化、標籤化,結合民眾的情感,最後,議題才算發酵成功,陸一特事件雖然好像還有下一個街頭戰場,但選舉即將到來,再吵下去,愈來愈像政治及選舉議題,而不像原本陸一特事件帶給我們歷史的關懷及反省..... 政治人物在媒體場域裡,有時候會過於心急,提早把媒介議題標籤化,沒有先讓這個議題透過適當的媒體報導,醞釀成公眾議題,結果,傳播效果也就容易打了折扣。 以前李登輝時代常常會放出一些空氣議題,讓媒體先行討論,看媒體怎麼看待這個議題,再決定接下來的政策方向,但由於這種議題設定或操作,在媒體逐漸藍綠化後,媒體公眾討論的功能逐漸式微,搞到最後,大家愈來愈不相信媒體的報導,傳播說服性也降低,這是媒體自己也要檢討的。 台灣政治社會過去發生過太多的驚心動魄的新聞事件或政治惡鬥,這些歷史鏡頭人民常常一笑置之,或是根本不願熱情以待,時間久了也就無感,無感其實是來自一個社會的集體文化。 而權力或媒體霸權者常能進入故事腳本裡擔任新主角或新配角,這些新主觀鏡頭下的故事,看起來是有正義感或有社會改革熱情的,但試問?除了陸一特老兵外,其他無感的民眾,如何看待這場歷史紛爭或爭議?如果政府不計較財政崩盤,答應給他們補償,這又應證了『敢吵就有糖吃』的社會現實,沉默的大眾,又是如何解讀呢? 政治人物必須從民眾請願裡得到政治聲望,延續政治生命,但臺灣的問題恐怕就是只從自己的族群及利益裡,選擇性看待政府的作為。哪一個政黨都有可能執政,但政府卻只有一個,鏡頭下的媒體與社會,我們看到各地方各團體爭奪財政及政治場域的結果,讓無感的人愈來愈無感!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