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2/18 17:59:01瀏覽995|回應2|推薦2 | |
霸凌應該回到原點(家)思索,終點(社會)省思! 這幾個月大家一直在談論所謂校園霸凌問題,校園霸凌是從大家學生時代就開始不是嗎,以前國中畢業典禮時校門口還聚集很多幫派份子,以前我們都說這是校園幫派或是校園暴力,它也是屬於霸凌的一種,它容易演變成肢體或性的霸凌,對學生甚至老師的危害非常大,但三十年過去了,現在校園裡還是出現所謂的霸凌現象,但霸凌的方式及廣度好像定義擴大了,言語(綽號、刺傷、嘲笑等)的霸凌或是關係的霸凌(排擠、中傷)被社會及教育單位密切注意,尤其透過網路平台傳達的霸凌事件,往往比實際肢體霸凌要來得傷害大,因為,肢體欺負同學擴散範圍較小,但透過網路中傷或影片傷害,甚至成為新聞事件,被霸凌者的二度傷害不可輕忽! 美國在前幾個月也為霸凌同性戀者造成自殺事件引起社會廣泛討論,反霸凌立法聲浪跟台灣一樣被立法部門及教育部重視(如影片一),但立法反霸凌事涉複雜及執行困難,教育部目前傾向是中長期規劃,但校園霸凌與校長考績及考評產生關聯,好像是現階段可以執行的方案,好吧!校長烏紗帽與反霸凌扯上關係,這下子學校應該特別重視了吧!再不重視,校長會很難看! 筆者認為反霸凌真的是一個校園次文化的問題,校長即使摘了烏紗帽,也很難解決,老師真的能夠扮演反霸凌的第一線角色嗎?目前國中小由老師負責執行反霸凌工作,高中才有教官系統介入,我們知道小學老師的角色應該是可以扮演的,但國中是叛逆期,國中老師真的能夠善盡其職責嗎?個人是持悲觀的態度,或許老師也有可能是被霸凌的對象呢? 反霸凌目前碰觸的一個隱藏黑洞及新興發展,就是網路平台的霸凌,相同的言語及中傷透過網路來傳達,很難讓職司授課的老師防治與霸凌危機管理,學生目前都有部落格,都能進到網路平台裡上傳影音及照片,這對被霸凌者而言,不是寫悔過書就能輕言罷休的,學校資訊部門可能也必須協助消除資訊傳遞的傷害,這才能還他公道。 學生上學應該是平安快樂的,學生的模仿或社會學習次文化是與整個社會發展息息相關的,當大人的價值觀或電視及新聞裡出現的社會角本都是告訴學生要不擇手段的『贏』或是充滿肢體及語言暴力時,大人們必須為校園霸凌事件負最大的責任,立法規範或是嚴格監督,都只是治標,而不是治本。 兒福聯盟的統計,約一成小孩遭霸凌,實際黑數可能不只如此,身為家長的我們只能說,小孩有樣學樣,他們是未來的主人翁,這是社會的責任,推給教育單位不厚道,他們該盡力,社會更該檢討。 美國霸凌事件立法檢討影片 反霸凌求救專線: 教育部:0800-200-885 各縣市:0800-580-780 警方:0800-059-595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